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对环丙沙星与新氟康杀灭鳗弧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丙沙星(Ciproflozacin)和新氟康(Florfenicol)杀灭鳗弧菌的最高稀释度分别为10^-5和10^-4。在20℃~50℃的范围里,环丙沙星与新氟康杀灭鳗弧菌的效果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杀菌最佳pH值分别为3和5;两种药品杀灭鳗弧菌的效果均随着可溶性淀粉浓度的增加而减弱。综合各最佳因素,环丙沙星在20℃和pH3时,杀灭鳗弧菌效果提高了19.13%;新氟康在20℃和pH5时,杀灭鳗弧菌效果提高了59.47%。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肝康Ⅳ号(Gankang Ⅳ,GKⅣ)对脂肪肝(FL)组织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4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B1组、B2组、B3组、C组、D组。A组、B1组、B2组、B3组、C组给予高脂饲料(84.4%标准饲料+10%猪油+0.5%胆固醇+0.1%胆盐+5%蛋黄粉)和白酒复合复制大鼠FL模型,B1组、B2组、B3组、C组分别给予肝康Ⅳ号低、中、高剂量和东宝肝泰灌胃干预,设空白对照D组。第6周末处死动物取肝脏制备10%的肝匀浆检测TC、TG、SOD、MDA。检测肝脏病理学。结果(1)TC、TG:B1组、B2组、B3组、C组与A组比较,TC、TG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B2组、B3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2)SOD、MDA:B1组、B2组、B3组、C组与A组比较,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在SOD方面,B1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2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在MDA方面,B1组、B2组、B3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肝脏病理学:A组为重度脂肪肝,C组、B1组为中度脂肪肝,B2组、B3组脂肪肝程度轻于C组、B1组。结论GKIV能有效降低肝脏组织脂质沉积,防止MDA的升高,SOD的下降;减轻FL程度,呈现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3.
伊曲康唑口服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在2009年3~9月,采用伊曲康唑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治疗33例泛发性体癣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报道2例由须癣毛癣菌引起的脓癣,并对病发做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及菌体外分泌酶活性测定。方法例1为6岁女孩,表现为头顶部炎性肿块、脓血伴脱发;例2为1岁8个月男孩,表现为头部红斑,无脓肿及脱发。家中分别饲养宠物狗和兔。病发真菌镜检均阳性后做真菌培养、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对2例患儿病发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对2株分离的菌株分别进行细胞外分泌酶测定。结果2株菌均鉴定为万博节皮菌(须癣毛癣菌的有性期)。扫描电镜见例1的病发受累毛干表面大量炎性组织碎屑、红细胞、脓细胞及上皮细胞;透射电镜在毛皮质内发现菌体。扫描电镜见例2的受累毛干表面真菌孢子及炎性渗出物;透射电镜见毛发内外菌体。2株菌的外分泌酶主要为碱性磷酸酶、白氨酸芳胺酶、β-葡萄糖甙酶、N-乙酰-葡萄糖胺酶、α-甘露糖甙酶。经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等综合治疗后2例均痊愈,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确诊2例须癣毛癣菌所致脓癣,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伊曲康唑200mg/d与400ne/d口服联合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方法36例非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伊曲康唑口服联合外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1周,比较停药2周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结果200mg组治疗有效率为83.3%(15/18),痊愈率为55.6%(10/18),真菌清除率为66.7%(12/18);400mg组治疗有效率为88.9%(16/18),痊愈率为55.6%(10/18),真菌清除率为77.8%(14/18);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伊曲康唑200mg/d口服即可有效治疗非角化型足癣,增加伊曲康唑口服剂量至400mg/d并不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伊曲康唑与氟康唑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伊曲康唑(200mg,2次/d,连服7d)与氟康唑(150mg,每周1次,连服3周)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予4周后分别检测治疗真菌阳性率。结果伊曲康唑组治愈4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氟康唑组治愈4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1个疗程结束4周后再次行真菌镜检,伊曲康唑组阴性50例(83.3%),氟康唑组阴性47例(78.3%),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方面伊曲康唑与氟康唑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国产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国产伏立康唑治疗6例发生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例患者中,有效4例,其中完全反应3例,部分反应1例。1例用药第6天出现低钾血症。结论国产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6例患者进行伊曲康唑胶囊首次治疗及维持治疗,观察效果。结果首次治疗后临床治愈率56.70%,好转率43.40%,维持治疗后治愈96.70%,好转率3.30%,真菌学治愈率100%。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首次治疗加维持治疗疗效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金葡菌肺炎应用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1-1至2009-3-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儿科及青岛市儿童医院诊断社区获得性金葡菌肺炎患儿22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温、咳嗽、肺部罗音、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0±2.26天,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发生率4.5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金葡菌肺炎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可快速改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与培菲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EH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EH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培菲康2.0g/次,3次/d,饭后半小时温水服用;观察组患者口服布拉酵母1.0g/次,2次/d,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率为59.69%,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临床显效率为46.96%,总有效率为7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7.25%(19/51),观察组为8.06%(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拉酵母对患者血脂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培菲康,患者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