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41.
目的:研究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旱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B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服药持续时间为四周.结果:两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NF-α及IL-10浓度比较亦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比较,CD3+、CD4+、CD8+升高,CD4+/CD8+比值变小,TNF-α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和上调抗炎因子水平从而改变炎症因子网络平衡,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42.
目的 :比较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 :4 0只Wistar大鼠 (雄性 ,16 0~ 180g)平均分成四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组、阿托伐他汀组 ,连续给药 2 8d。结果 :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比 ,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参数值下降明显 ,血脂康组依次下降 10 %、17%、13% ;阿托伐他汀组依次下降11%、33%、16 % ,经t检验 ,降低差异均显著 (P <0 0 5 )。结论 :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均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阿托伐他汀降TG作用优于血脂康  相似文献   
243.
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它是胆固醇代谢的最重要的酶之一。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降脂药,它不但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还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4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神经功能缺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实验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随访4周并统计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血清IL-6、IL-8和TNF-α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双抗血小板疗法具备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且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2DM合并CHD患者上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原饮食、运动疗法及降压、降糖治疗方案不变的条件下,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降脂通脉胶囊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CE)-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 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C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T2DM合并CHD患者的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但不会进一步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24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10万IU静点,每8 h 1次;试验组患者予以乌司他丁30万IU静点,每8 h 1次。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症状、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血淀粉酶、肝脏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MY、ALT以及Cr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缩短(P0.05);试验组TNF-α、IL-1、IL-6、IL-8水平较低(P0.05);试验组AMY、ALT以及Cr水平较低(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安全有效,较正常剂量相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降低TNF-α、IL-1、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4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o-BNP、LVEDD、E/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炎症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B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炎性因子以及T细胞亚群。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6.10%(39/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55%(27/58)(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SAP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49.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杀手。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中意义重大,其对血脂的的确切调节作用已经被大家所认可,并被公认为是此类药物临床获益的首要机制。然而,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与基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了对血脂的调节作用,他汀类药物还有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心肌重塑、抑制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肾功能等其他作用,这些独立于降脂作用的其他作用统称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发现进一步增加了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几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在他汀类药物多效性中的获益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