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9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186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铃兰族(广义)花粉形态与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对铃兰族(广义)7个属分别作了花粉(17种)扫描电镜观察和叶表皮(12种)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花粉可分为8个类型。在狭义的铃兰族的4个属内,花粉全为远极单槽,舟状。它们的外壁除夏须草属外,都具细孔。夏须草属的花粉外壁则为细皱。 Hutchinson(1934)的蜘蛛抱蛋族花粉形态变异很大,其中开口箭属和万年青属的花粉为远极单槽,舟形,外壁具穿孔或网纹,而蜘蛛抱蛋属的花粉则为球状,无萌发孔。其间的显著差异支持Nakai为前两个属建立万年青族(Rohdeae)。表1归纳了7个属的花粉形态;图1是我们对铃兰族(广义)花粉形态演化的见解。叶表皮观察表明,气孔器为无规则型,上表皮角质层主要为条纹加厚,或均匀加厚,而铃兰属的角质层秕糠状加厚。7个属的叶表皮特征归纳于表2。  相似文献   
22.
广西百色盆地更新世樟科两种植物角质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的具角质层的两块叶化石,产自广西百色盆地更新统长蛇岭组。经与现代植物的角质层对比研究后,确定这两块叶化石分属于樟科的两属两种,即油丹(近似种)(Alseoda-phne cf.hainanensis Merr.)和紫楠(近似种)[Phoebe cf.sheareri(Hemsl.)Gamble]。研究结果表明,角质层在鉴定被子植物化石中具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23.
中国拉拉藤属(茜草科)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4.
叶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子刚  张蕴华 《昆虫知识》1990,27(6):346-349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记述斯氏蚤属Smitipsylla Lewis,1971一新种,方突斯氏蚤S. quadrata sp. nov.。本新种的发现,是斯氏蚤属在中国的首次纪录。本文对其属征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6.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硬叶栎林的特点与分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27.
梁畴芬  陆益新   《广西植物》1990,(2):104-104
<正> 弄岗黄皮 新变种 CLausena yunnanensis Huang var.longgangensis C.F.Liang et Y. X. Lu, var. nov. A typo differt ramulis,rhachibus,petiolulis,pedunculis et pedicellis fructificantibus dense pubescentibus,foliolis subtus apprime ad costas dense barbatis.  相似文献   
28.
紫茎泽兰的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研究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比较了它与某些农作物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得到如下结果: 1.紫茎泽兰是一种阳性偏阴的C_3类草本植物,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40000 lx,光补偿点约为700 lx,且具有80 ppm左右的CO_2补偿点。 2.紫茎泽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能达到23毫克CO_2/平方分米·时左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双峰曲线型(主峰在10时左右,次峰在16时左右)。在一年中有较长的时间,它的光合速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3.生长在一般菜园土上的紫茎泽兰,当土壤含水量降至17%左右时,叶片光合速率接近0:而且,受过干旱处理的紫茎泽兰植株,在恢复供水后的第三天,其光合速率只达到原来的53%。 根据以上结果,结合受紫茎泽兰危害地区干湿季分明的特点,提出干季是防除紫茎泽兰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29.
中国特有的反式-甲基异丁香酚新资源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有植物银木和阔叶樟集中产于湖北西南部山区,资源丰富,其鲜叶经水蒸汽蒸馏获得重油(比重大于水),分别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精油的主成分均为反式-甲基异丁香酚,含量分别高达85.71%和94.04%。  相似文献   
30.
光强度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两种不同光强下水培5-7天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大139”幼苗的光合特性,观察到生长期间的不同光强度对麦幼苗的光合膜一些成分和光合特性有明显影响,单位叶面积或单位鲜重中的Chl含量,Chl a/b比值,单位鲜重中的Car含量,以及光合膜中CPIa和CPI的含量,在低光强(2×10^3lx)下生长的幼苗都低,而光合膜中的LHCP的含量则高于在高光强(2×10^4lx)下生长的小麦幼苗,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在高光强下生长的小麦其光合单位较小,而PSII活性和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都较高,同时,它们的叶绿体的PSII,PSI和全链电子传递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