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0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4701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812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702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718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609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543篇
  2000年   558篇
  1999年   408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303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49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利用苯基氧氯化膦和N-乙酰-5-碘吲(口朶)酚为原料,建立了5-碘吲哚酚苯基膦酸酯铵盐的合成和纯化方法。并报道该产品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理化性质,以及作为酶底物的应用情况。实验结果说明,合成的产品经提取和重结晶可达到层析纯。氢、氮、碳元素分析数据与理论结构计算值相符。产品在常温条件下保存两年以上无结构变化,受酶催化的专一性好,能用于磷酸二酯酶分析和组织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小麦品种天选15号、天选15号—4D缺体,黑麦品种德国白粒及利用“缺体回交法”培育的小麦(4D)一黑麦(4R)异代换系幼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D染色体对小麦的一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一种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量的合成具有控制作用,在小麦4D缺体的遗传背景下,黑麦4R染色体能够补偿由于4D缺失引起的这两种同工酶合成降低的效应。4D对小麦幼苗期酯酶同工酶的合成没有明显的作用,4R在小麦4D缺体遗传背景下对酯酶同工酶的合成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3.
湖北第二批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经调查记述了湖北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6种,分属12科16属,可为我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植物同工酶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同工酶作为生物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同工酶学(Isozymology)虽然不是一个确定的学科,但它已渗透到生物学的每一个领域,尤其是对酶学、物理生物化学和比较生物化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等学科更加完善起了并将继续起着重大作用。在科学史上,很少有象同工酶的概念及  相似文献   
175.
Mg~(2+)加强嵌有H~+-ATP酶脂酶体脂质分子的堆积(packing)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亲脂性的灵敏的荧光MC 540标记在有Mg~(2+)(1mM)与无Mg~(2+)条件下重建的线粒体H~+-ATP酶脂酶体,后者的荧光强度较前者增加30%左右.这提示,含Mg~(2+)的脂酶体的脂质分子间的堆积紧密度增加.在N-AF系列(n=27和16)探剂与MC 540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又以反应靠近脂双层表面变化的2-AP与MC 54O之间最高.这进一步表明,含Mg~(2+)的脂酶体具有较适合流动性是与Mg~(2+)通过调节靠近脂双层表面的脂质分子具有适度的堆积相关的.这对阐明我们已提出的Mg~(2+)促进线粒体H~+-ATP酶重建作用模型进一步提供了较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6.
1、PC+PE重组的线粒体H~+-ATP酶,ATP水解活力及其对寡酶素的敏感性,ATP诱导电位随非双层脂PE含量增加显著增大,当PE含量为60%-80%时ATP诱导电位达最高值.2、用PC+DOPE和PC+DEPE重组的脂酶体,前者的ATP诱导电位显著高于后者,但是两种脂酶体的ATP水解活性和寡霉素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别.3、降低PH可以促进PA形式非双层结构,PC+20%PA或大豆磷脂重组的脂酶体H~+-ATP酶活性随pH降低显著增高.4、PC+20%PA和大豆磷脂重组的脂酶体膜表层流动性随透析液PH降低而降低,5、综合上述结果.我们认为“非双层脂结构形成的倾向性”的加强,可能导致一种不稳定的或柔性的膜结构的出现,使得H~+-ATP酶呈现发挥其活性的最适构象.  相似文献   
177.
178.
179.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