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71.
石峡口遗址第1地点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乡石峡口村,遗址埋藏在清水河右岸一级阶地中。遗址地层分为7层,其中第5、6层中包含丰富的文化遗物,分别命名为第1、2文化层。2015年对该遗址的试掘共发现用火遗迹2处、石制品406件、动物化石201件、古人类牙齿化石1件、串珠装饰品2件以及烧骨、大量的石质碎屑和碎骨等。遗址两个文化层的文化特征基本一致,是一处包含较多细石叶技术产品的遗址。石制品总体以微型、小型居多;原料主要为石英、燧石;细石核类型丰富,除楔形、柱形、锥形外,古人类还直接选用形态不规则的块状毛坯剥离细石叶,显示了熟练的细石叶工艺;普通石片的生产方法主要为硬锤锤击法,偶见砸击法;石器类型包括边刮器、端刮器和两面尖状器等。动物化石比较破碎,经初步鉴定有普氏羚羊、马科、鸵鸟等种类。遗址的年代为17.2~18.5ka cal BP,处于末次盛冰期(LGM),文化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  相似文献   
372.
大叶桃花心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的化学成分,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5-dihydroxyxanthone(1)、1,6-dihydroxy-5-methoxyxanthone(2)、euxanthone(3)、1,2-dimethoxyxanthone(4)、(+)儿茶素(5)、(+)sesamin(6)、bis-(2-ethylhexyl)phthalate(7)、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8)、(20S)-3β-acetoxy-24-methylenedam-maran-20-ol(9)、cycloeucalenol(10)、β-谷甾醇(11)、7-deacetoxy-7-oxogedunin(12)和7-deacetoxy-7α-hydroxygedunin(13),其中化合物1~4、6~10和13为首次从桃花心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4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73.
北京昌平青白口系痕迹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昌平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和景儿峪组发育有丰富的痕迹化石,其中长龙山组产有Helminthopsis sp.,Cochlichnus sp.,代表潮下低能环境;景儿峪组产有Skolithos sp.和Monocraterion sp.,代表高能潮间环境。  相似文献   
374.
原卵黄目(Prolecithophora)柱口科(Cylindrostomidae)肠口涡虫属(Enterostomula)为海栖涡虫,全球记录3种,在中国未见报道。作者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海边(22°31'N,113°56'E)采集到一种海栖涡虫。本文对该种涡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鉴定为柱口科肠口涡虫属格氏肠口涡虫(E.graffi de Beauchamp,1913),为中国新纪录科新纪录属一新纪录种。该种涡虫多数个体背部具2条黑色横纹,部分个体背部花纹有明显变化。眼点2对。雌雄同体,精巢、卵巢各1个。受精囊位于卵巢与子宫之间;子宫位于体末端,后接一微小的外阴道。本文发现:①该涡虫的尾部腹面具有一个交配囊及一根雌性生殖管,交配囊是一个由肌肉层组成的袋状囊,同时与子宫、雌性生殖管相连;②雌性生殖管外围有明显的生殖腺包裹;③雌性生殖管孔、阴茎孔与口孔一起通往体外;④此种涡虫喜分泌黏液将微小杂质粘结呈半球状窝,虫体隐藏于窝内。  相似文献   
375.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3):185-185
巴西巴拉纳州天主教大学科学家德保拉研制出一种“人造肛门(结肠造口)开合器”,有望帮助安装了人造肛门的患者减轻痛苦。目前,德保拉的发明已经入围法国欧特仁集团设立的科技创新奖评审的最后一轮,德保拉有机会赢得100万欧元奖金。评奖最后结果将于10月1日揭晓。德保拉希望自己能够获奖,利用奖金改进仪器并将其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376.
文中通过对三叶虫身体尾部构造及其功能与其它节肢动物如昆虫类、肢口类等动物的腹部和尾部等比较后,提出将具有内脏器官和体节的"尾部"修订为腹部,在其后由背壳愈合而成的单一硬板,其内部不具内脏器官者,划为三叶虫的真正尾部。因而三叶虫身体可分成头部(cephalic region)、胸部(thoracic region)、腹部(abdominal region)和尾部(pygidium region)四部分,它不仅与有关节肢动物命名一致,也符合一般动物身体器官分化规律。  相似文献   
377.
基于国际最新、最权威的Rhizocorallium的系统分类方案,系统搜集中国学者发表的Rhizocorallium论文,结合野外新发现的Rhizocorallium,将中国华南地区的Rhizocorallium修订为2个种(Rhizocorallium jenense,Rhizocorallium commune)和2个亚种(Rhizocorallium commune uliarensis,Rhizocorallium commune problematica)。赞同Knaust(2013)将垂直且具有蹼状构造的U形潜穴Diplocraterion连同Rhizocorallium一起归到Rhizocorallidae遗迹科。  相似文献   
378.
面状前吻吸虫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升发 《动物学报》1994,40(3):231-240
本文报告面状前吻吸虫的全程生活史。首次发现其第一中间宿主-寻氏肌蛤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确认其胞蚴只有一代,尾蚴和囊蚴都有不同程度的现象,同时还指出后蚴的发育与水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79.
寄生于鸟类和哺乳类的短咽科(Brachylaimidae)中的短咽属(Brachylaima)吸虫经记述有60余种,但有关生活史的报道不上10种。本文报道在福州二种陆地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和Cathaica ravida sieboldtiana,体内所见的一种短咽类吸虫的幼虫期包括胞蚴,尾蚴和后期尾蚴的观察。因此成熟的后期尾蚴人工感染八哥(Acridotheres c.cristatellus)雏鸟获得中口短咽吸虫(Brachylaima mesostoma)的成虫。本吸虫的天然终宿主在福州有八哥和黑鸫(Turdus merulamandarinus)。  相似文献   
3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