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61.
伞房决明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园林绿化木本植物,在每年8月下旬至11月中旬会发生严重的白粉病,造成提前落叶,导致次年部分植株死亡。该病由Oidium cassiae-siameae引起。经过3年多的野外观察,未发现有性世代。初次报道伞房决明为Oidium cassiae-siameae白粉菌的新寄主。此真菌为中国大陆的初次记载。  相似文献   
62.
通过单蕊黄耆(Astragalus monadelphus Maxim.)雄蕊管横断面的切片研究,发现旗瓣雄蕊花丝与其他9枚之间不是细胞或组织的融合,只是两者表面粘着在一起,因此单蕊黄耆的雄蕊花丝不是真正的单体,而应是假单体.单体或假单体都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故在种的水平上具有重要分类价值.但由于不同假单体雄蕊的种群往往也出现在不同进化枝上,故仅以此特征作为分组(Section)和亚属(Subgenus)的依据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报道黄耆属中存在的这一假单体雄蕊现象.  相似文献   
63.
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还原酶产生菌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的方法制备(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以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OPBE)为底物,通过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筛选,得到一株产物立体选择性较高的菌株G2ndida krusei SW2026,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研究。其最适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4.5%葡萄糖,3%蛋白胨,1.5%牛肉膏,0.05%Mn~(2+);适宜的产酶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0,温度28℃,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周期48 h。将此条件下发酵培养的菌体用于OPBE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产物(R)-HPBE的对映体过量值(e.e.)可达97.33%,产率最高达到72.54%。  相似文献   
64.
为了分离耐高渗和甘油代谢相关基因,以Zeocin为选择标记,利用REMI技术电转化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考察了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转化的影响,选择Hind III进一步优化了转化的几个条件。结果表明,在OD600≈1.3 时收集细胞,在1.5 kV 电压下,感受态细胞浓度为2.0×109个细胞/mL,100U Hind III时,能获得129个转化子/μg DNA的较高转化率,58% 的转化子稳定,表明REMI技术适合于产甘油假丝酵母的转化。  相似文献   
65.
当条斑紫菜EST-SSR引物在坛紫菜几个品系上进行种间扩增时,微卫星引物的扩增结果中也出现了多带形式。为了研究的假阳性问题,扩增产物被从胶上回收克隆测序。在回收的坛紫菜扩增产物中,同阳性对照条斑紫菜扩增产物大小相同的产物中有微卫星序列重复,但在大分子量的条带中却没有,显现出典型的假阳性问题。在坛紫菜扩增中产生的假阳性带不适合进行建立在微卫星突变基础上的遗传研究,然而,在确定相关的遗传性状后,这些引物也可以用来进行品系鉴定等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66.
小花假泽兰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小花假泽兰全株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并初步测定了精油的抑菌效果.从小花假泽兰全株精油中共鉴定出49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57.28%,主要成分为22,23-二羟基豆甾烷醇(7.34%)、氧化丁子香烯(3.34%)、罗汉柏烯(2.92%)、cubenol(2.81%)等.生长速率法测定表明,小花假泽兰精油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在1 000 mg/L剂量下抑制率均在90%以上;果实针刺法测试表明,该精油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明显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但治疗效果低于保护效果,在2 000mg/L剂量下,后者达70.79%,前者仅51.79%.  相似文献   
67.
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a,BM)具有提高记忆,镇静,抗癫痫和抗炎,镇痛,退烧,强心等生物活性。假马齿苋皂苷(bacosides)是主要的益智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8.
无叶假木贼和盐爪爪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叶假木贼和盐爪爪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对供试病原细菌和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抗菌活性明显强于石油醚萃取部分和水部分。结果表明,无叶假木贼中抗菌活性成分主要为极性中等的化合物,且很可能是具弱碱性、易与酸成盐的生物碱类。盐爪爪中抗菌活性成分同样为极性中等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9.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PIII鞭毛系统的一级主调控基因flhDC缺失突变, 所得突变株在细菌泳动实验中丧失了泳动能力; 对fliA启动子融合报告菌株的检测发现, 与大肠杆菌一样, 在假结核耶尔森氏菌中二级调控基因fliA的表达也受到flhDC的调控; 对野生型和突变株在非生物活性表面和生物活性表面生物膜形成的观察和统计表明, flhDC突变株在不同表面上生物膜的形成明显减少, 并降低了对线虫表面侵染的严重度. 以上结果表明, flhDC的突变不仅直接使YPIII的运动性丧失, 而且影响了细菌在不同表面上生物膜的形成, 这一新功能的鉴定为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7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始于1975年见诸报道,最终于1989年被确定为一种新病毒[1]。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种类间差异,HCV可划分为至少7个基因型及几十个亚型,据WHO统计全世界人口中约3%(超过1.5亿)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