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定量研究了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基质中Ⅱ型胶原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氧自由基(·O-2和·OH)和具有自由基性质的物质(黄腐酸,镰刀菌毒素)可使软骨细胞合成,分泌异常的非Ⅱ型的胶原蛋白,同时,硒化合物可明显地抑制此种效应。  相似文献   
32.
冯同道  娄筱爱 《动物学报》1993,39(3):341-342
输卵管液是由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分泌和输卵管血管渗出的混合液。人和浦乳动物的输卵管液除维持输卵管内渗透压和调节pH值外,还对生殖细胞的进一步成熟、受精、受精卵的卵裂和运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输卵管液内含有水、无机盐、糖、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有些内含物质还和动物的性周期有关。但有多种生理功能和生殖功能的维生素A、D、E在输卵管液中的含量未见报道。我们采用荧光分析法对不同性周期兔输卵管液中和血清中维生素A、D、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比较。  相似文献   
33.
采用超微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家免肝脏酶活性的影响。实施 ESWL 后,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毛细胆管壁上的碱性磷酸酶(ALP)、焦磷酸硫胺素酶(TPPase)反应活性减弱或消失。TPPase 从损伤的肝细胞高尔基体分泌面扁囊、溶酶体样小泡和毛细胆管内溢出,并伴有肝细胞面的质膜上出现了 TPPase 反应产物和形成膜包内凹小泡。结果提示 ESWL 可对肝细胞及毛细胆管的功能和结构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4.
本文首次记述了采自青海玉树的长窦副新蚤Paraneopsylla longisinuata Liu, Tsai & Wu,1974的雄蚤。模式标本保存于著者所在的单位。  相似文献   
35.
兔耳兰     
黄广宾  俸宇星   《广西植物》1993,(4):296-295
<正> 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又名宽叶兰,为英国学者虎克于1823年发表在《外来植物志》(Exot.F1.1:t.51)上 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和西藏等省区、日本、越南、尼泊尔、印度及马来西亚亦产。兔耳兰为地生或半附生草本,一般见于海拔2200米以下的林内,或附生于树上,岩石上。属名Cymbidium源自希腊文 引喻该属植物具舟形的唇瓣,种加词lancifolium意为“具  相似文献   
36.
37.
兔针灸穴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评估电针预处理对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或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全麻诱导前30 min于手术准备间予双侧内关、列缺、足三里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全身麻醉。两组全麻诱导后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记录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拔管后10 min(T3)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HR、MAP、RPP),术后24 h的心血管不良事件、VAS评分、恢复质量(QoR40)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1、T2、T3三个时间点的HR、MAP、RPP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术后24 h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以及术后QoR4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麻醉前电针预处理内关、列缺、足三里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心率、血压和心肌氧耗量,降低机体对围术期应激的反应,从而降低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