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0篇
  免费   1477篇
  国内免费   7252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652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575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1133篇
  2013年   961篇
  2012年   1159篇
  2011年   1187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358篇
  2008年   1519篇
  2007年   1310篇
  2006年   1212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1049篇
  2003年   1056篇
  2002年   1076篇
  2001年   1008篇
  2000年   821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571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608篇
  1995年   586篇
  1994年   680篇
  1993年   525篇
  1992年   475篇
  1991年   434篇
  1990年   425篇
  1989年   386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154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0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2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谢道同   《广西植物》1987,(3):229-237
辑录清末—1949年广西植物学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共71篇(未包括农林栽培植物),按其发表年月先后次序排列。上述文献资料,编者大多作有内容提要或摘要。  相似文献   
42.
1984—1985年,查清豫西鼠形动物共3目9科26种,其中啮齿类古北界种有16种,东洋界种4种,广布种4种;河谷盆地农耕区分布鼠类11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丘陵浅山区分布有14种,大仓鼠为优势鼠种。中山深山区生境复杂,分布鼠类20种,主要鼠种为大林姬鼠、岢岚绒鼠、社鼠,三鼠种分别占该生态地貌捕鼠总量的38.7%、17.4%和15.3%;鼠患是近年该区农林业主要灾害之一,鼠类年平均捕获率10—40%左右。  相似文献   
43.
猫卷叶蛛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卷叶蛛广泛分布于农田、茶园和果园。在湖北一年三个完整世代。蜕皮4次,5个龄期。全代历期约55天(35°C)到115天(20°C)。一生产卵袋一般10—15个,最多26个。每卵袋内含卵10粒左右,最多达26粒。一生总产卵量150—200粒,最多可达300粒.雌蛛寿命一般约40天。捕食双翅目昆虫有利于幼蛛的发育。11月下旬以成蛛和幼蛛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44.
本工作主要研究茼蒿叶外殖体的器官发生。当叶外殖体培养在附加1—3mg/l 细胞分裂素(ZT 或 KT)和0.1—1.0mg/l 的生长素(IAA 或 NAA)的 MS 培养基中,培养后21天就形成芽。在一定的细胞分裂素(ZT 或 KT)浓度范围内,无论是在低浓度 IAA(0.1 mg/l)还是高浓度 IAA(1mg/l)情况下,芽分化频率都随着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附加3mg/l ZT 和1mg/l IAA 培养基上,芽分化频率可达62%。虽然 BA 比 ZT 或 KT 更有效地促进芽分化,但形成的芽的生长通常不正常。当将芽切下转移到 MS 培养基上后迅速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45.
46.
野迎春叶的单萜裂环烯醚萁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7.
植物界中,特别是孢子植物中,无性生殖极为普遍。不同的植物类群,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孢子,在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上及其产生、发育过程上都有很大差异,可谓繁多的植物类群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孢子。现将常见的各种类型的孢子初步整理、列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49.
铃兰族(广义)花粉形态与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对铃兰族(广义)7个属分别作了花粉(17种)扫描电镜观察和叶表皮(12种)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花粉可分为8个类型。在狭义的铃兰族的4个属内,花粉全为远极单槽,舟状。它们的外壁除夏须草属外,都具细孔。夏须草属的花粉外壁则为细皱。 Hutchinson(1934)的蜘蛛抱蛋族花粉形态变异很大,其中开口箭属和万年青属的花粉为远极单槽,舟形,外壁具穿孔或网纹,而蜘蛛抱蛋属的花粉则为球状,无萌发孔。其间的显著差异支持Nakai为前两个属建立万年青族(Rohdeae)。表1归纳了7个属的花粉形态;图1是我们对铃兰族(广义)花粉形态演化的见解。叶表皮观察表明,气孔器为无规则型,上表皮角质层主要为条纹加厚,或均匀加厚,而铃兰属的角质层秕糠状加厚。7个属的叶表皮特征归纳于表2。  相似文献   
50.
广西百色盆地更新世樟科两种植物角质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的具角质层的两块叶化石,产自广西百色盆地更新统长蛇岭组。经与现代植物的角质层对比研究后,确定这两块叶化石分属于樟科的两属两种,即油丹(近似种)(Alseoda-phne cf.hainanensis Merr.)和紫楠(近似种)[Phoebe cf.sheareri(Hemsl.)Gamble]。研究结果表明,角质层在鉴定被子植物化石中具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