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81.
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为基砧,在其上嫁接11个矮化砧木(M9、M7、SH38、T337、SH6、SH1、JM7、GM256、‘辽砧2号’、M26、B9),测定嫁接成活率、萌芽率、植株生长指标、叶片解剖参数,并对矮化砧木各测定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明确各矮化砧木与八棱海棠的嫁接亲和性,研究11个矮化砧在八棱海棠上的生长特性与叶片解剖结构,比较不同矮化砧木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1)11个矮化砧与八棱海棠均亲和,且以M26、SH38的亲和性最好。(2)嫁接植株的矮化性与年生长量、节间长度、粗度比、叶片上下表皮厚度比、叶片气孔密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叶片长宽比、栅海比、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均呈正相关关系。(3)主成分分析提取的4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变量91.573%的信息,第1主成分(PC1)综合了叶厚、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的信息,第2主成分(PC2)综合了叶长宽比、节间长度、年生长量的信息,第3主成分(PC3)综合了叶栅海比、粗度比的信息,第4主成分(PC4)综合了叶气孔密度的信息。(4)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11个矮化砧木可以聚为4类,第1类包括SH1、SH38、SH6、M7、M26,第2类包括B9、JM7,第3类包括T337、M9、GM256,第4类仅包括‘辽砧2号’。研究认为,11个苹果矮化砧与基砧八棱海棠均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它们的矮化性强弱依次为‘辽砧2号’GM256M9T337JM7B9M26M7SH6SH38SH1;植株的年生长量、节间长度、接口上下粗度比以及叶片的气孔密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叶厚度可做为评价矮化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2.
以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为亲本,分别与望春玉兰(M.biondii)、紫玉兰(M.liliiflora)、红运二乔(M.soulangeana ‘Red lucky’)、丹馨玉兰(M.soulangeana ‘Danxin’)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并以景宁木兰自交为对照,研究了景宁木兰自交和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1)景宁木兰具有较高的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花粉管能正常进入杂交母本花柱,自交结实率为2%;(2)以景宁木兰为父本,紫玉兰柱头对其花粉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度均高于以红运二乔和丹馨玉兰做母本的组合,花粉管生长较为正常,结实率为25%,而与红运玉兰杂交的结实率为4%,与丹馨玉兰杂交的结实率为0%;(3)以景宁木兰为母本,望春玉兰花粉在其柱头上的萌发比率高于其他4个组合,但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出现扭曲,景宁木兰花柱内出现胼胝质沉积,且最终并未获得种子。花粉管发育镜检结果表明:受精前障碍即花粉管进入花柱基部前生长异常是引起景宁木兰与丹馨玉兰、望春玉兰杂交不结实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推测花粉管进入子房后的异常状态是导致景宁木兰自交,与红运二乔杂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3.
泛素(ubiquitin,Ub)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细胞内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泛素化通常由E1s、E2s、E3s以及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DUBs)相互协调完成,并在底物蛋白上形成不同链长、不同连接类型的泛素链。这些泛素链可以产生多样的拓扑结构,被含有泛素结合域(Ub binding domain,UBD)的不同识别蛋白结合,进而传递不同的信号。泛素化过程或者识别蛋白的读取一旦发生错误,对细胞来说都可能是灾难性的。为深入了解泛素相关的生理机制,多种泛素探针被设计与合成,用于对目标蛋白酶或识别蛋白进行标记和监测。本综述总结了当前的泛素探针(包括基于活性和基于亲和性的探针)的最新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合成策略。进一步介绍了细胞穿梭型泛素探针在活细胞内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84.
自交不亲和性是大多数高等植物防止近亲繁殖的一种遗传屏障。它涉及受精时雄配子(花粉)和雌蕊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已经分离获得了编码控制雌蕊自交不亲和性的S基因。在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的芸苔属中,雌蕊S基因编码S位点糖蛋白(SLG)和S受体激酶(SRK)。它们可能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了的某种信号传递有关,最后导致自交花粉生长的抑制。在配子分配体型自交不亲和的茄科中,雌蕊S位点糖蛋白为一种核糖核酸酶,称为S-核酸酶(S-RNase)。自交不亲和反应与S-核酸酶引起的花粉管RNA降解有关,并且可能通过花粉管特异性地摄入S-核酸酶或者花粉管内存在的特异性的核酸酶抑制剂的作用,达到对自交花粉生长的抑制。另外,从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的罂粟中,分离到了与芸台属和茄科不同的雌蕊S基因,其作用机理可能与Ca++参与的信号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185.
小麦品种演化与远缘杂交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9个改良小麦品种(系)与黑麦进行杂交,研究普通小麦品种与黑麦杂交亲和性的差异及其亲和性在品种更新,更换过程中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供试改良小麦品种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显著低于对照中国春;结实率大于50%的品种3个,占供试品种的3.8%,结实率介于30% ̄50%之间的品种4个,占5.1%,结实率介于10% ̄30%之间的品种8个(10.1%),结实率小于5%的品种50个,占63.3%,另外,结实率介  相似文献   
186.
187.
油菜CMS柱头亲和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 CMS柱头与花粉亲和性的比较研究表明 :授粉后 2 4 h、30 h和 48h,平均结籽率、结角率和角粒数分别达最大值 ,授粉后 30 h以内为柱头受精能力最强的时期 ;参试的几个 CMS柱头与花粉的亲和性差异显著 ,表现为 A3>A1>A2 ,各杂交组合亲和能力依次为 A3× B2 >A1× B1>A3× B1>A1× B2 >A2 × B1>A2 × B2 ,说明不育系陕 3A的亲和性优于陕 2 A;甘蓝型油菜 CMS开花 2~ 3d内柱头亲和性最强 ,受精结实率最高 ,开花 4~ 5d后受精结实能力急降 ,7d后则几乎失去受精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188.
几种猕猴桃种间杂交亲和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9.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