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血型检测和输血反应检查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临床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血型检测后进行输血,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则在常规血型检测基础上联合使用交叉配血试验,作为研究组。分别运用输血反应检查技术对患者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率进行记录。结果:研究组患者输血后出现输血反应的几率为13.04%(6/46),明显低于对比组67.39%(31/46),两组患者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血型检测和交叉配血试验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输血后的输血反应几率,改善整体治疗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2.
黄惠坤  侯正生  唐润琴  宁世江   《广西植物》1989,9(4):365-366
<正> 目前大面积营造的乌桕林产量较低,因此,为了寻找提高乌桕林的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途径,从1985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多种试验。本文就一般抚育试验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73.
几种非豆科植物根瘤内生菌侵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不同科、属、种的非豆科植物根瘤分离内生菌,对其寄主植物进行了交叉侵染,结果表明,这些Frankia菌对不同寄主的侵染没有明显的专一性,供试菌可以进行跨越科、属、种的侵染,但有的菌株对于某些植物的侵染,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相同菌株对不同植物的侵染能力,以及不同菌株对同一寄主的侵染能力是有差异的。从同一种植物根瘤中分离的不同菌株,侵染能力也有高低之分,供试菌随寄主植物的改变,侵染能力及所建立的共生系统固氮活性有所降低,侵染原寄主植物所形成的根瘤固氮活性较高的菌株,在改变寄主后所形成的根瘤固氮活性也比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寄主植物的结瘤量与根瘤固氮活性呈正相关,而侵染不同寄主后,根瘤中菌体孢子的表面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74.
75.
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组方对前交叉韧带损伤(ACL)损伤患者 ACL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 -2(BMP-2)基因表达及 ACL重建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年 1月 -2021年 9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一科住院的拟行膝关节镜下 ACL重建术治疗的 ACL损伤患者 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观察组术前2周开始口服六味地黄丸组方,且术后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组方至少 1月,对照组不予服用药物。术中采集患者损伤之前交叉韧带组织,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韧带组织的 TGF-β1和 BMP-2基因表达,并对患者进行 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 TGF-β1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 IKDC评分和 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 IKDC评分和 Lysholm评分与治疗时间之间有显著性交互效应(均P<0.01),两组IKDC评分和 Lysholm评分总体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两组术后 1周 -术后 1月,术后 1月 -术后 3月 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 1月、术后 3月 IKDC评分和 Lysholm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0)。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六味地黄丸组方可提高 ACL损伤患者腱骨界面处 ACL组织 TGF-β1基因表达,促进 ACL重建术后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6.
王晓荣  曾立雄  雷蕾  潘磊  肖文发 《生态学报》2019,39(12):4421-4431
探讨不同抚育择伐方式下森林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对科学优化森林结构和促进森林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未择伐、伐除优势马尾松、伐除非马尾松、除灌等处理方式建立固定监测样地,利用Ripley′s L函数的空间点格局方法,分析抚育择伐3年后马尾松林的群落组成、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联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择伐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物种组成以及部分树种的优势程度,降低了各样地乔木层物种多样性。2)未择伐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以随机分布为主,伐除优势马尾松样地优势树种主要呈现聚集分布,伐除非马尾松改变了香椿和盐肤木等树种的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其他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与对照样地相似;除灌进一步加剧林下更新树种的随机分布。3)未择伐样地主要树种空间关联性表现为正相关或不相关,伐除优势马尾松增加了主要树种间的负相关性,伐除非马尾松和除灌措施则增加了种间的不相关性。短期人为择伐干扰明显改变了林分空间结构和稳定性,择伐对象不同对林分结构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单纯调整某个树种或单个层次的结构来开展森林经营,不利于林分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必须要综合考虑择伐强度和择伐对象的选择,将有助于实现森林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77.
杨梅园实行精耕细作,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重、杨梅病虫害加剧等不良后果。为克服或缓解这些难题,对杨梅林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混交栽培模式和抚育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机械割草的杨梅园生物多样性较优,其维管束植物总计达78种,而以药剂除草的,总计仅11种,差异极显著;"杨梅针、阔、竹混交林+自然生草+机械割草"、"杨梅纯林+自然生草+机械割草"和"杨梅纯林+清耕(除草剂除草)"等三种栽培与抚育类型的主要病害有杨梅癌肿病等2种,主要虫害有白蚁类、袋蛾类、栗黄枯叶蛾等7种(类),均以针、阔、竹混交栽培模式受害最轻。对"杨梅+蓝莓"、"杨梅+蕨类(种植)"和杨梅自然生草等3种栽培模式以及机械割草、人工割草和药剂除草等3种抚育方式的"三大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8.
目的:应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r tomography,DSCT)测量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术后胫骨、股骨隧道位置,并对隧道位置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92例(男64例,女28例,平均年龄31.2岁)ACL单束重建患者术后膝关节进行双源CT三维重建,应用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圈画隧道中心并采用Lorenz法测量胫骨隧道中心点相对位置百分比(Tx,Ty),采用Bernard四格表法测量股骨隧道中心点相对位置百分比(Fx,Fy)。结果:Tx平均为(54.54±3.42)%,Ty平均为(39.58±6.72)%,Fx平均为(28.98±6.51)%,Fy平均为(28.04±8.70)%。男、女性及左、右膝之间Tx、Ty、Fx、Fy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能够清晰,三维显示ACL术后隧道,可以用来评估隧道位置,为改进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手术方式及个体化解剖重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时的方位角变化,为ACL损伤诊断和重建研究提供解剖学支持。方法:成人膝关节标本10具,解剖观察ACL形态,用Photoshop软件测量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ACL方位角变化。结果:0°、30°位膝关节中ACL胫骨角大于ACL股骨角,有显著性差异(P0.01);60°、90°位膝关节中的ACL胫骨角小于股骨角,有显著性差异(P0.01)。膝关节0°、30°、60°、90°ACL胫骨角由大渐小,各角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膝关节0°和30°的ACL股骨角比60°和90°时小,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0°与3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60°小于9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CL于膝关节0°和30°位时,后外侧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发挥主要作用,ACL诊断或重建主要参考胫骨角;60°、90°时ACL前内侧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发挥主要作用,ACL诊断或重建主要参考股骨角。ACL方位角可作为ACL损伤诊断和手术重建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0.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血凝交叉抑制(HI)试验比较研究了山东地区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的分子遗传变异和抗原性变化.对1999~2013年在山东地区分离并鉴定的35株H9N2病毒进行了HA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绘制了系统发育树.同源性比较显示,同一时期的毒株同源性较高,而不同年代的H9N2流行毒相差较大,如2010~2013年的H9N2流行毒之间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4.5%~100%(96.1%~100%),但与疫苗株SD-6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已降至90.0%~92.5%(91.8%~95.0%).系统发育树显示,35株H9N2病毒均属欧亚谱系,其中28株属于S2-like亚群,表明该类型毒株是山东地区最主要的流行株.重要氨基酸位点分析表明,2010年以后的H9N2流行毒,其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为PSRSSR↓GL,334位点均由原来的A变为S;与受体结合位点相关的234位点,则由Q变为L.选择不同亚群的H9N2代表毒株制备单因子血清,进行HI交叉抑制实验,结果发现,H9N2不同毒株之间均可发生一定的交叉反应,但相关指数最低已降至0.31,表明病毒已出现明显的抗原性变化.本研究证实,山东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分子和抗原水平上均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