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我们曾经报道过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LAC系列和抗人小细胞肺癌的LSC系列单抗的制备及部分特征。抗人非小细胞肺癌单抗LAC-122与蓖麻毒蛋白的A链结合成免疫毒素后体外能明显杀伤靶细胞。在1986年进行的一次细胞融合中,我们注意到一个单抗的特点是可跟大多数不同类型的肺癌细胞有反应,本文简单报道这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2.
用Ag-NOR、Brachet反应和作者改进的悬浮培养细胞Ag-aNOR的TEM技术等,综合地对RA诱导HL-60细胞分化后银染核仁形成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银染NOR的均值在给药组与对照组细胞中差异不显著。对间期细胞进行Ag-aNOR反应,结果??表明其数量在给药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发现Brachet反应显示富含rRNA的核仁数与Ag-aNOR数改变极为一致,提示虽然活性的rRNA基因的数量在RA诱导分化的HL-60细胞中不变,但其转录明显受抑,使rRNA合成减少,进而在细胞水平出现了恶性表达的核仁变得少而小、甚至消失的分化表型。HL-60细胞的Ag-aNOR电镜观察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3.
本文总结应用DNA-磷酸钙盐沉淀的基因转移技术,把含人c-sis cDNA的质粒pSM-1,以单独转染或与pSV_2neo共转染方法转入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经低血清或G_(418)筛选分离得到多个有PDGF表达的细胞株。其中PDGF高表达件——FB_6,细胞形态和生长行为明显改变,可在软琼脂培基上形成集落,细胞生长速率加快,能在低血清(2%)培液中长期传代,细胞的条件培液有刺激静止的NRK细胞(大鼠肾成纤维细胞)DNA合成的活力。RNA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显示FB_5细胞有??PDGF mRNA的高表达和人c-sis基因的整合,而且,在连续传代7个月后,FB_5细胞基因组中仍然有人c-sis基因存在,说明CHO细胞的不正常生长和转化是由于PDGF基因的稳定整合和高表达所引起。这一稳定转化株(FB_5)是进一步研究PDGF对细胞生长控制和转化功能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拟南芥菜(Arabidopsis thaliana)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积累和蛋白体的形成进行了超微结构和免疫电镜定位的研究。常规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表明,在开花后第10天(10 DAF),高电子密度的蛋白质物质开始在子叶细胞的液泡中沉积。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种子接近成熟(14 DAF),这时液泡中充满了蛋白质物质,转变成为大的蛋白体。利用了该种植物主要种子贮藏蛋白之一的12 s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探针,以蛋白质A-胶体金电镜技术对12 s种子蛋白进行了细胞内定位,证实了在液泡中积累的物质为种子贮藏蛋白。实验结果表明在拟南芥菜中,子叶细胞中的液泡是蛋白体的前体,肯定了蛋白体的发生起源于液泡的观点。本文还对应用胶体金电镜技术进行细胞内定位的某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5.
本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了结蛋白在东方蝾螈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成时期和分布部位。结蛋白最早出现在分期25的蝾螈胚胎中,位于长柱形的肌细胞两端。随后肌细胞中结蛋白的含量随着发育逐渐增加,呈纤维状与细胞的纵长轴平行,但仍保持着两端含量高的特点。在分期41的胚胎中观察到结蛋白与Z线结合,晚于横纹的出现。根据分布特点讨论了结蛋白在肌细胞内的分布形式与脊索的关系,并对结蛋白从纤维状转变为和Z线相结合的过程以及结蛋白、肌小节的量的积累之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MGc 80-3细胞高尔基体呈发育差、结构不典型状态,但经dBcAMP诱导后,细胞内高尔基体组数增多、分布集中、体积增大,高尔基囊数目增多、排列规则,囊的膜内颗粒增多、分布较为均匀,恢复为与其相应正常细胞相似、发育良好的典型高尔基体结构。这种变化不仅抑制了胃癌细胞的恶性分泌活动,同时对细胞表面成份的变化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认为高尔基体结构与功能向典型方向的转??变是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一种重要表现,对于癌细胞由恶性向正常方向的分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7.
48.
中国山矾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我国八种特有植物的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50.
从我国青岛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其气生菌丝体长而少分枝,在孢子柄上产生四个孢子的短链,细胞壁化学组份IH型。经鉴定为小四孢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青岛小四孢菌(Microtetraspora qingdaoeusis n.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