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方法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均匀涂抹于皮损处,2次/d,观察治疗1周、2周及3周时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2周和3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50.74%、72.79%和91.91%,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56%、72.79%和94.12%。结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伊曲康唑与氟康唑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伊曲康唑(200mg,2次/d,连服7d)与氟康唑(150mg,每周1次,连服3周)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予4周后分别检测治疗真菌阳性率。结果伊曲康唑组治愈4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氟康唑组治愈4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1个疗程结束4周后再次行真菌镜检,伊曲康唑组阴性50例(83.3%),氟康唑组阴性47例(78.3%),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方面伊曲康唑与氟康唑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6例患者进行伊曲康唑胶囊首次治疗及维持治疗,观察效果。结果首次治疗后临床治愈率56.70%,好转率43.40%,维持治疗后治愈96.70%,好转率3.30%,真菌学治愈率100%。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首次治疗加维持治疗疗效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4.
P<0.05).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抑郁情绪的老年患者进行小剂量抗抑郁药辅助治疗比常规心绞痛治疗无小剂量抗抑郁药辅助的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使用小剂量(0.6 mg/kg)阿替普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溶栓时间窗内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0.9 mg/kg)和小剂量组(0.6 mg/kg),每组20例,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1小时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和溶栓后24小时做头颅CT排除脑出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标准剂量组有效率为80.00%,小剂量组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剂量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高于小剂量组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小剂量(0.6 mg/kg)与标准剂量(0.9 mg/kg)溶栓效果相当,安全性较好,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用小剂量。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内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型的测定,其中120例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给予拉米夫定(LAM)治疗;B组给予恩替卡韦(ETV)治疗;C组给予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 2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型119例(59.2%),C型68例(33.8%),B/C混合型10例(5.0%),未知型4例(2.0%),各分型之间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为86.8%,显著高于B型的51.3%(P0.05)。HBeAg(+)的3组患者治疗12、24和48周时,B组和C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及48周时的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患者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C组患者(包括B型19例、C型21例)中B型的HBV DNA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C型(P0.05)。结论地处西南方的内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以B型为主,C型次之,B型和C型共占93.0%,其他型别仅占较少部分。ETV方案或LAM联合ADV方案治疗HBeAg(+)慢性乙肝疗效优于LAM治疗。初始LAM联合ADV治疗基因B型HBeAg(+)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C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与培菲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EH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EH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培菲康2.0g/次,3次/d,饭后半小时温水服用;观察组患者口服布拉酵母1.0g/次,2次/d,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率为59.69%,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临床显效率为46.96%,总有效率为7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7.25%(19/51),观察组为8.06%(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拉酵母对患者血脂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培菲康,患者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8.
建立UPLC测定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阿克替苷含量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阿克替苷提取工艺,通过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筛选适合富集阿克替苷的大孔树脂,并对富集工艺进行研究。UPLC条件:色谱柱HSST3柱(2.1×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A)-乙腈(B);梯度90%A 5 min,75%A 7.5 min,30%A 9 min,90%A;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流速0.3 mL·min~(-1);保留时间5.21 min。在UPLC条件下阿克替苷在0.25~100 ng进样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9.002X-4.8275,R=0.9999。单因素实验显示,70%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2 h。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确定HP-20大孔树脂为最佳富集材料。富集工艺为4倍体积15%乙醇洗脱除杂后收集4倍体积40%乙醇洗脱的部分。  相似文献   
99.
文中描述了采自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泥麦古剖面和安顺市关岭县麻洼剖面三叠系法郎组竹杆坡段的康尼克贝类腕足动物:Koninckella guizhouensis,Koninckella zhenfengensis和Koninckina sp.。结合牙形石、菊石生物地层及同位素测年等证据,对黔西南地区法郎组竹杆坡段的时代进行了详细讨论,认为其下部属拉丁阶(Ladinian),上部属卡尼阶(Carnian),在此基础上对黔西南地区报道的康尼克贝类的层位进行了讨论。综合全球已报导的三叠纪康尼克贝类化石记录可知,该类群于中三叠世起源于中国黔西南地区,在晚三叠世逐渐繁盛并向特提斯洋西部的欧洲地区和特提斯洋中部的西藏地区进行迁移扩散。受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影响,康尼克贝类的多样性在瑞替期(Rhaetian)显著降低,直至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Sinemurian)才再度复苏。  相似文献   
100.
吴元玉  范恩学  宋佳  王率  贾国梁 《生物磁学》2014,(1):102-103,67
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75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结肠癌患者,分为A、B、C组。A组: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艾恒)25例。B组:5-Fu/LV联合奥沙利铂(艾恒)25例。C组:替吉奥单药治疗25例。观察疗效、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C组与B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A组有效率48%,疾病控制率88%。B组有效率28%,疾病控制率84%。C组有效率32%,疾病控制率80%。结论:替吉奥是结肠癌辅助化疗联合用药及单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较好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