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离子交换剂法去除柠檬酸发酵液中阴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2.
应用11371复合剂防治人参锈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锈腐病是栽培参的主要病害,发病率一般在60—80%,对栽培参的损失很大。由于该病是土传病害,而且致病菌复杂,多年来尚无较好的防治方法。本文介绍了使用抗生素11371为主的复合药剂防治人参锈腐病的情况;几年来田间防效稳定在45%以上,最高防效可达70%,并且用药当年可增产15%左右。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在于选择植物材料游离氨基酸测定的优良提取剂和提取液纯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是提取植物材料游离氨基酸的较佳提取剂;磺基水杨酸纯化提取液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34.
35.
36.
基于慢病毒载体的体外基因治疗已在临床试验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望治愈一些造血系统的单基因遗传病。通过提高靶细胞转导效率和减少转导中病毒载体量,基因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都可以得到改善。不同包膜糖蛋白伪型慢病毒载体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的不同受体结合,促进病毒黏附和入胞,增强不同靶细胞的病毒转导效率。此外病毒转导增强剂可以在病毒进入细胞过程或进入后发挥作用,在提高转导效率的同时使靶转导基因在体内长期稳定表达。通过对这两类方法的总结回顾,旨在为慢病毒载体的转导效率提供新的优化策略,使基因治疗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针对应用防护剂防治储粮害虫时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影响储粮防护剂药效的因素,如害虫对药剂的敏感性、药剂剂型和施药方法、粮食种类和环境条件.并探讨了相关研究结果在储粮害虫防治实践中的意义和储粮防护剂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8.
张韻慧  王春杰  晋兴华  张旺  张崧 《生物磁学》2013,(34):6619-6622,6706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促透剂对吲哚关辛水凝胶贴剂透皮性能的影响,遴选在特定栽药剂量时具有最佳促透效果的促透剂,并与市售贴剂进行比较,对吲哚美辛水凝胶贴剂的体外透皮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以离体小鼠背部皮肤为透皮屏障,在最佳载药量选用不同浓度的氮酮、油酸、丙二醇以及三者组成的二元或三元组合为促透剂,在规定时间点测定吲哚美辛的累积透过百分率以及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氮酮与油酸单独应用时,二者均没有明显的促透作用;当选用二元促透剂联合应用时,油酸与丙二醇联用能够明显促进吲哚美辛的经皮渗透(P〈0.05);当选用三元促透剂时促透效果更好,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最高可达234.4μg·cm^-2,24h内药物累积透过百分率明显高于市售贴剂。结论:氮酮、油酸、丙二醇三者联合应用可作为吲哚关辛贴剂的理想促透剂。吲哚关辛水凝胶贴剂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经皮控释制剂。  相似文献   
39.
不同栽培管理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梨园中的一种重要害虫。本论文采用性诱剂诱集法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果园中,梨小食心虫在单植桃园中发生最重,试验期间梨小食心虫的日平均诱蛾量为10.9头/盆,与其他4种栽植模式果园的诱捕量均呈显著差异,且混有桃树的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多,而单植梨园、梨苹果混栽园、单植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发生相对较轻。果实套袋的管理方法也可以显著降低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非套袋梨园的日平均诱捕量为13.8头/盆,是套袋梨园的1.52倍。试验还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树龄的梨树对梨小食心虫的抗虫性均存在显著差异。酥梨比巴梨的抗虫性差,试验期间酥梨园的日平均诱捕量为12.6头/盆,是巴梨园的2.21倍,而40年老酥梨园日平均诱蛾量为12.5头/盆,是20年酥梨园诱蛾量的2.5倍。  相似文献   
40.
水分胁迫和杀真菌剂对黄顶菊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下AM真菌对黄顶菊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揭示黄顶菊入侵过程中的微生物学机制。以苯菌灵为杀真菌剂,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20%、80%、40%和20%条件下,分别设灭菌和不灭菌两种处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黄顶菊株高、干重和主根长,而对AM真菌侵染率无显著影响。施用苯菌灵显著降低了菌根侵染率、叶片保水力、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MDA含量。不灭菌处理下黄顶菊植株对土壤有效N和有效P的利用率较高,且植株全N、P含量显著高于灭菌处理,菌根贡献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而逐渐提高,重度胁迫分别是渍水条件下的1.84和1.88倍。土壤水分状况和AM真菌的交互作用对黄顶菊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影响显著。AM真菌共生能够促进黄顶菊根系对土壤水分和矿质营养吸收,改善植物代谢活动,提高抗旱性。实验结果为黄顶菊合理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同时作为丛枝菌根的基础性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