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95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选用千粒重大小不同的小麦品种,研究了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对两类品种(大粒品种和小粒品种)穗部性状,粒粒平均灌浆速率,单穗平均增重速率,植株光合速率及^14C同位物运输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后,两类品种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单穗平均增重速率(分别表征籽粒库容活性和穗粒库容活性)相应提高,穗粒重表现为补偿性增长。两类品种比较,小粒品种的增长幅度大于大粒品种。穗粒库容活性增强使得小粒品种灌  相似文献   
132.
硫丹对黄瓜光合色素及几种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0.6%的硫丹喷施黄瓜幼苗4d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21.00%-38.57%、21.27%-38.69%、20.22%-38.24%、6.60%-49.24%和13.54%-68.85%;叶绿素酶活性上升16.51%-72.80%;δ-氨基乙酰丙酸(ALA)合酶和脱水酶活性分别下降14.14%-44.61%和4.38%-40.11%。讨论了硫丹影响叶绿素含量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33.
光合细菌与酵母菌综合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应用光合细菌和酵母菌综合处理柠檬酸废水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各段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第一步用热带假丝酵母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13.6%,出水pH为7.5,沉淀的酵母泥干重得率7.0g/L,蛋白质含量47%;第二步用光合细菌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58%,总去除率达63.7%,出水pH为9.6,絮凝沉淀的光合菌泥干重得率1.2g/L,蛋白质含量51%。  相似文献   
134.
谢慈江  何福英  刘莉  韦秋梅  杨梅 《广西植物》2023,43(12):2362-2373
为筛选出山白兰(Michelia baillonii)苗木培育过程中适宜的光环境,该研究以一年生山白兰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2、16 h·d-1两个光周期,配合使用红蓝复合光(8R1B、6R1B)、红蓝紫绿复合光(8R1B1P1G、6R1B1P1G)4种光质和白光(W)对照,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隶属函数法,探讨了山白兰苗木生长、光合色素、内源激素含量对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处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光质、光周期及其交互作用对山白兰苗高增长量、叶面积、叶绿素a、玉米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内源激素比值[IAA/ABA、(IAA+GA3+ZR)/ABA]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2)16 h·d-1光周期有利于苗高增长量、叶面积、苗木质量指数、生物量、叶绿素a、生长素(IAA)、ZR的含量、内源激素比值的提高。(3)当光周期为16 h·d-1时,8R1B处理下的苗高增长量、叶面积和苗木质量指数均最大,分别为21.84 cm、158.39 cm2和2...  相似文献   
135.
高粱、紫苏叶脉密度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脉是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水分输送的重要结构。为阐述叶脉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C4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C3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叶脉密度和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紫苏相比,高粱叶片叶脉密度大,导水能力强,蒸腾速率高,但气孔密度小。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粱叶片近轴侧气孔密度占总气孔的比例明显高于紫苏。叶脉密度大的高粱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而紫苏叶脉密度小,净光合速率也较低。由此表明,较高的叶脉密度有利于支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但研究表明叶脉密度和气孔密度可能不存在严格的协同变异关系。研究结果对理解植物光合作用适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兰属植物(Cymbidium)是重要的观赏花卉。该属大多数种类生长在适度荫蔽的环境中,但附生型的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却能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良好生长。为了探究西藏虎头兰适应强光的生理机制,研究选取同属的地生型墨兰(C.sinense)与其进行对照实验,测定了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P700氧化还原态。结果表明,在强光下,西藏虎头兰光系统I和II活性的下降程度比墨兰小,而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程度更高。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有助于增强西藏虎头兰在强光下的光保护,而墨兰因环式电子激发程度较低,使其不能适应强光。由于附生环境更容易出现间歇性的直射光,西藏虎头兰的这种适应强光的能力可能有助于它更充分地利用附生环境中的光照资源。  相似文献   
137.
【背景】草食动物对寄主植物的取食或损伤会诱导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直接影响植株的健康生长。产蜜昆虫与蚂蚁的互惠关系是物种相互促进的一种重要的生态学现象,能够促进产蜜昆虫的种群数量,然而这种互惠关系及其对寄主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运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了外来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与长角立毛蚁的互惠对寄主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扶桑绵粉蚧危害时间的延续,寄主植物上蚂蚁和扶桑绵粉蚧的数量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而在危害后期,蚂蚁存在情况下扶桑绵粉蚧的数量要明显低于无蚂蚁处理;在扶桑绵粉蚧取食寄主棉花20 d后,有、无蚂蚁存在的棉花叶片的光合利用率α值较无虫处理分别下降了53.5%和37.0%;存在蚂蚁或扶桑绵粉蚧危害后期对棉花叶片最大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 ETRmax有显著影响,然而扶桑绵粉蚧单独取食或与蚂蚁互作的情况下未显著影响棉花叶片对强光的耐受能力(Ek)。【结论与意义】研究明确了扶桑绵粉蚧与长角立毛蚁的互惠关系对寄主棉花叶片的光合生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为进一步解释扶桑绵粉蚧入侵、扩散及暴发的生态学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8.
植物功能性状被广泛地用于研究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是内蒙古草原重要的C4物种,其功能性状是如何对水氮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的,还不十分清楚。该文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进行氮添加(0,10.5,35.0和56.0 g·m–2·a–1)和降水(自然降水和70%平均月降水量)处理,研究糙隐子草整株性状、叶形态性状和叶生理性状对氮添加和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影响了糙隐子草的整株性状,氮、水处理及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糙隐子草的叶形态性状和叶生理性状。各功能性状对氮添加的响应格局在自然降水和干旱处理下是不同的。根深、茎生物量和茎叶比在干旱条件下低和中氮添加处理中较高,而在自然降水下无明显变化;比叶面积在干旱条件下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自然降水下无增加趋势;自然降水下,高氮添加显著刺激了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加了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干旱条件下氮添加对它们没有显著影响;叶片单位面积的氮含量在自然降水下随氮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加趋势,而在干旱条件下显著降低。在自然降水下,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的叶形态和生理性状,而在干旱条件下,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的整株性状和形态性状。总之,糙隐子草的功能性状对氮添加表现出明显的响应,响应格局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不同,反映了其对氮水环境变化的弹性适应。  相似文献   
139.
为了探究甘蔗、地毯草、芦苇、佛肚竹这四种禾本科植物的光能利用策略,该文以大田或原生境植株为材料,于炎夏伏天最热时节活体监测其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特性,并分析其色素含量.结果表明:(1)C4甘蔗和C4地毯草具有高净光合速率(Pn),是消耗利用光能的主要手段,并且高Pn和高水分利用效率(WUE)、高量子效率(Φi)耦合...  相似文献   
140.
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AAPB)的多样性在海洋中已经广泛研究,但在富营养化湖泊中却研究甚少。通过构建和分析AAPB光合中心合成中的关键基因pufM克隆文库,以期揭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区AAPB分布及其系统发育多样性,探讨其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功能和作用。对乌梁素海红圪卜湖区水体文库中的52个克隆子进行分析,产生了28个OTU,文库覆盖度达到71.4%,反映出文库有较好的代表性。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乌梁素海红圪卜湖区AAPB有较高的多样性,与我们之前所发现的同一湖区总细菌多样性较低形成鲜明对比。所获得的序列分属7个亚群,即γ-Proteobacteria(44.2%,含Group-1,-2和-3共3个亚群)、β-Proteobacteria(21.2%)、Rhodobacter-like(7.69%)及2个未知亚群unknown Group-1(21.2%)和Group-2(5.77%)。其中γ-Proteobacteria占到总克隆的44.2%,在低盐的乌梁素海环境中出现高比例的γ-Proteobacteria之前并未见类似报道,并且乌梁素海中存在一些可能是富营养化湖泊特有的AAPB。这表明AAPB可能在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的维持和稳定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