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2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131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由于人为采集、走私贩卖以及生境的破坏,分布于中国西南石灰岩地区的野生硬叶兜兰居群受到严重的干扰与威胁。为有效地保护这种珍稀野生植物,本研究采用I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对15个硬叶兜兰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PPB=91.66%,He=0.3839;SRAP:PPB=99.29%,Hc=0.2806)。硬叶兜兰居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ISSR:Gs1: 0.2577;SRAP:Gst=0.2383),可能由于较低的基因流(ISSR:Nm=0.7201;SRAP:Nm=0.7991)所致。UPGMA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均把15个居群分成2个主要分支。居群间的地理距离和海拔差距是引起居群遗传分化的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982.
正为了促进国内外微生物学工作者交流组学领域的工作,探索未来发展趋势。2014年6月27日-30日,由中国微生物学会、海外华人微生物学会主办,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医学院承办、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委会协办的"组学时代微生物学国际研讨会"在西南大学举行。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邓子新院士,海外华人微生物学会执行主席shi wenyuan教授,重庆市科协副主席王勇、西南大学  相似文献   
983.
《遗传》2014,(8)
正"第九届《遗传》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7月9~11日在北京密云召开。本届《遗传》编委会主编张永清研究员主持会议。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杨焕明院士宣读了张亚平理事长的贺信,热烈祝贺新一届《遗传》编委会成立和第一次编委会议顺利召开。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遗传》前任主编薛勇彪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胥伟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科普与出版处陈红娟副处长等领导先后讲话,  相似文献   
984.
害虫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护天敌,使天敌长期有效地控制害虫是保护性生物防治的核心内容。其中,植物在维持和促进天敌控制害虫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概述了各种支持天敌发挥效能的植物类群,论述了蜜源植物、储蓄植物、栖境植物、诱集植物、指示植物、护卫植物等在支持天敌生存和繁殖方面的生物功能,评述了研究和应用这些植物时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利用这些植物以维持和增强农业生态系统中天敌发挥控害作用的植物支持系统,并指出了由于对这些植物类别的界定和定义模糊所带来的不便,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5.
【目的】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外来入侵昆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本地近缘种花蓟马F. intonsa的影响机制。【方法】测定和分析了CO2人工气候箱内不同CO2浓度(400 μL/L和800 μL/L)下饲养3代的这两种蓟马体内3种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FO)]和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西花蓟马成虫体内的CarE, AchE, MFO, CAT和POD酶活性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其中800 μL/L CO2浓度下CarE和MFO酶活性分别比400 μL/L CO2浓度下增加了24.78%和16.05%;800 μL/L CO2浓度下花蓟马成虫体内的CarE, MFO和CAT酶活性显著高于400 μL/L CO2浓度下花蓟马成虫体内的相应酶活性,而AchE和POD酶活性在两种CO2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800 μL/L 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成虫体内的SOD酶活性均显著低于400 μL/L CO2浓度下的相应蓟马酶活性(P<0.05),分别下降了65.22%和42.20%。【结论】CO2浓度升高是导致两种蓟马成虫体内CarE,MFO和SOD酶活性上升的主要原因,而AchE, CAT和POD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蓟马种类的影响。两种蓟马可能通过改变体内解毒酶或保护酶的活性来适应高浓度CO2的环境。  相似文献   
986.
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郭子良  崔国发 《生态学报》2014,34(5):1284-1294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等提供基础资料,为区域生物多样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不断发展,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成为自然地理区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然没有一个同时依据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布规律,确定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服务。利用GIS技术和PC-ORD4.0软件中的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将中国版图划分出3489个基本地理单元,并对这些地理单元进行了数量化分类。然后,根据这个分类结果,参考植被区划和地貌区划等,提出了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包括了8个自然保护地理大区、37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区和117个自然保护地理亚地区。该区划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TWINSPAN的数量分类方法进行地理区划的探索是区划方法上的创新,为自然地理区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2)选取的数量化指标是在结合已有专项区划资料提出的,有助于避免动植物分布指标的人为选择偏差,可以综合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3)量化分析保证了地理区划的客观性,同时定性分析避免了量化分析过程中的误差,使区划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987.
正2010年9月中旬,赣南的南康市龙岭镇划为工业园区的施工工地格外寂静,随着连续隆隆的爆破之声,烟尘腾空而起,进行施爆的技术员数着声声炮响——没有哑炮,一切顺利!第二天的早上,出土方的工人发现崩塌的岩石破面和碎石中夹杂着白花花的骨片。工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人立即叫来工长查看情况,工长在开工前得到上级的通知,开掘土方时注意可能发现地下文物,如有发现及时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消息像长了翅膀,家住南康的化石业余爱好  相似文献   
988.
云南省腾冲县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与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与多样性,可为区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1年期间,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文献资料与标本查阅等方法,对腾冲县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县有药用维管植物153科450属651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51属68种,裸子植物仅有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8科396属579种。腾冲县药用植物优势科为唇形科、菊科和豆科。从药用部位来看,全草类植物比例较高,其次是根和根茎类。按药用功效划分,腾冲药用维管植物以清热、祛风湿和活血化瘀类药用植物居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县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89.
《生物信息学》2014,(3):232-232
《生物信息学》期刊主要刊载生物信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专题评论等学术文章。 1.征稿范围:生物信息各分支领域及相关领域。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糖原组学、高通量药物筛选、组合化学、统计遗传学、生物数据挖掘、生物数据库、生物软件等。  相似文献   
990.
Chloroplasts (plastids) possess a genome and their own machinery to express it. Translation in plastids occurs on bacterial-type 70S ribosomes utilizing a set of tRNAs that is entirely encoded in the plastid genom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onents of the chloroplast translational apparatus have been intensely studied by proteomic approaches and by reverse genetics in the model systems tobacco (plastid-encoded components) and Arabidopsis (nucleus-encoded components). This work has provided important new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genesis of chloroplast ribosomes, and also has shed fresh light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n plastids. In addition, mutants affected in plastid translation have yielded strong genetic evidence for chloroplast genes and gene products influencing plant develop- ment at various levels, presumably via retrograde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recent progress with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omponents of the chloroplast translational machinery and discuss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plastid translational activity on plant anatomy and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