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建立与人类乳腺增生病相类似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手术、己烯雌酚、黄体酮处理动物。检测血液中雌二醇(E2)、黄体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乳腺组织作组织形态学观察与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动物的乳腺组织切片均有典型的乳腺增生;血清中各激素的水平也有不同的变化。结论采用“己烯雌酚 黄体酮”方法,以家为实验对象,建立乳腺增生病的动物模型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测量奄美岛上濒危物种琉球 (Pentalagusfurnessi)的丰盛度 ,我们计数了森林中道路、溪流和森林地被物中的粪堆数量。计算用的模型包括新粪堆的数量及其年龄、总粪堆数量、每天产生的平均粪堆数 ,以及在森林地被物和溪边的粪堆数量的回归方程。估计在 1 993- 1 994年期间该岛上有 2 5 0 0 - 6 1 0 0只琉球 ,在 2 0 0 2 - 2 0 0 3年间有 2 0 0 0 - 4 80 0只。通过比较粪便丰盛度和在森林道路旁观察到的琉球数量 ,我们考察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最后将以前调查的数据应用于该模型以确定种群下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3.
104.
兔先天性青光眼网络膜血管改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青光眼对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24月龄、体重3.5~4kg的先天性青光眼大耳白5只(7只眼),选10只同龄大耳白作为对照组。另选10只2月龄、体重2kg大耳白前房内灌注生理盐水制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对三组进行眼底照像、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检查,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形态和FVEP的变化。对人工急性高眼压组还进行了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检查。结果 先天性青光眼组与同龄对照组相比视网膜脉络膜末梢血管网明显减少;人工急性高眼压组眼压升高后首先使视网膜脉络膜末梢血管网灌流不足,随着眼压的继续升高脉络膜大血管变细,末梢血管网灌流不足加重,眼压极度升高时脉络膜大血管血流中断。同龄正常对照组的FVEP的主波P100潜伏期是(83±9)ms,先天性青光眼组则为(112±14)ms,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人工急性高眼压组高眼压前为(69±5)ms,眼压60~80mm Hg时延长为(81±7)ms,眼压在100~130mmHg时FVEP波形低平,近似直线;眼压恢复正常后2hFVEP的P100潜伏期为(82±8)ms。人工急性高眼压前后FERG变化显著。结论 青光眼可以影响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可使FVEP、FERG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5.
测量了动脉和静脉夺He-Cd激光的反射和透射传输特性。实验采用两积分球系统及波长为441.6nm的He-Cd激光器,并根据测量数据及采用Kubelka-Munk模型分析和计算了动脉和静脉组织对该波长激光的吸收系统、散射系数及总的光强I(x)及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散射通量j(x)随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动脉和静脉的温反射率和透射率有明显差别,而且,动脉对激光的吸收系数明显较静脉的要小,耐动脉对激光的散射系数却明显较静脉的要大,在动脉和静脉组织中总的光强I(x)及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散射通量j(x)随厚度的变化情况也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6.
麦角甾甙(10mg/kg、50mg/kg)给动物连续灌胃数天可加强正常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性蠕动,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胃肠运动亢进和吗啡引起的胃肠运动抑制;麦角甾甙能提高正常大鼠胃蛋白酶活性,但对胃液分泌量和胃总酸度无明显影响;麦角甾甙可加强在体回盲部肠管和直肠的收缩力。  相似文献   
107.
钴—60对高兔卵黄液中大肠杆菌的灭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钴-60γ射线对接种于卵黄液中的大肠杆菌进行辐照灭菌,并测定了卵黄液的抗体效价、活性氧和卵黄液保存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在卵黄液中的D10值为0.31-0.37kGy,杀灭卵黄液中大肠杆菌的照射剂量为3kGy;2.辐照量在15kGy以下时,对卵黄液的抗体效价没有影响或仅有轻微影响;3.经8kGy照射后的卵黄液在常温、4℃、-10℃条件保存时,保存期明显长于未照射的卵黄液。  相似文献   
108.
高原鼠(Ochotona curzoniae)的穴居和啃食活动改变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团聚体结构和孔隙度, 干扰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 对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高原鼠干扰下的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动态, 实验设计了高原鼠实验组和自然对照组, 采用LI-8100A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在2018年的生长季监测了高原鼠干扰下的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 分析了高原鼠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实验发现: (1)在高原鼠活动干扰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9.58%(高原鼠实验组的土壤呼吸速率值为5.27 µmol·m-2·s-1, 自然对照组为5.22 µmol·m-2·s-1, P<0.05), (2)在高原鼠干扰下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程度(Q10)降低了21.02%; (3)土壤呼吸变化深受5 cm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活动深刻干扰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 影响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因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加强高原鼠活动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碳排放的干扰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从病理学和组织化学角度观察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超微结构和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镜、还原型辅酶 - -黄递酶 (NADPH- d)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和肺内小血管、细小支气管、肺泡的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 :内毒素注射后观察 30分钟组 (I3 0′组 )与内毒素注射后观察 1周组 (Iw 组 ) ,肺内小血管、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明显增多 ,细小支气管和肺泡则减少。 I3 0′组与 Iw 组分别与 C组比较 :(小动脉 :I3 0 vs C,P<0 .0 1;Iwvs C,P<0 .0 0 1;小静脉 :I3 0 vs C,P<0 .0 1;Iw vs C,P<0 .0 5 ;细小支气管 :I3 0vs C与 Iwvs C均为 P<0 .0 2 ;肺泡 :I3 0 vs C与 Iwvs C均为 P<0 .0 1)。电镜结果显示 ,I3 0′组部分肺毛细血管内见有大量红细胞集聚 ,毛细血管内皮变薄 ,微细结构不甚清楚 ,Iw组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状况较 I3 0′组更显严重 ,除较多见红细胞渗入肺泡腔外 ,尚见部分肺泡上皮结构不甚完整而呈泡状改变。结论 内毒素性肺损伤 ,肺内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在小血管明显增加 ,在支气管内 ,肺泡内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0.
烧伤对兔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态观察烧伤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代谢变化。以日立 835 - 5 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30 %TBSA烧伤后 1、3、7、15和 2 0d血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 ,烧伤后多数测试点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不同程度降低 ;伤后 1天降低最显著 ;苏、丙、缬、组、精和脯氨酸伤后各个时间点降低 ,多数时间点显著降低 (P <0 .0 5 - 0 .0 1)。结果提示烧伤后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依靠易化扩散参与全身氨基酸的再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