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62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早期心电图QRS波宽度(QRS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的心电图QRSw将患者分为A组(QRSw为60 ms≤QRSw≤80 ms)、B组(QRSw为80 msQRSw100 ms)、C组(QRSw为QRSw≥100 ms),将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QRSw与MACE发生的关系。结果:A、B及C组三组患者在梗死面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及B组比较,C组血清hs-CRP、BNP、c Tn I、CK-MB较高,梗死面积大、LVEF偏低。三组患者在MACE发生率方面亦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组高于A组及B组。MACE组患者QRSw高于非MACE组(P0.05),其含有QRSw≥100 ms患者的比例亦高于非MACE组(P0.05);QRSw(OR=1.214,CI:1.104~1.441,P0.05)是STEMI患者近期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TEMI患者随着QRSw增大,MACE的发生风险亦增加,QRSw可能是STEMI患者近期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1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按照是否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将患儿分为两组:心血管损害组和非心血管损害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1例MPP患儿中有51例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生率21.2%);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在年龄、急性期MP-Ab、胸腔积液、热程、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D4+/CD8+比值、发病7 d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发病10 d内用药糖皮质激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热程、胸腔积液、CRP是MPP患儿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D4+/CD8+比值、发病7 d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热程、胸腔积液、CRP是MPP患儿发生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高CD4+/CD8+比值则为保护性因素,应当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手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行冠脉支架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SPSS21.0分析冠脉再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51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冠脉再狭窄(22.5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吸烟史、糖尿病史、脂蛋白a(Lp(a))水平、空腹血糖、尿素氮(BUN)、总胆红素、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支数、长度以及直径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糖尿病史、Lp(a)水平、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植入支架支数、长度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261、1.944、3.593、2.798、2.449、3.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支架直径是冠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为0.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数量,术前病变的狭窄程度、Lp(a)水平、糖尿病以及吸烟是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不断优化支架并根据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早期脱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0例,随访3个月,并对置换术后可能导致早期脱位的7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直径大小这4个因素在有脱位组和无脱位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早期脱位的3个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X2=16.572,P=0.000)、手术方式(X2=5.283,P=0.021)、人工股骨头直径大小(X2=5.498,P=0.019)。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生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术前及术中应充分考虑各危险因素,从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干眼症的关系并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为观察组和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眼表失衡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It),以及观察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Hb A1c、HOMA-IR、血清CR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眼症发病率及干眼症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干眼症发病率(9/100,9.00%)明显低于观察组(108/440眼,24.52%)(P0.05)。观察组OS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UT、SIt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OSDI、TBUT、SIt、Hb A1c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TBUT、Hb 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B0,OR1)。结论:2型糖尿病和干眼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是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资料分为早发冠心病(PCAD)组(男55岁,女65岁,n=340)、晚发冠心病组(n=300)和对照组(非冠心病者,n=360)。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AD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PCAD组与晚发冠心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是PC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PCAD组单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低于晚发冠心病组(P0.05)。结论: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是PCAD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单支病变多于晚发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总结性研究分析手术室麻醉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5年4月在安塞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的手术室麻醉外科手术1 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采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医院共有100例的感染患者,感染率为7.14%,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50例,局部浸润麻醉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71%,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71%,明显低于全身麻醉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率(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大于3h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和麻醉时间小于3h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镜采取气体消毒剂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25%,液体消毒剂消毒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4.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一次性过滤器患者和过滤器消毒循环使用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7.00%、4.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和不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33.33%、2.8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与手术室麻醉过程的麻醉机过滤器类型、喉镜消毒方式、麻醉时间、麻醉方式、麻醉前抗菌药物使用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对这些因素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血液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血液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结果泌尿道插管、血型(A型)、使用氨基糖苷类及抗真菌类抗菌药物是血液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是:泌尿道插管;氨基糖苷类和抗真菌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分析烧伤外科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4年期间本院烧伤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细菌学资料,分析创面病原菌的分布。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病原菌阴性组和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创面分泌物培养401次,阳性结果302次(75.31%)。分离出31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48株(46.98%),革兰阴性菌167株(53.02%)。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46%)、铜绿假单胞菌(23.81%)、大肠埃希菌(8.89%)、粪肠球菌(5.08%)、肺炎克雷伯杆菌(5.08%)。25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阴性组92例(36.08%),阳性组163例(63.92%)。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史、危重症、创面深度、难愈性创面、血红蛋白、近期导管植入、近期输液、近期手术、近期抗菌药物治疗是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难愈性创面和近期抗菌药物治疗是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广泛,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菌。难愈性创面和近期抗菌药物治疗与创面分泌物病原菌阳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0.
张晓宇  图力古尔  李玉 《菌物学报》2019,38(7):1099-1110
对采自海南省白沙县鹦哥岭阔叶树腐木上的标本,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分析,鉴定为脆木耳Auricularia fibrillifera,经分离纯化获得纯菌株作为实验材料,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木耳属资源,首次对该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了研究。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脆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选出3个最优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脆木耳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3℃,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牛肉粉,最佳无机盐添加量为1.5% PO43--1% Mg2+,最佳生长因子为玉米汁。驯化栽培过程中,栽培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石灰粉1%,发菌温度为22℃可使脆木耳菌丝在40d左右满袋,且生长旺盛,可培育出子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