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3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266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635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鄱阳湖水生植被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本文列出了鄱阳湖98种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名录,叙述了水生植被的分布。鄱阳湖水生植被面积为2262平方公里,占全湖总面积的80.8%。湖中植被呈不规则环带状分布,并可划分为湿生、挺水、浮叶和沉水4个植物带,9个主要植物群丛。并研究了鄱阳湖水生植被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和湖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中国羚牛分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吴家炎 《动物学研究》1986,7(2):167-175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这种大型偶蹄类仅产于亚洲,它的个体大小可与云南野牛(Bos gaurus)及青藏高原的牦牛(Bos grunniens)相比,但体型又酷似羊类,特别是它具有隆起的吻鼻、低矮的臀部、成兽下颌的长须以及短小的尾巴,给人以似牛非牛、似羊非羊的印象。 羚牛体型粗壮,成兽体重约200—300公斤,体长在1.8—2.1米,四肢健壮有力,肩高一般在1.3—1.4米之间。肩高大于臀高。雌雄皆具角,一般雄角较粗大。角形特别,先由头顶略靠内侧向上长出,然后以90°方向向外侧弯曲,在角的1/2处又向后方弯转,  相似文献   
43.
菜蚜种群抽样理论的蒙特卡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秋白菜上蚜虫种群在其一定发展阶段的空间格局是可以用Pearson Ⅲ型分布拟合的。用蒙特卡洛试验研究这种分布的三个参数——平均数Ex,变异系数Cv和偏态系数Cs的估计误差同样本容量的关系是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该试验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步骤,并得出初步结论:以一株菜为一个样本单位计数白菜上的蚜虫头数,则在允许误差不大于5%的情况下,样本容量为50时,用矩法便可足够准确地估计Ev和Cv值了;但对于估计Cv值,则样本容量应为500左右。  相似文献   
44.
Can条属鱼类和黑龙江流域Can条属鱼类的初步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条属(Hemiculter)Can类是一种繁殖得很快、生活力很强的鱼类,在我国各种水体中都能生存。Can条虽然是一种小型鱼,但由于产量很大,在今后大力发展淡水渔业,扩大生产对象的情况下,它也可成为一种很有价值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45.
不同苗龄的尾穗苋黄化苗对10 min,15Wm~(-2)白光的反应能力不同。光诱导的苋红素合成始于播种后第 20h,至50h合成能力最大,82h以后幼苗对短时光照的反应能力趋于消失。苋红素合成的滞后期为3h,光处理后18h色素积累达到高峰。光调节苋红素合成符合红光—远红光可逆诱导反应等两个基本模式,确证光敏色素参与调控苋红素合成.  相似文献   
46.
本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探讨了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r)在加有两类不同性质营养物的人胃液中产生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简称ST)的条件。发现在26℃斜面静置培养12天后可产生ST。加入半合成物质的最佳配伍是:蔗糖1,000.0mg;蛋白胨50.0mg;KH_2PO_4 7.5mg;MgSO_4·7H_2O_2.5mg;人胃液10.0ml,称之为SPKM人胃液培养基。加入天然物质的最佳配伍是:玉米粉0.5g;豆腐粉0.25g,人胃液10.0ml,称之为CS人胃液培养基。还进一步研究了pH值和培养时间对杂色曲霉产毒菌株在SPKM和CS人胃液培养基中生长及产生ST的影响。根据临床胃酸缺乏程度分级标准,分为pH 1.0,3.0,6.5,8.0四个组。发现在两种人胃液培养基中,无论是杂色曲霉生长,还是产生ST,pH3.0到6.5是发生质变的范围。在两种人胃液培养基pH为6.5时,37℃静置培养8天有痕量ST产生,10天后就明显增加。所以杂色曲霉产生的ST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易癌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云南10个民族红细胞酸性磷酸酶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浪萍  申滨 《遗传学报》1991,18(6):481-484
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对云南省汉族及9个少数民族的红细胞酸性磷酸酶(ACP_1)的表型分布进行了调查,检出A、BA和B3种表型,计算得云南汉、彝、白、傣、瑶、佤、哈尼、布朗、基诺和拉祜族ACP_1~A、ACP_1~B的基因频率依次为0.2067、0.7933;0.2406、0.7594;0.2341、0.7659;0.3750、0.6250;0.2300、0.7700;0.2727、0.7273;0.3594、0.6406;0.3036、0.6964;0.2381、0.76119和0.4474、0.5526。未发现ACP_1~C基因及其它稀有基因。研究表明,ACP_1表型的分布存在着一定的种族与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48.
尹治成 《四川动物》1989,8(2):30-30
经历年来调查全省已报告蚊虫10属120种,分布于168个县、市,占全省县、市的87%。本文参照四川省综合自然区划(王告函等,1981),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4个区、11个亚区,即:成都平原、盆中浅丘区、盆中深丘区、盆东平行岭谷、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康定木里巴塘高山深谷区、岷山邛崃山山地、马尔康理塘切割高原、若尔盖红原沼泽区和石渠色达丘状高原。各区划内蚊虫种类分布的差别是明显的(见表)。山地(表内Ⅳ—Ⅷ)蚊虫种类最多,占全省种类的85%(102/120),其余依次为丘陵,占64%(77/120),平原占55%(66/120),高原仅占10%(12/120)。各地貌区…  相似文献   
49.
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的空间排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0.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是阳性乔木,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阴性灌木。这两种树种间作,形成针阔、乔灌两层树冠结构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可以改善茶树生态条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但间作存在胁地现象。一般认为这是上层树木的过度遮荫和根系间的竞争造成的。为了解这两种树种根系的分布状况和相互关系,并为间作茶园的合理配置和加强这种茶园的耕作管理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湿地松与茶树间作根系分布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