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7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275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1983—1988年从湖南各地(以衡阳市郊为重点,包括湘北的岳阳,湘中的长沙、湘潭,湘南的郴州、零陵等地区)采集了小白菜病毒病标样812个,经指示植物鉴定、酶联检测、稳定性测定等方法将它们分为8个类型,其中有3类是单独侵染的,4类是复合侵染的,还有一类反应不明(待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湖南小白菜病毒病毒原的优势种类是芜菁花叶病毒(Tursip mosaic virus, TuMV),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和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52.
53.
两株大豆根瘤菌在结瘤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大豆根瘤菌菌株PRc005和CB1809在大豆“矮脚早”品种上的竞争结瘤能力。在灯光栽培室进行了大豆砂培盆栽试验,考察了大豆根瘤数、根瘤千重和地上部植株千重。用免疫荧光抗体检测了两个菌株的占瘤率。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B1809的竞争结瘤能力显著地比菌株PRC005差,后者占有绝对的竞争结瘤优势。但是,菌株cB1809在大豆根际的出现,使菌株PRC005的结瘤数和根瘤干重显著下降。菌株CB1809较高的根际菌数并没有显著地提高该菌的占瘤率。试验结果反映了菌株CB1809不适合大豆“矮脚早”品种的结瘤。  相似文献   
54.
用超薄切片、冷冻蚀刻和放射自显影等几种电镜技术研究了一种繁殖比较缓慢的痘病毒——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的形态结构及发生过程。冷冻蚀刻技术显示了发育早期的病毒粒子中已开始有核心和侧体的分化,在病毒的成熟与释放过程中,其形状大小及囊膜膜内微粒数量与分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电镜放射臼显影术显示了毒浆结构与病毒发育的关系。在感染晚期病毒诱导的一种包涵体样结构中不含DNA。  相似文献   
55.
本文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一步离心,直接从纯化包涵体抽提出均一、完整的AsGV(Agrotissegetum granulosis virus)DNA分子。电镜观察和限制性内切酶二种方法测得AsGV DNA基因组大小为112.Okb。  相似文献   
56.
乳鼠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形态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超薄切片技术,对新生乳鼠脑内接种ALC96株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后不同时期的脑组织进行电镜观察。感染早期(4天),大脑海马回神经细胞显示核周胞浆内高尔基膜囊堆增生,小泡密布。感染晚期(8天、10天),在显著增生、扩大的高尔基嚷泡池内找到为数不多的直径在70—110…的圆形、卵圆形或杆状病毒颗粒。成熟病毒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及表面穗状微突,核心含少量细管丝或微细颗粒。病毒成熟的方式是从高尔基囊泡膜内壁上发芽进入池内。在感染细胞高尔基区及其邻近可见到由中等致密的细管丝或细颗粒样结构所组成的胞浆包涵体。根据感染乳鼠大脑神经细胞内病毒的形态学和形态发生学特征,可以证实HFRs病毒属于布尼安病毒科(Famiiy Bunyaviridae)的成员。  相似文献   
57.
利用南京地区夏季炎热的自然条件,连续两年在高温季节(7—8月)进行实验。第一年(系列Ⅰ)的实验动物为四头装置瘤胃瘘管的空怀母水牛,研究高温初期(27.5~33.4℃)和持续高温期(28.0~35℃)对水牛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第二年实验(系列Ⅱ)利用三头装置瘤胃瘘管的海仔母水牛重复高温(26~35.3℃)实验。 夏季高温期间,实验水牛的呼吸率、瘤胃温度和直肠温度升高,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瘤胃液流速减缓。高温初期出现瘤胃代谢升高[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氨氮(NH_3-N)浓度及乙酸/丙酸(A/P)比率升高]。但在持续高温情况下,水牛的采食和瘤胃代谢均明显抑制。采取瘤胃内降温措施(投入冰袋)或冷水淋浴,均能迅速降低呼吸率、直肠和瘤胃温度,恢复采食和反刍,并缓解瘤胃代谢的抑制。提示动物机体参与调节瘤胃代谢的变化,并为改善水牛夏季的饲养管理提供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用人Metallothioenin-Ⅱ启动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SV40早期基因的编接位点和多聚A位点构成了表达组件,然后插入到经改造过的BpV-1质粒中。所得质粒pdMTsAg-5转染小鼠C127细胞得到转化克隆。Ausria Ⅱ检测证明13株中有12株能产生HBsAg。对其中一株进行HBsAg收率观察,隔天收获为292.6~525.8μg/升,每天收获为200.9~369.0μg/升,可连续收获60天以上。经重金属离子诱导后,收率增至583~854.4μg/升。培养液经超滤浓缩和两次密梯离心后,可集中为一个狭窄的峰,顶峰的Ausria Ⅱ cpm为1.05×10~7,密度为1.20g/ml。  相似文献   
59.
一种新病毒——兔出血症病毒的鉴定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我国新发生的一种家兔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兔内脏抽提物中,观察到典型的病毒粒子,回归兔可引起典型发病,再从病死兔内脏回收到同样病毒,证明该病系病毒性传染病,暂定名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原暂定为“兔出血症病毒”。经初步鉴定,认为本病毒可能是一种首次发现的新病毒,属双股RNA病毒。但从病毒大小和核酸节段看,又不同于呼肠病毒科。最终归属正在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工作中,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分离提纯程序,解决了该病毒粒体易于聚集难以提纯的问题,其操作要点是,(1)通过Sepharose 2B柱层析代替超离心,有效地除去一些小分子量核酸杂质;(2)经PEG再次沉淀浓缩后,调整pH至酸牲(pH3.0),使病毒充分悬浮以减少凝聚;(3)在病毒等电点(pH4.8~4.9)条件下,进一步沉淀以纯化病毒。根据病毒提取物的OD260/OD280比值,算出核酸含量约4.5%。核酸电泳出现4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25×10~(?),1.8×10~(?),1.05×10~(?),0.75×10~(?)道尔顿。病毒提取物经超速离心出现4个界面,沉淀系数分别为,200.8S,165S,125.8S,100S。说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可能是4组分病毒粒体。病毒粒体含一蛋白亚基,分子量约为2.05±0.05×10~4道尔顿,由16种共199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