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ILC细胞即固有淋巴样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群参与固有免疫的淋巴细胞,根据其表达的转录因子、接受和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群.ILC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共同淋巴祖细胞(CLP),并可经由淋巴样祖细胞(αLP)、早期淋巴样前体细胞(EILP)、共同辅助淋巴样前体细胞(CHILP)、ILC前体细胞(ILCP)等发育分化为成熟的ILC细胞类群.ILC细胞能够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神经细胞、上皮细胞、基质细胞、适应性免疫细胞、髓系细胞、共生菌群等相互作用,协调环境中的信号并广泛参与抗病原体感染、炎症疾病发生、器官形成及组织修复、癌症发生、代谢及生物节律等生物学过程.ILC细胞可能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手段,对相关疾病进行干预治疗.本文拟就ILC细胞的分类、发育分化、免疫调节、生物学功能、疾病干预策略及研究展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本实验以模拟高原低氧方法观察大鼠淋巴细胞对丝裂原(ConA)的反应性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介导急性低氧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急性低氧可抑制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高原土著动物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则不表现这种低氧抑制作用;肾上腺完整和肾上腺摘除大鼠第三脑室给予外源性CRF1μg,表现出与低氧作用类似的淋巴细胞转化下降现象;低氧时第三脑室给予高效价CRF抗血清可部分阻断低氧抑制作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外周血浆中CRF和皮质酮水平显示急性低氧大鼠血浆CRF、皮质酮水平均升高,高原鼠兔无明显变化。因而,本研究提示:急性低氧可抑制淋巴细胞转化,CRF是介导急性低氧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一种因子,而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可能无关,高原鼠兔免疫功能对低氧不敏感。  相似文献   
83.
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4-硒(代)硫酸酯多糖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发现该药在体内外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认为其抑瘤机制与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间接促进淋巴细胞活性,释放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分子以及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大分子合成有关。结果表明,4-硒(代)硫酸酯多糖是一种兼具杀伤肿瘤细胞和增强免疫功能双重作用的新型免疫型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商品名:阿泰宁)和羧甲淀粉钠联用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止咳、平喘、祛痰),对照组给予羧甲淀粉钠口服液,治疗组联合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疗程3个月,治疗后,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随访呼吸道感染反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组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和羧甲淀粉钠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和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呼吸道感染次数。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探讨黄芪多糖(APS)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阳性组、APS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mg·kg-1),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每组以150mg·kg-1 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造模24h后,SASP阳性组及黄芪多糖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干预,每日1次,连续给药14d。研究过程中观察大鼠体重、评价其活动指数(DAI)及结肠黏膜损伤(CMDI),并于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和组织中的炎症因子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活动指数,减轻大鼠黏膜损伤,且APS高剂量组大鼠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相比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增加(p<0.05);同时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含量相比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5)。因此,黄芪多糖对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P物质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橙盖鹅膏多糖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本研究运用细胞学技术探究AC-1对T细胞、B细胞和RAW264.7三种免疫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AC-1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以及对小鼠胃癌细胞(MFC)、小鼠肉瘤细胞(S180)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AC-1能在体外显著刺激三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及RAW264.7细胞的吞噬,表明AC-1在增强机体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AC-1主要通过显著促进IgE和IgG的分泌来增强体液免疫。在浓度为5~20μg/mL时AC-1对L929细胞无显著的促进及抑制作用,说明AC-1对正常细胞无毒性;在浓度为10~20μg/mL时AC-1能显著抑制小鼠胃癌细胞(MFC)的生长,但对小鼠肉瘤细胞(S180)的抑制效果较弱,说明AC-1在体外能够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橙盖鹅膏多糖(AC-1)在体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抗肿瘤活性,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并且对正常细胞无毒性。  相似文献   
88.
源自肾上腺前脑啡肽原的具有吗啡样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神经肽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由5个氨基酸残基Tyr Gly Gly Phe Met组成,与G蛋白偶联的7次跨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对蛋氨酸脑啡肽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MENK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及其对肿瘤、自身免疫病、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9.
钙网蛋白的免疫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是内质网中的Ca2+结合蛋白,对维持细胞内的Ca2+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RT还可作为分子伴侣,帮助新合成的内质网蛋白正确折叠。除此之外,CRT还出现在细胞膜表面及细胞外环境中,并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膜表面的CRT参与凋亡细胞的清除和抗肿瘤免疫应答,在T细胞活化早期也发挥重要作用。可溶性CRT出现在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中,且其浓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重组可溶性CRT腹腔注射可显著影响小鼠的Th1/Th2平衡。重组可溶性CRT分子不仅具有超强免疫刺激活性,还表现出很强的佐剂效应,提示可溶性CRT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可以预见,CRT分子的免疫生物学活性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90.
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u S  Yao YM  Sheng ZY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13-318
树突状细胞(DC)是最强效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DC通过趋化因子作用由外周组织迁移至淋巴组织和器官,同时上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分泌细胞因子,获得预激幼稚T细胞的独特能力。DC通过不同的受体吞饮、吞噬和胞吞抗原,例如C型凝集素受体捕获和呈递抗原,通过Toll样受体识别病原体和激活DC。本文主要综述了DC的免疫调节效应及其不同病原体识别受体活化和细胞内信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