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9):5801-5804
《科学》:"万能"流感疫苗研究获进展由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荷兰Crucell疫苗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三种可保护小鼠抵御2种主要的乙型流感病毒株的人类抗体。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乙型流感病毒被认为相较于甲型流感病毒不那么危险,由于它们突变形成致命流行病毒株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S2S)的融合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IL-21和HBV前S2S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cDNA3真核表达质粒,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融合表达质粒,并以脂质体2000转染293T细胞,分别应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清及细胞中IL-21和HBsA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证实重组质粒内插入片段序列正确,三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cDNA-IL-21、pcDNA-S2S和pcDNA-IL-21-S2S,并且重组质粒能在293T细胞内表达并分泌相关蛋白。结论:成功构建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的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83.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genotypes and subgenotypes among the Bai nationality in Dali, a total of 100 serum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infection were collected for the detection of HBV genotypes and subgenotypes by genotype-specific primers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LFP), respectively. Among the 100 samples, the proportions of genotype B, C and mixed genotype (B+C) were 41%, 25% and 34%, respectively. All the genotype B strains belonged to subgenotype Ba In genotype C, 84% were Subgenotype Cs and 12% were subgenotype Ce. The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B, C and B+C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P=0.182) and among the age groups of patients (P=0.812). The rates of HBeAg/HBeAg positivity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enotypes B, genotype C and mixed genotype (B+C) (P=0.077/P=0.663). In Dali, genotypes B, B+C and C existed among Bai nationality with chronic HBV-infection, and genotype B was the major genotype. Subgenotypes Ba and Cs were the predominant strains in patients with HBV genotype B/C infection.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was the higher prevalent rate of mixed genotype (B+C) in patients.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G145R rHBsAg抗原衰减对抗体亲和纯化的影响与意义。方法:采用抗野生重组HBs G6-McAb制备层析载体,对含rG145R HBsAg的2A8细胞上清做亲和层析。以SDS-PAGE、Western Blot及ELISA等对产物纯度、含量及回收率进行评价,并与同法纯化之野生HBsAg进行比较。结果:梯度洗脱层析显示G145R rHBsAg、自然表达野生HBsAg及其r-wHBsAg三者纯化产物的纯度分别为90.3%、95.2%及93.1%;回收率为43.3%、72.0%及66.4%,其亲和洗脱峰型前者较后两者略宽,主峰前部出现明显顿挫;pH线性梯度洗脱显示,G145R rHBsAg洗脱曲线主峰较前梯度洗脱进一步增宽,顿挫更为明显,并在主峰前出现一低平的蛋白峰。ELISA检测显示HBsAg活性贯穿主峰始终,SDS-PAGE与Weistern blot显示两法洗脱产物纯度(92.5%与89.3%)大致相似,分子大小与野生HBsAg相同。结论:洗脱峰加宽与顿挫作为G145RrHBsAg抗原性渐进性衰减的特征性表现,在同类生物材料实验性制备与产品考评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情况及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乙型肝病毒感染者血清132份,HBV DNA均阳性,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前C及c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前C A1896联合BCP 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PCR-RFLP方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为41.18%(14/34),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的11.22%(11/98)(P<0.01).前CA1896联合BCP T1762/A1764变异在B基因型检出率与C基因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联合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与基因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自从Rous肉瘤病毒被发现以来,许多学者们曾致力于研究肿瘤病毒病因,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虽然目前仅有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可以肯定为肿瘤的病因外,许多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与Kaposi肉瘤间的高度相关性已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87.
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了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疫苗株5′、3′NCR,利用融合PCR技术在5′、3′NCR之间引入BamHⅠ酶切位点,将5′NCR置于T7启动子控制之下,构建乙脑病毒微复制子表达载体pMR。分别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汉滩病毒核蛋门编码区基因插入到pMR中,构建两种表达外源基因的乙脑病毒微复制子表达载体:pMR—GFP和pMR-84FliS。绎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检测,证实外源基因能够在辅助病毒SA14—14—2感染的BHK-21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88.
参照GenBank中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SA14-14株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从SA14-14扩增E基因全长,然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转化宿主菌DH5a,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32a( )中,转化入BL21(DE3),经IPTG诱导可表达分子量约73ka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试验呈阳性,表明E基因得到表达。以纯化的表达产物为核心抗原,猪抗JEV血清为一抗,HRP标记羊抗猪IgG抗体为二抗建立间接ELISA方法,并初步检测了一些血清样品,结果提示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前列腺素E1(PGE1)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GE1、PHGF,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PT.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显效率、死亡率、SB和PTA值分别为43.3%、36.7%、(120士102)μmol/L和(70±23)%,对照组分别为13.3%、63.3%、(202±87)μmol/L和(40±18%).2组间显效率、死亡率、SB及PTA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 PGE1联合PHGF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位整合(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过程中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6,12,18,24月龄的SPF级转基因小鼠,取肝脏及肝脏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①阳性肝细胞核内可见棕黄色反应颗粒;②2,6月龄转基因小鼠肝脏有少量散在分布的肝细胞呈PCNA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3%;12月龄转基因小鼠肝脏PCNA阳性表达主要出现在非典型增生的肝细胞,阳性率23.65%;18月龄转基因小鼠发生的肝细胞癌PCNA阳性率61.68%;24月龄的转基因小鼠发生的肝细胞癌PCNA阳性率63.56%。12月龄转基因小鼠PCNA阳性率高于2,6月龄转基因小鼠(p<0.01),18月龄和24月龄的转基因小鼠PCNA阳性率高于12月龄转基因小鼠(p<0.05)。[结论]①PCNA能准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位整合转基因小鼠肝细胞的增殖能力,PCNA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非典型增生的肝细胞有较高的PCNA阳性表达,是一群具有肿瘤增殖潜能的癌前细胞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