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基于益心祛瘀化痰法,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信号通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本研究选取ApoE-/-小鼠进行模型复制,模型复制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C57BL/6J背景的ApoE-/-小鼠空白组。第9周开始灌胃,连续灌胃4周。HE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 AOPP)、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表达水平;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表达水平;Wes...  相似文献   
103.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一直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地下根系入手来探讨混生群落植物种间关系及其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少见报道。该文以荒漠草原区(灵武)、典型荒漠区(张掖)和极端荒漠区(酒泉) 3个不同生境条件下单生与混生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为实验材料, 采用分层取样法对其垂直根系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 探讨了两种植物根系分布对混生及荒漠环境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同一生境条件下, 混生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单生, 说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后其根系相互作用关系表现为互惠, 促进了植株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不同生境条件下, 同一生长方式的红砂根系分布深度均大于珍珠猪毛菜, 且根系消弱系数也普遍高于珍珠猪毛菜, 说明二者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占据不同生态位, 红砂表现为深根性, 根系位于土壤深层, 珍珠猪毛菜表现为浅根性, 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随着荒漠环境胁迫增强, 单生和混生红砂与珍珠猪毛菜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呈现出极端荒漠区>典型荒漠区>草原荒漠区的规律, 且生境越干旱, 混生群落根系分离越明显; 单生与混生红砂根系消弱系数也逐渐增大, 在极端干旱区达到最大值, 珍珠猪毛菜变化不大, 表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根系生态位分离随荒漠环境胁迫增强而加大, 验证了环境胁迫梯度假说。可见“地上聚生, 地下分离”的混生方式可能是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适应干旱胁迫环境的生长策略。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自拟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伴癌性腹水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利尿剂治疗,研究组予以自拟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2,IL-4,IL-6,CD3~+,CD4~+及CD4~+/CD8~+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2,IL-4及IL-6均降低,CD3~+,CD4~+及CD4~+/CD8~+均升高,CD8~+均降低,CEA,CA125,CA153及CA199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2,IL-4,IL-6较低,CD3~+,CD4~+及CD4~+/CD8~+较高,CD8~+较低,CEA,CA125,CA153及CA199较低(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FOLFIRI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健脾益气解毒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疾病控制率、CD4~+以及CD4~+/CD8~+、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侯评分及脾虚证候评分、白细胞减少、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肝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补益肝肾汤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80例我院收治的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作2组,对照组40例仅予美多巴片单药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加服补益肝肾汤。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和简易精神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价和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UPDR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肝肾汤联合美多巴治疗PD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美多巴片单药治疗,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7.
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治疗较为棘手.作者自1986年以来以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1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从隔山消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6个芳香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羟基苯乙酮(1-(2,4-dihy—droxph—enyl)ethanone,1)、奎乙酰苯(acetylquinol,2)、对羟基苯乙酮(1-(4-hydroxyphenyl)ethanone,3)、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1-(4-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one,4)、2,4-二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1-(2,4-dihydroxy-5-methoxyphenyl)ethanone,5)、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acid,6)。除化合物2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9.
温度对食蚜瘿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杨茂发  王利爽 《昆虫知识》2008,45(2):256-259
在19,22,25,28,31℃和RH为80%的组合下,测定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 Rondani的发育历期,分析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并且测定各温度下食蚜瘿蚊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等生物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食蚜瘿蚊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在19~28℃范围内,食蚜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而在28~31℃范围内,食蚜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为延长。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卵期、幼虫期、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速率进行模拟分析,2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不同温度下食蚜瘿蚊的5天化蛹率和总羽化率差别较大,但以25℃下为最高,分别为88.00%和94.70%;而22℃下的化蛹率和羽化率与25℃下较为接近,分别为84.00%和90.66%,经分析差异不显著。食蚜瘿蚊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2~25℃。  相似文献   
110.
瘿椒树超长有性生殖周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植物,其有性生殖过程持续17个月之久。通过对花果发育形态的观察,揭示了瘿椒树超长生殖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合子长时间休眠。瘿椒树花于当年5月开放,受精后的合子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次年3月。休眠的幼果表现出一系列与越冬相适应的特征:子房壁表面形成木栓层,花托膨大,并向下延伸包围果柄等。次年4月果实开始发育,并迅速膨大,5月出现花果同期现象,至9月果实成熟。瘿椒树具长的合子休眠期和果实越年成熟现象,我们认为可将瘿椒树属Tapiscia提升为瘿椒树科Tapisciaceae。瘿椒树在生殖上的特异性和在系统学中的特殊性说明该类群在系统演化上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