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7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蛋白质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在嗜热藻(Thermosynechococcus elongatus BP-1)里面找到了与已知的Pb/Pg型蓝细菌光敏色素TePixJ和TeTlr0924同源的3个基因tlr0911、tlr1215和tlr1999。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把它们的GAF结构域分别构建在pET30a(+)表达载体上,与可生成藻蓝胆素(PCB)的质粒pACYCDuet-ho1-pcyA在大肠杆菌BL21(DE3)体内重组,生成重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质经过锌荧光和蛋白质酸性尿素变性以及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等实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Tlr0911-GAF存在蓝光吸收态Pb406 nm和绿光吸收态Pg527 nm之间的可逆光转换,它可共价结合两种藻胆色素,即藻紫胆素(PVB)和藻蓝胆素(PCB),Tlr1999-GAF则存在蓝光吸收态Pb417 nm和青光吸收态Pt496 nm之间的可逆光转换,它同样共价结合PVB和PCB,而Tlr1215-GAF1和Tlr1215-GAF2不能自发结合藻胆色素,不具有光活性。  相似文献   
992.
蝴蝶兰黄花品系光合能力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蝴蝶兰黄花品系为试材,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通过比较其快速光曲线相关参数,以了解不同品系光合能力,尝试建立蝴蝶兰光合能力快速测定技术。结果表明:不同蝴蝶兰黄花品系光合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较高半饱和光强的品系也具有较高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而初始斜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品系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的高低。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不仅可用于蝴蝶兰光合能力快速测定,还可应用于蝴蝶兰其他光合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可以揭示植物光合电子流与光强、植物捕光色素分子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该文讨论了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的特性以及捕光色素分子的物理性质, 并利用此模型拟合了山莴苣(Lagedium sibiricum)、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和紫菀(Aster tataricus)的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曲线。由此模型不仅可以得到植物的最大光合电子流、饱和光强、初始斜率等参数, 还可以获得捕光色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和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对光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 随光强的增加, 山莴苣的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下降最快, 紫苑的下降速度最慢; 山莴苣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增长速度最快, 紫苑的增长速度最小。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随光强增加而下降、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随光强增加而增加的特性将减少其光能的吸收和激子的传递, 因而有利于减少强光对植物产生的光伤害。  相似文献   
994.
在草地生态系统中, 施肥通常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但是关于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机制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该研究基于一个4年的施肥实验, 试图通过个体大小的不整齐性和单位植物氮含量, 定性地揭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施肥后多样性下降的原因。研究显示: 在封育地, 施肥致使个体大小不整齐性增加了15%, 并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物种的高度。同时, 施肥使物种间单位植物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数目降低了65%。施肥后光竞争加剧, 导致大个体植物排斥小个体植物, 进而引起了物种丰富度下降29.6%。与封育地不同, 放牧地施肥并没有改变个体大小不整齐性和物种的高度, 而是使物种间单位植物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数目增加了11.4%。施肥并没有改变放牧地的光竞争强度, 而是增加了物种间对土壤营养元素氮的竞争强度, 进而引起了物种丰富度下降17.3%。该研究还发现, 放牧施肥地的物种丰富度下降速度和等级显著低于封育施肥地的物种丰富度下降速度和等级, 这表明放牧减缓了施肥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95.
地磁场影响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候鸟、果蝇等就利用地磁场进行导航迁徙.研究表明,鸟类的视网膜中存在一种蛋白名为隐花色素,作为最可能的磁感应分子和光受体. 该蛋白能够在光照条件下,产生自由基对,进行光化学转换.人体内也含有隐花色素蛋白,该蛋白也具有磁感应潜能.本文从地磁感应现象入手,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隐花色素的结构、分类、光反应机制,并且根据光依赖的自由基假说就鸟类感应地磁场这一现象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对隐花色素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白刺和梭梭光合特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两种优势植物白刺(Nitrariatangutorum)和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气体交换特征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梭梭同化枝日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早晨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低于白刺叶片;同时它们在中午都呈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通过气孔限制值(L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梭梭同化枝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在9:00~12:00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引起的,而在12:00~15:00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光抑制的影响;而白刺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气孔关闭引起的。同时,梭梭在一天中其同化枝的温度(Tleaf)高于大气温度尤其在中午差值更大,而白刺叶片的温度却低于大气温度,因此说明梭梭同化枝在中午不仅遭受着干旱和强光的胁迫而且面临严酷的高温胁迫。总之,在绿洲荒漠过渡带生境中白刺比梭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这可能是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人工梭梭林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生长环境光强对两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演替后期种绒毛番龙眼和先锋树种山黄麻为材料 ,于雾凉季测定了不同光强下生长的 2种树苗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重 (L MA) ,探讨了不同生态习性热带雨林树种幼苗对光强的适应及光保护机制。发现在一定光强范围内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增加 ,2种树苗 L MA、荧光的非化学猝灭 (N PQ)、类胡萝卜素(Car)含量、Car与叶绿素 (Chl)之比升高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也有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 ,Chl含量降低 ,2种树苗均能通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变化适应不同的光强环境。相同的生长光强下 ,绒毛番龙眼光抑制明显比山黄麻重 ,山黄麻适应强光的能力强。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增加 ,山黄麻 N PQ增加不显著 ,热耗散较少 ,相同光强下其 Pmax显著高于绒毛番龙眼。绒毛番龙眼则相反 ,其热耗散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升高显著增多 ,但 Pmax差异不显著。表明先锋种山黄麻主要通过提高 Pmax利用光能防止光合机构光破坏 ,而演替后期种绒毛番龙眼却较大程度通过增强非光化学猝灭来耗散过量光能。上午人为降低光强度对先锋种山黄麻影响不大 ,但可以明显缓解绒毛番龙眼的光抑制 ,表明上午一定程度的遮光 (如有雾 )可减缓绒毛番龙眼光抑制  相似文献   
998.
张健  刘美艳   《广西植物》2005,25(6):576-578
采用美国LI-COR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研究了米瓦罐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米瓦罐光 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上午10:00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在大气CO2浓度下,米瓦罐的光饱和点为 1 8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0μmol·m-2·s-1;在光饱和点的光强下,米瓦罐的CO2饱和点为1 200 μmolCO2·mol-1,CO2补偿点为40μmolCO2·mol-1。  相似文献   
999.
光学成像技术在体研究肿瘤的光动力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动力疗法 (PDT) 已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肿瘤治疗方法, PDT 诱导的血管损伤是杀死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 为了在活体肿瘤模型上实时监测 PDT 导致的血管损伤效应,使用稳定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GFP) 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 (ACC-M-GFP) ,建立了基于鸡胚尿囊膜 (CAM) 的肿瘤模型 . 应用荧光成像技术对肿瘤的生长位置、大小,以及治疗区域进行方便精确的定位;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实时监测 CAM 上肿瘤周围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参数 . 发现不同光动力剂量所导致的血管损伤有显著不同 . 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的鸡胚尿囊膜肿瘤模型为研究 PDT 导致的血管损伤效应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激光散斑成像技术适用于实时监测 PDT 过程中血管结构、血流速度的变化,由此得出血液灌注率可用以评估 PDT 对肿瘤周围血管的损伤效应 .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光脉赤眼蜂属种类记述(膜翅目:赤眼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光脉赤眼蜂属Aphelinoidea Girault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并描述了采自新疆的光脉赤眼蜂属3个种,其中有1新种,2中国新记录种,同时提供了新疆光脉赤眼蜂属分种的分类检索表,另附主要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保存在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1.长翅光脉赤眼蜂Aphelinoidea dolichoptera (Novicky),中国新记录(图1)Aphelinoidea dolichoptera(Novicky),1933,Polsk.Pismo Ent.12:4。观察标本:1♀,2♂♂,新疆新源县,2001-Ⅵ-01,吴卫网扫;1♂,新疆乌鲁木齐市,2001-Ⅶ-25,崔卫东网扫。2.沙湾光脉赤眼蜂Aphelinoidea shawanica,新种(图2)本种与Aphelinoidea subexserta Novicky很相似,但本种前翅的缘毛较长,翅面纤毛较稀少;产卵管明显露出:触角棒节基部深褐色,端部淡黄色。正模:♀,新疆沙湾县,2001-Ⅶ-14,胡红英网扫;副模:1♀,同正模;2♀♀,新疆温泉县,2001Ⅶ-16,胡红英网扫;2♀♀,石河子市150团,2001-Ⅶ-12,胡红英网扫。3.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phelinoidea anatolica Novicky,中国新记录(图3)Aphelinoidea natolica Novicky,1936,Zeit.Angew.Ent.Berlin.23:144.观察标本:2♀♀,1♂,新疆沙湾县,2001-Ⅶ-14,胡红英网扫;1♀,新疆温泉县,2001-Ⅶ-12,胡红英网扫;1♀,石河子市150团,2001-Ⅶ-12,胡红英网扫;4♀♀,3♂♂,新疆新源县,2001-Ⅶ-01,吴卫网扫;1♀,新疆呼图壁县,1999-Ⅷ-27,林乃铨网扫;1♂,新疆五家渠市,2001-Ⅶ-26,孙涛网扫;1♂,新疆和静县,2001-Ⅷ-08,胡红英网扫。2♀♀,新疆和硕县,2001-Ⅷ-07,胡红英网扫;3♀♀,3♂♂,新疆博湖县,2001-Ⅷ-07,胡红英网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