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0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228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二十碳五烯酸等多不孢和脂肪酸高产菌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刘吉华  袁生 《菌物系统》2000,19(3):407-409
  相似文献   
992.
1996~1997年对征集到的24份云南黄心甘薯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生长特性、抗逆性、生产力及营养品质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蒙自黄心、红鸡窝、普洱黄山芋、紫红皮、甘心红薯、路南红皮、东川白花等一批黄心地方品种生长势强、适应性强、块根产量高、品质优,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93.
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土壤代换性钙和有效硼含量分别为0.84me/100g和0.163mg/kg的条件下,研究了施钙、施硼及钙、硼配施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钙肥能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施用硼肥能改善品质,但在产量上却产生负效应;钙、硼配施也能提高产量,但主效应仍然是钙。施用钙硼肥料不但使花生成熟期植株中钙、硼含量提高,而且种植花生后土壤中的钙、硼残留量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4.
鉴于弹尾目(跳虫)和原尾目的尾部都没有尾须(cerci),Brner于1910年就把这两类归并为一个类群缺尾纲(Ellipura),这一分类阶元长期被许多昆虫学家沿用至今。Kukalová-Peck(1987 )在讨论化石双尾虫(?)附肢的总体结构(ground plan)时,认为跳虫和原尾虫的腹部侧板更原始,附肢无转节,将二者归纳成近昆虫纲(Parainsecta)。但是从形态特征、内部结构、比较精子学、变态类型和胚后发育等的特点以及线粒体DNA和核糖体DNA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弹尾纲与原尾纲之间存在诸多重要差异,不具备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我们不支持(弹尾纲+原尾纲)组成缺尾纲或近昆虫纲。据此建议取消缺尾纲(=近昆虫纲)这一分类阶元。  相似文献   
995.
海洋细菌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同海域的生物、海水和海泥中分离海洋细菌,利用琼脂扩散法和MTT法对细菌培养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筛选。比较了活性菌株与来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分离的341株海洋细菌中。42株细菌的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7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其中来源于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藻的活性菌株比例(22%和11%)大于来源于海水和海泥的细菌(7%和5%).细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具有活性的细菌大部分属于假单胞菌属、发光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交替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  相似文献   
996.
紫色土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与碳吸存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时空代换法,以福建省宁化县严重退化紫色土人工林生态系统为对象,按侵蚀强度由强到弱选取4种生态恢复措施Ⅰ、Ⅱ、Ⅲ、Ⅳ,对比研究了碳库与碳吸存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恢复程度的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存能力逐渐增加,即Ⅰ<Ⅱ<Ⅲ<Ⅳ,4种措施生态系统碳库分别为1.4、8.5、25.6和37.6t·hm^-2;CO2年同化量分别是712.87、1458.01、9718.10和11109.56k·hm^-2.可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是本地区重要的碳汇之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应是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但是减少人为干扰才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恢复策略,使森林生态系统成为大气中CO2的一个重要的碳汇.  相似文献   
997.
纯化的多角体碱解释放多角体蛋白,经等电点沉淀和柱层析对多角体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结合SDS-PAGE、免疫双向扩散、免疫电镜等方法,证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的多角体蛋白以聚集体形式存在。用ELISA法检测包涵体蛋白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表明,与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AsGV)和粘虫颗粒体病毒(PsGV)颗粒体蛋白相比较,HaNPV多角体蛋白与葡萄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rNPV)和黄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AsNPV)多角体蛋白之间的血清学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98.
上海郊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收集了上海郊区的 13个具有明显方言差异的人群的各类人类遗传学数据 5 3项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黄浦江以东的人群相对较纯 ,而黄浦江以西的则较混杂 ,两组群体都分别可以聚成较远的 3类。由此认为上海郊区的人群大致有 3种起源 ,上海奉贤区金汇镇和闵行区马桥镇为代表的居民与南方土著民族较近 ,崇明县、嘉定区、浦东新区和南汇区的居民与北方民族较近 ,而奉贤区的头桥镇、金山区、青浦区的朱家角和商榻、松江区天马山等地的居民又是另一类。这与历史记载他们的不同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生物入侵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生态学现象。入侵种通过竞争、捕食、改变生境和传播疾病等方式对本地种及其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入侵的危害表现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370亿美元;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成千上万的人被外来种传染疾病以致死亡;引起严重的社会恐慌和动荡,人们寝食不安;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全球自然灾害频频爆发;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防治生物入侵有3条途径:实行全面检疫,阻止外来种的偶然入侵;采取全面的生态评估和监测,防范引进品种的入侵灾难;对已入侵的外来种采用机械法、化学法和生物防治法进行根除和控制,应用生物防治法、筛选天敌和对其进行危害评估时要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1000.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根据广东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GIS技术估算广东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问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7.52×10^8t.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3、10.31和9.15kg·m^-2,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者占广东省土壤面积的67.91%;广东省黄壤和水稻土的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2.08和12.17kg·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平均土壤碳密度为10.44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总的分布规律是东南沿海地区高于粤北山区,其中粤北和粤中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10kg·m^-2,粤东的沿海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0~15kg·m^-2,二者合计占全省土壤面积的89.24%;土壤有机碳密度主要在5~15kg·m^-2范围内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