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51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毕赤酵母表达的HBV全长Pres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斯德-毕赤酵母工程菌株GS115-PreS经发酵在甲醇诱导下可高效表达分泌型全长PreS蛋白。Western blot证明发酵液中存在着可溶性的分子量为48kD的PreS蛋白和蛋白质颗粒,蛋白质颗粒主要成分为48kD的全长Pres蛋白和28kD的S蛋白,电镜观察发现蛋白质颗粒直径为30nm。发酵液经过脱盐、浓缩处理后,上清液经DEAESFF阴离子交换柱得到纯化的PreS蛋白;超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蛋白颗粒。该颗粒的主要组分为全长PreS蛋白(PreS1+PreS2+S),还有少量的主蛋白(S)。ELISA检测证明全长PreS蛋白和蛋白颗粒有着良好的抗原性, P/N显示蛋白颗粒的抗原性比PreS蛋白的抗原性高。  相似文献   
992.
栓皮栎林下主要丝状真菌的分解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纯培养试验方法 ,研究了栓皮栎林下凋落物中可培养的 10种主要丝状真菌对群落建群种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和林下主要伴生树种山胡椒 (L indera glauca)叶片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 :在 10种真菌的作用下 ,9周时间内 ,栓皮栎叶片的平均失重率是山胡椒叶片的 2倍 ;两种叶片前期 (前 5周 )失重率均显著高于后期 (后 4周 )。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失重率与叶片初始木质素 /氮素、碳素 /氮素的比值成反比。根据每个菌株对每种叶片在前期和后期的重量失重率 (W)、木质素失重率 / W和木质素失重率 /全碳化合物失重率的值的相互关系 ,分解菌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Trichoderma sp.1和 Cladosporium berbarum是对全碳化合物有一定利用能力的分解菌 ;Trichoderma sp.2、 Aspergillus fumigatus、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2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但偏向全碳化合物的分解 ,是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真菌 ;Chaetomium bostrychodes、Pestalotia sp.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分解能力并偏向木质素的分解 ,但分解能力较弱 ;Aspergillus niger、Penicillium sp.1只在试验分解前期内对木质素、全碳化合物都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不同真菌对叶片的分解能力不同 ,即使是同属真菌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讨急性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需采取的对策及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并94例经腹腔镜行急性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完整切除89例,大部分切除3例,中转开腹2例,并发胆漏1例,胆囊窝积液1例,病检无癌变报告,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腹腔镜行急性期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按照术中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对策及手术技巧,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将中转开腹率降到最低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4.
北京地区青少年恒牙先天数目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调查了北京地区青少年先天缺失牙和多生牙的发生率、好发部位,探讨先天牙齿数目异常与人类进化之间的关系。观察和分析了429名全颌曲面体层X线片,年龄为12—23岁,均无恒牙拔牙史或牙齿损伤史。结果表明先天缺失牙(包括第三磨牙)的发生率为42.19%,第三磨牙的缺失发生率为35.43%,缺失牙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二双尖牙、下颌中切牙、上颌第二双尖牙等;多生牙发生率为3.50%,好发部位是上颌切牙区。牙齿先天缺失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生牙,缺失牙主要发生在功能相对弱的牙位上;遗传因素对牙齿数目异常起主导作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缺失某些牙齿是咀嚼器官退化的趋势,而多生牙可能是一种返祖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995.
傅静  孙啸 《生物技术》2003,13(6):53-56
系统发生(phylogeny)是指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系统发生分析就是通过比较物种的特征,研究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本文主要对系统发生分析中,基于全基因组分析的各个特征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阐述了用基于全基因组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的原因,然后介绍了六种基于全基因组的系统发生分析方法,最后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6.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许多疾病或病理状态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本文分析 60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变化 ,并予微生态制剂治疗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60例均为消化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 ,符合胆囊良性病变切除术后 ,腹泻病程大于 2个月 ,大便次数超过2次 / d,性状不正常。大便常规正常 ,肠镜检查正常 ,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排除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 ,均无慢性肝病史 ,胃肠手术史、糖尿病、甲亢及小肠或结肠慢性炎症病史。近一个月无发热、脓血便史 ,未使用过抗生素。 60例中男性 17例、女性 43例 ,年龄 2 0~ 60岁 ,平均 4…  相似文献   
997.
新疆地区盐湖的中度嗜盐菌16S rDNA全序列及DNA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数值分类和16S rDNA PCR-RFLP分析,对分离自新疆地区的中度嗜盐革兰氏阴性菌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类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心株AI-3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并与中度嗜盐菌已知种和相关种进行比较,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此树状图中,大多数参比菌株聚在一起,其16S rDNA全序列的同源性在96%以上,而AI-3与参比菌株的16S rDNA全序列相比,其相似性低于75%。但是,AI-3与Alcanivorax borkumensis^[1]的16S rDNA全序列的相似性为96%,与Halobacillus litoralis的16S rDNA全序列的相似性为99%,三者构成一个独立的发育分支。这说明在系统发育上,AI-3与参比菌株属于不同的分支,是一个新的类群。在新类群内,菌株之间的DNA同源性大于70%,而中心株AI-3与标准菌株伸长盐单胞菌(Halomonas elongata)的DNA同源性为44%,表明新分离的菌株可能构成一个新种群。  相似文献   
998.
滇皂角中一个新三萜皂苷GS-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滇皂角Gleditsia delavayi Franch荚果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到一个含有8个糖基的三萜皂苷。运用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基-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基刺囊酸(GS-C′)。应用2D NMR谱,包括TOCSY,^1h-^1H COSY,HMQC,HMQC-TOCSY,HMBC和ROESY谱,全归属了其氢和碳的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999.
经阳离子交换和反相HPLC柱层析从海南捕鸟蛛(Seleconosmia hainana)粗毒中分离到1种新的神经毒素,命记为海南捕鸟蛛毒素-Ⅴ(Hainantoxin-Ⅴ,HNTX-Ⅴ),MALDI-TOF质谱鉴定分子量为3969.5Da。在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模式下,HNTX-Ⅴ对成年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河豚毒敏感型(TTX-S)钠电流有抑制作用,但对河豚鼠不敏感型(TTX-R)钠电流无明显影响。HNTX-Ⅴ对TTX-S钠电流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从性,其有效半抑制浓度(IC50)为46.8nmol/L。HNTX-Ⅴ不影响TTX-S钠电流的激活相和失活相,对钠通道的激活阈值和最大激活电压也无明显改变,表明HNTX-Ⅴ影响钠通道的作用机制明显有别于δ-ACTXs等蜘蛛毒素,推测HNTX-Ⅴ很可能类似于河豚毒、Saxitoxin和μ-conotoxins,同样作用于钠通道的位点S1。  相似文献   
1000.
西北部分地区苦马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是荒漠区重要的豆科植物。为了研究其共生根瘤菌的多样性, 本试验采用16S rDNA PCR-RFLP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方法, 对西北部分地区的苦马豆根瘤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 57株供试菌株共产生了9种遗传图谱类型, 对每种图谱类型的代表性菌株进行16S rDNA全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 它们分别归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和Shinella kummerowiae。不同地域的菌株在多样性方面也有明显差异: 分离自银川的苦马豆根瘤菌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较低; 而来自民乐县和临泽县的菌株有着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其Simpson指数分别为0.826和0.710, 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831和1.530。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确定西北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系统分类地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