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5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82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以肠道病毒71型及其宿主细胞为研究主体,建立了一种二维液相色谱分离和分析比较病毒感染前后细胞蛋白表达谱的方法。该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为技术平台,对细胞裂解物先后进行一维色谱聚焦分离和二维反相色谱分离。利用ProteoVue软件将二维色谱数据转换成模拟胶图,再利用DeltaVue软件对感染前后的宿主蛋白表达谱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差异蛋白。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法能够根据蛋白的等电点和疏水性建立精确的细胞蛋白表达图谱,每0.2个pH为一个收集区段,在pH8.5~3.9的范围内可见蛋白条带约1200条。该方法良好的重现性、自动化以及结果分析的简易化,使之在细胞表达谱差异显示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并且为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2.
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和BP神经网络三种方法对嗜热和常温蛋白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对训练集拟合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92%、95%和98%,对测试集进行预测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0%、72.5%和72.5%,对嗜热蛋白预测正确率最高为75%,常温蛋白最高为85%。构建了数学模型并对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解释,建立了一种基于序列的识别嗜热和常温蛋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3.
二叶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叶獐牙菜(Swertia bifolia Batal.)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5种口山酮和2种甾醇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1-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Ⅰ)、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Ⅱ)、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Ⅲ)、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Ⅳ)、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  相似文献   
994.
黄花倒水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黄花倒水莲(Polygda aureocauda Dunn.)根中分离得到七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豆甾-7,(反)22-二烯-3-醇(1)、豆甾-7,(反)22-二烯-3-酮(2)、1,8-羟基-3,7-二甲氧基Shan酮(3)、软脂酸单甘油酯(4)和3-O-[4-O-(α-L-吡喃鼠李糖-)-阿魏酰]-β-D-呋喃果糖-(2→1)-(4,6-二-O-苯甲酰)-α-D-吡喃葡萄糖苷(5)、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棕榈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6)和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7)。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5.
二维核磁共振谱在多糖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维核磁共振谱(2D NMR)是获取多糖结构信息,尤其是在多糖序列分析方面的有力工具。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多糖结构解析中常用的几种2D NMR谱以及2D NMR解析多糖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石油生物脱硫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UP-3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UP3菌株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混合物为包埋法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最佳操作条件为4℃交联,PVA和SA混合物总浓度7%,两者最佳浓度比为6,细胞浓度为0.05g/mL。当DBT加入量为2.7mmol/L时,UP-3的静息细胞最高脱硫率为13%,而固定化细胞的脱硫效率超过了60%;固定化细胞的最佳使用条件为降解5d,温度28℃~32℃。  相似文献   
997.
昆虫的雌雄二型现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孟卿  杨定 《昆虫知识》2005,42(6):721-725
对发生雌雄二型现象的昆虫类群、生态因子及进化进行了概括总结;还特别介绍了长足虻科昆虫雌雄二型的相关方面;并简要讨论了雌雄二型与性选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建立了一种测定二高γ-亚麻酸气相色谱方法,色谱条件为L=300mm长的毛细管柱,柱温230℃,FID检测器。样品的线性范围为10-30μg,精密度和重现性的RSD分别为1.45%和1.15%,回收率为98.96%,RSD为1.47%。  相似文献   
999.
传染病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对于高传染性的疾病,政府总会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本文针对防护措施下的高传染性且具有潜伏期等特性的一类传染病,结合传染病模型,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给出了这类疾病单日新收治的直接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的高维动态模型,并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参数辨识.最后以SARS为例,利用网上公布的SARS数据给出了5月22日-5月31日的预测结果并将预测结果和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生物脱硫菌根癌土壤杆菌UP-3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脱硫催化剂固定化研究对生物脱硫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筛选出的具有脱硫能力的根癌土壤杆菌UP-3为固定化研究对象,二苯并噻吩(DBT)为生物催化脱硫的模型化合物,主要考察了菌株UP-3的培养条件、固定化方法和载体、固定化操作条件和固定化细胞的使用条件。结果表明:以桑特斯培养基在30℃下培养28h的根癌土壤杆菌UP-3具有最佳活性。采用3wt%海藻酸钠水溶液为包埋载体,液菌比为20:1,在4℃下1wt%CaCl2水溶液中固定化24h,得到的固定化细胞脱硫性能最好。在30℃下,反应6d可将浓度为625mg/L的DBT降解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