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4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144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52.
城市中的伴人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人植物分布于城市中的许多地方,常被视为杂草而清除。本文论述了城市伴人植物的特点、分布,及其在城市环境保护及美化中的作用,最后列出了北方城市中一些常见伴人植物的名称。  相似文献   
53.
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新近诊断的179例血液病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HCMV)IgM和IgA抗体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1,17%11,73%,明显高于对照人群(4,76%和3,97%),提示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易于发生HCMV活动性感染。  相似文献   
54.
用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表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间接免疫荧光与中和试验筛选出来的抗脊髓灰质炎2型与3型不同毒株的12个单克隆抗体,其中3个仅有免疫荧光活性,9个具有中和与免疫荧光活性。用免疫荧光活性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试验,发现它们在识别特异性抗原表位方面与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相似,显示出株特异的、几个毒株共同特异的或型特异的抗原表位。根据表位分布关系及特征,可以用来鉴别型内毒株的特征、毒株的抗原分析、抗原变异的研究以及疫苗相关病例的鉴别。所得结果与中和性单克抗隆抗体及T1-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一致。而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活性范围比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更广。另外还发现某些兼有荧光与中和两活性的同一个单克隆抗体,用不同方法(IF与NT)进行试验时,与相同毒株出现不同表位反应,这点是值得引起注意需待进一步证实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5.
徐大刚  黄惠芬 《动物学报》1989,35(1):104-106
关于体外培养周期型马来丝虫(periodic Brugia malayi)感染期幼虫(L_3),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报道,系应用含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系或原代细胞的培养系统培养彭亨丝虫和马来丝虫L_3,可使其幼虫发育至Ⅳ期蚴(L-4)或早期成虫(Chen and Howells,1979; Wong et al.,1982;Mak et al.,1983;郑惠君等,1984)。但未见应用含人体组织细胞系的体外培养系统培养布鲁属丝虫L_3的报道。本研究  相似文献   
56.
从我国引起仔猪腹泻的野生株E. coli 79-1454克隆了K88ac抗原基因,获得了重组体E. coli RR1(pNZ8801),分子量为10 Md。为了得到分子量更小的重组体,用E.coRI消化重组质粒,除去中间约3.2 Md的片段,得到次级克隆株E. coli RR1(pNZ8802),质粒分子量为6.8 Md。测定其K 88ac抗原为阳性,而且其产生的K88at抗原量略高于初级克隆株。电镜照片表明重组体表面长有菌毛。萤光抗体染色和猪刷状缘细胞粘附试验亦表明有良好的粘附生物活性。此重组体可以与本人克隆的K99抗原基因构建成复合重组体。本文还作了重组体的限制性酶切图。  相似文献   
57.
人肝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以及佛波酯对它的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 the presenc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receptors in cells of two human liver cancer cell lines, BEL-7402 and SMMC-7721, was demonstrated. The ligand binding data were analyzed by a computer program. 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s (KD) of the ligand-receptor binding complex at equilibrium for 7402 and 7721 cells were 1.2 nM and 0.8 nM respectively, and their number of EGF receptors per cell were 6.2 x 10(4) and 2.5 x 10(4) respectively.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ells with 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 no change either in the affinity or in the number of EGF receptors was found in 7721 cells. However, in the case of 7402 cells, while the number of receptors, like 7721 cells, remained unchanged, the affinity of EGF receptors displayed a time dependent modulation after PMA treatment. It dropped within the first hour to a KD value of 3.0 nM and then gradually returned to the normal control value at 48 hours or even slightly higher than normal (0.95 nM) at 96 hours of treatment. The modulation or down-regulation of EGF receptors by PMA in 7402 cells was paralleled by the simultaneous inhibition of DNA synthesis in these cells as evidenced from their reduction of 3H-TdR uptake. It is not clear what is the basis for the differences found between 7402 cells and 7721 cells in their number of EGF receptors per cell and their responsiveness to PMA treatment. It might be related to their difference in autocrine secretion of alph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58.
59.
林奇  牛映斗 《人类学学报》1989,8(3):245-247
本文系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西安地区10例成人尸体和15例新生儿尸体的颅盖骨内Cu和zn的含量。结果求得成人颅骨中Cu正常含量(均数±标准差)为4.48±3.78mg/kg(干组织重);zn为597.05±472.54mg/kg。新生儿颅骨中Cu和zn的含量分别为1.96±0.76mg/kg;1160.38±859.71mg/kg。结果表明,成人颅骨内Cu含量高于新生儿,而成人颅骨内Zn含量显著低于新生儿。  相似文献   
60.
酞菁类光敏剂对肝癌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的光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酞菁(Phthalocyanin,PC)化合物结构类似卟啉,是一种新的光敏剂。它的四个苯环上各取代一个磺酸基成为四磺酸酞菁(phthalocyanine tetrasulfonate, TSPC)。TSPC-30μg/ml合并照光30分钟,肝癌细胞线粒体ATP酶和微粒体G-6-P酶明显受抑,对线粒体单胺氧化酶(MAO)没有明显影响。在上述剂量和照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微粒体膜蛋白巯基含量显著减少,而膜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线粒体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