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8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220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422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本文对扁头中国短头鲵(新属新种) (Sinobrachyops placenticephalus gen. et sp. nov.) 的形态特征和分类位置进行简述.标本得自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自贡大山铺,产出时代为中侏罗世.中国短头鲵是目前迷齿类中在地史上最年轻的一个属.它的发现使迷齿类在地球上生存时代的上限推移到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42.
1980—1981年先后自北京、昆明、福州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上分离到一种真菌,在PDA上的培养性状与蘑菇轮枝菌(Vertieillium psalliotae Tresch.)和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 Gams var sincase J.D.Chen]近 似。镜检可见其兼具上述两种菌的形态。经反复多次纯化,并挑取单孢子培养,肯定了这种真菌是纯菌。在培养基上已保存4年,形态稳定。它具典型蘑菇轮枝菌形态,而其丝枝霉型瓶梗的形成和瘪缩时间、长度、原瓶梗数量、末端瓶梗数及排列密度等,都与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有一定差异,与丝枝霉属其它种亦不同,故定为两型丝枝霉新种(Aphanocladium dimorphum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井对文甲所提的五种真菌及其与Engyodontium属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1985年,我在参加由安徽省芜湖市科委、卫生局和九华山管理处联合组织的九华山植物资源调查中,采到一种兰科毛兰属植物,经鉴定系葡萄毛兰Eria reptans(Fr. et Sav.)Makino。本种只记载分布于日本和我国台湾岛,而在中国大陆是地理分布新记录。同时,毛兰属也是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的属。  相似文献   
44.
中国羚牛分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吴家炎 《动物学研究》1986,7(2):167-175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这种大型偶蹄类仅产于亚洲,它的个体大小可与云南野牛(Bos gaurus)及青藏高原的牦牛(Bos grunniens)相比,但体型又酷似羊类,特别是它具有隆起的吻鼻、低矮的臀部、成兽下颌的长须以及短小的尾巴,给人以似牛非牛、似羊非羊的印象。 羚牛体型粗壮,成兽体重约200—300公斤,体长在1.8—2.1米,四肢健壮有力,肩高一般在1.3—1.4米之间。肩高大于臀高。雌雄皆具角,一般雄角较粗大。角形特别,先由头顶略靠内侧向上长出,然后以90°方向向外侧弯曲,在角的1/2处又向后方弯转,  相似文献   
45.
中国和日本产竹叶子(亚种)(鸭跖草科)核型的一致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6.
中国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七个新组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作者按照Steyaert(1949)和Sutton(1980)的分类观点,对1987—1988年从我国广西、江西、浙江等地采集的Pestalotiopsis属真菌进行了研究,确认了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7个新组合种,即Pestalotiopsis carveri(Guba)comb nov.,Pestalotiopsis elasticae(Koord.)comb.nov.,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comb.nov.,Pestalotiopsis oleandri(Guba)comb.nov.,Pestalotiopsis sinensis(shen)comb.nov.,Pestalotiopsis sydowiana(Bres.)comb.nov.和Pestalotiopsis zahlbruckneriana(Bres.)comb.nov.  相似文献   
47.
中国产的Clavicorona pyxidata与北美的种样本间配对实验结果显示该种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内的种群之间完全性亲和或具有相同的交配型等位基因,表明中国产与北美产的该形态学种同属于一个生物种。日本产的标本与C. pyxidata在子实体外部形态及孢子尺度上有差异,虽然在日本被鉴定为该种。日本产的菌株与C. pyxidata菌株间配对实验证明二者之间完全不亲和,即属于不同的生物种。生殖隔离拌随着形态学变异。  相似文献   
48.
整合了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dhfr基因的CHO-dhfr~-细胞,其染色体的畸变率和畸变类型都比亲代CHO-dhfr~-细胞高。但转化前后两系细胞的重要特性都未发生变异,即两者的染色体总数无差别,都是20条。两系细胞株接种裸鼠,均未发现有致瘤性。  相似文献   
49.
李思忠  王惠民 《动物学报》1989,35(2):213-221
本文研究了中国鲽形目8科、27属和约40种的脑颅骨;指出其脑颅骨的最显著特征是前部左右不对称,并首次发现鳒科无基蝶骨(与Berg,1940,1955及Nelson,1984的记载不同),副蝶骨延及基枕骨腹侧后端或附近(与Amaoka,1969及Ochiai,1963的记载也不同)和冠鲽科无眶间突且左右前额骨互连。还依它们脑颅骨的异同,探讨了其演化程度,并拟有中国鲽形目各亚目及科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50.
中国志留纪鱼类微体化石的首次报道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王念忠  董致中 《古生物学报》1989,28(2):192-206,001,T002
一、前言滇东曲靖晚志留世地层发育良好,层序清楚,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化石以及牙形刺丰富,是研究我国志留系生物地层的一个重要地区。这套地层自下而上被命名为关底组、妙高组和玉龙寺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其海相地层为典型的壳相沉积,为一种近岸、浅水、富氧的沉积环境(丁文江、王日伦,1937;方润生、江能人等,1985)。本文记述的无颌类和鱼类化石就产自海相地层,它们与牙形刺和其他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