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全宏  王筱冰  王攀  张坤  汤薇  米娜  郝巧 《动物学报》2007,53(2):303-314
采用频率为2.2MHz,声强为3W/cm2的低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原卟啉Ⅸ对S180肿瘤细胞的损伤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超声激活原卟啉Ⅸ作用于S180肿瘤细胞处理后,不同时间段取材,通过Annexin V-PI荧光双染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3以及死亡底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的表达活性变化。实验结果显示:超声激活原卟啉Ⅸ可以诱导S180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并且凋亡细胞的比例随着取材时间的延迟明显增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明声动力学处理显著增强了细胞内Caspase-8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活性,并且其活化程度分别于处理后1h和3h达到最高,而死亡底物PARP也发生时间相关性剪切。研究表明,超声结合原卟啉Ⅸ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发挥其抗肿瘤活性,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涉及到膜受体介导的Caspase-8、Caspase-3以及PARP依赖性的凋亡信号调节通路  相似文献   
992.
经RT-PCR和RACE合成了柳蚕卵黄原蛋白(Vg)cDNA,经序列分析其长度为5701个碱基,由一个ORF组成,编码了1 77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有2个保守的多聚丝氨酸区域。并推测氨基酸序列中有8个天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位点(N-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s)。与樟蚕、天蚕、柞蚕、野桑蚕、家蚕、樗蚕、蓖麻蚕的VgcDNA序列比对后发现有很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3.1%、81.1%、81.0%、64.7%、64.6%、79.7%、79.2%,同其它昆虫Vg cDNA序列也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根据7种蚕(家蚕、天蚕、柞蚕、蓖麻蚕、樟蚕、野桑蚕、樗蚕)VgcDNA序列建立了系统发生树。  相似文献   
993.
Bmi1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mi1是PcG(Polycomb group)家族重要的调控基因,该基因与干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末梢神经系统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都依赖该基因进行自我更新。另外,在小鼠精原干细胞中也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表明该基因对精原干细胞的自增殖也有一定的影响。简要综述了该基因的结构、作用原理、信号通路及对细胞增殖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记述采自广东省原科1新种:华氏齿原Prodasineura huai,sp.nov.和采自浙江省科1新种:大磐山斑Pseudagrion dapon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硅胶柱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槲皮素(quercetin,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6,8-二羟基色原酮(6,8-dihydroxy—chromone,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化合物4—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青年猫与老年猫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LGN)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中S100蛋白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年龄相关性变化,探讨导致相关变化的原因及其在动物视觉功能衰老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示S100蛋白阳性细胞及GFAP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拍照,计数外侧膝状体各层中S100蛋白阳性细胞及GFAP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外侧膝状体各层中S100蛋白与GFAP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增强(P〈0.01)。结论 动物视觉衰老进程中,外侧膝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存在着明显的反应性胶质化(reactive gliosis),这种胶质化与老年动物视觉功能之间关系将在文中讨论。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构建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转基因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制备和验证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转基因小鼠乳腺生物反应器模型。方法:利用PCR法扩增出抗人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的重链基因H和轻链基因L,然后分别将嵌合抗体重链基因H和嵌合抗体轻链基因L连接到乳腺特异性表达质粒pBC1,从而构建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转基因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BC1-H和pBC1-L。分别将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BC1-H和pBC1-L线性化,然后使用原核显微共注射法获得8只转基因FVB小鼠,通过鼠尾直接PCR鉴定其转基因阳性。通过RT-PCR、荧光定量PCR鉴定转基因小鼠乳腺组织中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的mRNA表达。使用小鼠乳汁采集器收集其乳汁并通过Western blot和夹心ELISA等实验鉴定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是否获得表达。结果:经测序验证,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的嵌合重链基因H和嵌合轻链基因L分别与乳腺特异表达质粒pBC1正确正向连接。鼠尾直接PCR结果显示所获8只转基因FVB小鼠均为转基因双阳性小鼠,且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的重链基因H和轻链基因L在它们的后代中稳定遗传,它们的后代中转基因小鼠双阳性率约为30%; RT-PCR和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转基因双阳性小鼠及其双阳性后代的乳腺组织中存在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的mRNA表达; Western blot和ELISA等实验结果显示,转基因双阳性小鼠乳汁中存在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的蛋白质表达,而且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与羊抗人κ链抗体和羊抗人Ig G Fc-HRP抗体均能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构建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转基因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BC1-H和pBC1-L和制备了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转基因小鼠乳腺生物反应器模型,为今后抗p185~(erbB2)人鼠嵌合抗体ChAb26转基因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胃复春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联抗H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1.25%)明显低于观察组(93.75%)(P0.05);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PCT、IL-6及TNF-α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复春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有效抑制患者胃泌素及胃动素分泌,缓解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以其中合并真性细菌尿者39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尿路感染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留取尿液标本,观察组分别留取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后的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尿液PCT浓度。分别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尿液PCT水平,分析尿液PCT水平对于诊断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尿液PCT水平为0.030 (0.025,0.039) 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0.017 (0.011,0.021) ng/m L(P0.05);观察组有症状尿路感染与无症状细菌尿(ABU)的尿液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的尿液PCT水平为0.031 (0.025,0.040) ng/mL,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PCT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82.05%,特异度为79.49%,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81.58%,ROC曲线下面积为0.81 (95%CI为0.71-0.89, P0.0001)。结论:尿液PCT水平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但对于抗生素疗效的评估价值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63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其中感染组83例,未感染组80例,计算感染组患者各种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构成比例,检测术前、术后1d、术后3d血清PCT、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PCT、CRP对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种类主要为肺部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其次为腹腔感染和十二指肠残端瘘。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中PCT、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d、术后3d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的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3d感染组血清中CRP的水平较未感染组升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3d血清PCT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高于CRP的0.81;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感染组患者的CD8~+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d感染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密切相关,且PCT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价值高于C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