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该试验以‘赛蜜酥1号’枣及其芽变品系‘赛蜜酥2号’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流式细胞术对它们的倍性进行鉴定,采用石蜡切片法进行果实细胞组学的观察,并对两者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内外观品质及决定果实口感的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比较分析,为深入研究芽变对枣果实口感、品质造成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赛蜜酥2号’芽变品系的细胞倍性未发生改变,仍为二倍体。(2)两个枣品种(系)果实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赛蜜酥1号’为卵圆型,‘赛蜜酥2号’为扁圆型,且后者的果形指数成熟时大于1,单果质量高于前者,核小、可食率更高,皮薄果实更加酥脆;‘赛蜜酥1号’果皮的蜡质层厚度一直大于其芽变枣,两者角质层厚度和表皮层厚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厚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3)影响果实细胞生长、分裂,果实脱落的各类激素水平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赛蜜酥2号’IAA和GA_(3)含量显著高于‘赛蜜酥1号’,使之果形更大。(4)两个枣品种(系)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植物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等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含量水平之间存在差异,‘赛蜜酥2号’果实的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更高,可滴定酸含量更低,口感更甘甜。(5)两品种枣果实的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在果实迅速生长的膨大期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也导致‘赛蜜酥2号’果实甜度明显高于‘赛蜜酥1号’。研究发现,两个枣品种均为二倍体,它们在果实外部形态上存在明显区别,易于分辨;芽变品系‘赛蜜酥2号’果实更大,核小、可食率更高,皮薄更加酥脆,口感更甘甜。  相似文献   
72.
温州沿海岛屿众多,水文环境复杂,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是岩相潮间带常见种,对其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有助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本实验对温州沿海14个典型岛屿的158个疣荔枝螺个体,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得到158 条长度为672 bp的序列,A、T、C、G 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23.0%、38.4%、17.4%和21.2%。共检测到保守位点562个,变异位点108 个,其中包括简约信息位点57 个,单突变位点51 个。所有个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8 0 ± 0.029 7,单倍型多样性为指数Hd为0.978 ± 0.006,平均核苷酸差异度为5.328。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5 7 ~ 0.011 1之间,群体内遗传距离在0.005 7 ~ 0.010 8之间,不同疣荔枝螺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处于同一水平。霓屿岛和大竹峙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小,洞头岛群体内遗传距离最大。共检测到102 个单倍型,大部分单倍型聚合为一支,没有形成明显的区系结构,各个岛屿的疣荔枝螺存在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73.
细胞凋亡作为生命的基本现象之一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Linda等,1998),对其机理和应用的研究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以动物细胞为培养基质的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尤显重要。因为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4.
Long KP  Hu SJ  Duan YB  Xu H 《生理学报》1999,51(5):481-487
本文记录了大鼠损伤背根节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采用背根节慢性压迫动物模型,记录慢性压迫手术后3-10d背根节的自发放电。在记录的156根纤维中,观察到17根(占11A%)出现的动作电位峰峰间期以某一基础间期的整数倍模式出现的整数倍时间节律形式,其回归映射图为晶格状点阵结构,并且该时间形式受细胞膜上钠,钾通道的调控。  相似文献   
75.
Gu HG  Ren W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4):364-367
随机共振现象是非线性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其中 ,噪声可以帮助检测弱信号而不是淹没弱信号。本文介绍了感觉神经放电活动中的随机共振现象和产生的机制 ,揭示了神经系统利用噪声检测弱信号的机制 ,并提出了随机共振在神经系统信息处理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新型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KATPCO)埃他卡林 (iptkalim ,Ipt)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置于常压低氧舱内 (O2 1 0 %± 0 .5 % ) ,8h/d ,每周 6d ,4周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RV/ (LV +S) ;用图象分析仪测量与呼吸性细支气管伴行的肺小动脉外径 (ED)、动脉中层壁厚 (MT)、动脉管壁中层面积 (MA)、动脉管腔面积 (VA)和血管总面积 (TAA)。结果 :慢性低氧组大鼠的mPAP和RV/ (LV +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图象分析显示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中层壁厚与动脉外径百分比 (MT % )、动脉壁中层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百分比 (MA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慢性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管腔面积 (VA)与血管总面积 (TAA)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 )。Ipt 0 .75mg·kg- 1 ·d- 1 和 1 .50mg·kg- 1 ·d- 1 均可显著抑制低氧性肺血管壁重构 ,降低肺动脉压 ,减少右心室肥厚 ,1 .50mg·kg- 1 ·d- 1 则可逆转持续低氧所致的所有病理性变化。结论 :新型KATPCO埃他卡林是一个富有潜力的治疗HPH药物  相似文献   
77.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进一步证实新疆是历史悠久的“梨乡” ,而阔他阿木特则为土户梨之一个品种。通过对阔他阿木特形态及结构的分析研究并经过深入的植物检索确定了阔他阿木特在西洋梨属 (Pyruscommunis.L)的一个地方品种地位。通过化学定性定量分析阔他阿木特中不确定之营养成分得以揭示 ,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8.
两种肚倍型蚜虫之两种同功酶及可溶性蛋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朝亮  邓建华 《昆虫知识》1998,35(3):157-159
应用电泳分析方法,对青麸杨上幼锤形信子与长枣形倍子内蚜虫进行了酯酶同功酶、过氧化物同功酶及可溶蛋白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形态学鉴定同为肚倍蚜可致瘿形成纺锤形与长枣形倍子。2种倍形内蚜虫在可溶性蛋白及酯酶同功酶上有较大差异。相异系数分别为02571,0067。说明肚倍蚜种内已出现分化,不同变形体倍子内蚜虫在分子水平上已具有向不同生物型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80.
 本文简要综述了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根黄酮在调节植物根生长、完善根功能、影响氮素循环及在施加他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关方面作了一些展望,以期引起植物营养工作者对植物次生物质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