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8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90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包括蛹虫草子实体、蛹虫草培养残基、蛹虫草及其培养残基提取物、蛹虫草菌固液发酵产物、 微生物发酵蛹虫草残基等产品。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虫草素、腺苷、多糖等活性成分,在畜禽、反刍动物、水产品等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均获得较好的 效果。对蛹虫草子实体、蛹虫草培养残基、蛹虫草及其培养残基提取物、利用蛹虫草菌及培养残基制作发酵饲料等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及展望。  相似文献   
72.
阿特拉津降解菌ATR3的分离鉴定与土壤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特拉津因效率高、价格低廉,是我国玉米田施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但其结构稳定,残留时间长,因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长期受阿特拉津污染的玉米田土壤中筛选并鉴定阿特拉津降解菌,明确其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去除能力。对分离出的阿特拉津降解菌ATR3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序列鉴定,确定菌株ATR3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该菌株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培养48 h后对1 000 mg/L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敏感作物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在棕壤上去除最快,褐土次之,黑土最慢,说明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去除过程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呈相关关系。同时,该菌株处理14 d后,能明显恢复玉米的各项生物学指标,说明该菌株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具有良好的修复能力。为阿特拉津降解菌剂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DNA重组技术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0157:H7的EspA和EspB蛋白,并分析它们的免疫保护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EHEC0157:H7基因组中扩增espA和espB基因,连接至pET-22b(4-)载体上,转化至宿主细胞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用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SDS-PAGE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免疫小鼠分析其免疫保护性。结果:重组espA和espB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相应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一致性均为100%;得到了纯度为95%以上的重组EspA和EspB蛋白,免疫小鼠所得到的抗体效价均为10^6。结论:重组EspA和EspB蛋白获得了可溶性表达,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为进一步制备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刘琴  罗爱红  彭玉龙  周燕  周慧 《生物磁学》2013,(36):7124-7126
目的:探讨碱性含酶清洗剂与中性含酶清洗剂清洗医疗器械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污染医疗器械420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0件,观察组器械浸泡于1:200的碱性含酶清洗剂中,对照组器械浸泡于1:200的中性含酶清洗剂中,5min后分别取出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观察并比较两组器械洁净度以及潜血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洁净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血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碱性含酶清洗剂清洗医疗器械的效果明显优于中性含酶清洗剂,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项钊  谭颖徽  张纲  唐休发  华成舸  刘亚雄 《生物磁学》2013,(35):6886-6889,6965
目的:研究以CAD/CAM快速成型模型预成钛支架行颌骨缺损功能和外形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5例颌骨良性肿瘤患者,术前螺旋CT及快速成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并通过反求工程技术将健侧颌骨外形复制,制备钛修复体行患侧缺损修复,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患者对自身颌骨功能及外形较满意,均未出现因修复体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张口度都接近恢复至正常,张口运动未出现明显异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运用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并利用反求工程技术制造的个性化修复体进行颌骨缺损修复的方法能较好地恢复患者颌面部的功能和外形,副反应小,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6.
《生物磁学》2013,(15):I0002-I0002
据每日科学网1月14日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水凝胶生物材料。在软骨修复手术中将其注入骨骼小洞,能帮助刺激病人骨髓产生干细胞,长出新的软骨。在临床试验中,新生软骨覆盖率达到86%,术后疼痛也大大减轻。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9日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上。  相似文献   
77.
秦明杰  刘一浓  牟颖  卢映蓉  吴飞 《生物磁学》2013,(24):4624-4626
目的:使用乳液法制备含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电纺纤维,研究其外观形貌和机械强度等物理性能,以及制备过程中NGF活性的变化,纤维中NGF的担载量和纤维体外释放动力学,评价其能否成为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为进一步将NGF电纺纤维应用于周围神经修复奠定基础。方法:将NGF水溶液分散于PLLA溶液,通过W/O乳液法制备静电纺丝缓释纤维,对纤维的外观形貌等物理性能等进行表征,使用Elisa方法测定制备过程中NGF活性的保持以及体外释放动力学。结果:NGF电纺纤维具备类似细胞外基质(ECM)的良好外观形貌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其中NGF活性保持19.58%士6.05%,体外有效释放11天。结论:本文制备的乳液法NGF电纺纤维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能够持续缓释有效剂量的NGF,适合作为神经修复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ASAⅠ~Ⅱ级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均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其中A组(34例)用地佐辛,B组(30例)用舒芬太尼,观察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 h、8 h、12 h、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9.
目的:将未诱导的自体脂肪干细胞(ADSCs)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软骨修复材料,探讨其对家兔耳软骨全层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取家兔10只,于每只家兔耳部做4处软骨全层缺损,随机分为A、B、C、D组,A组,作为空白对照;B组植入自体ADSCs;C组植入自体PRF;D组植入自体ADSCs与PRF的复合物.分别于术后1月、2月、3月取材,进行大体及HE染色观察,并使用IPP6.0软件对软骨生成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3月后,A组几乎无新生软骨生成,B、C、D三组软骨生成量依次增多,D组尤为明显.IPP6.0统计结果显示,移植物植入3月后,A组软骨缺损修复率为(1.68±0.17)%,B组为(15.4±0.91.)%,C组为(32.0±2.76)%,D组为(85.77±4.88)%.各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与HE染色结果相符.结论:未诱导的自体ADSC s复合自体PRF作为一种全新的软骨修复材料,可以有效的修复家兔耳软骨全层缺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钟涛  王智荣  杜木英 《微生物学报》2021,61(7):1771-1785
随着化学杀菌剂弊端的日益凸显,生物防治已逐渐成为采后果蔬病害控制的研究和开发热点。其中,很多微生物产生的多种挥发性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能显著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有效控制采后果蔬病害。由于微生物源VOCs具有有效、安全、环保、易降解和无残留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综述了产生VOCs的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源VOCs的多样性、微生物源VOCs的抑菌活性、生防效果及其主要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病原菌的绿色安全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