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5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28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686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观察到以前描述的中国兔猴不同种的特征在禄丰的全部中国兔猴标本中交叉地存在、并通过连续的中间表现型而衔接,本文建议石灰坝中国兔猴是厚齿中国兔候的同种异名,因而前一名称应予取消。以犬齿和下第四前臼齿为材料研究了中国兔猴的两性差别。本文使用双变量分布确定两性重叠分布的测量性状的性别差异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白腹锦鸡,红腹锦鸡,中国雉鸡SC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铺展—硝酸银染色技术制备三种鸡的SC标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三种鸡的SC组非常相似,即2n=82,ZZ/ZW型性别决定,雄性为ZZ。除1号SC和Z-SC为中着丝粒外,其余均为端着丝粒。Z-SC的相对长度有明显的细胞间差异;平均相对长度度介于第3和第4号SC之间。三者SC组型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应SC长度上的不同。并对其亲缘关系及在鸟类进化中的可能地位进行了讨论。此外,在微铺展法制备的锦鸡精母细胞SC标本中还发现了巨大中心粒,这在高等动物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3.
中国地下害虫研究概述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魏鸿钧  黄文琴 《昆虫知识》1992,29(3):168-170
<正> 多年来全国很多单位,大力协同,开展研究,使我国地下害虫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后。 一、分类研究和种类调查 随着昆虫分类研究工作的开展,为种类鉴定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并经有计划地开展种类地理分布调查,对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据初步  相似文献   
34.
中国的脊棱齿象属(Stegolophodon)化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剑齿象属 Stegodon 起源于脊棱齿象属 Stegolophodon,两者都是亚洲大陆晚新生代的特有动物,本文讨论两属中一些种的性质和分类位置问题,并记述了药铺脊棱齿象 Stegolophodon officinalis 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35.
文和群   《广西植物》1992,(2):124-124
<正> 广西植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1991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柳州市科学会堂召开。到会正式代表56人,列席代表2人。大会总结了1987年底至1991年第五届理事会任期间的工作;讨论了学会今后的方向和任务;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或摘要38篇。 李树刚理事长作的工作报告主要有如下方面:①组织工作:成立了柳州、南宁、玉林三个地市植物学会;发展会员235人;基本完成社团登记。②学术活动:参与接待国外学者12人次并作学术报告2次;  相似文献   
36.
枝跗瘿蜂科(Ibahidae)是个小科,所有种类均寄生蛀干害虫树蜂科(Siricidae)的幼虫。我国大陆的本科种类由杨忠岐1991年首次作了报道。现记述采自祁连山林区的另1新种。该种寄生于为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的黄肩长尾树蜂(Xeris spec-trum spectrum)等树蜂的幼虫。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林学院天敌昆虫研究室。至此,我国大陆共有本科种类3种,加上台湾的1个种,我国共有4种:  相似文献   
37.
绿褶托菇在我国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我国蘑菇科Agaricaceae的一个新记录种——绿褶托菇Clarkeinda trachodes (Berk.)Singer,该种所隶属的绿褶托菇属Clarkeinda O. Kuntze现知是个分布于热带亚洲的单型属。  相似文献   
38.
小竹鼠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生活于山坡稀树灌丛、阔叶林、橡胶园及居民点附近。在盈江县分布于海拔300-950米地带。取食、休息、繁殖主要在洞道内。洞系由洞口、取食道、趋避道、窝及“厕所”组成。食物主要有棕叶芦、芦竹及三叶橡胶等18种,尤喜食橡胶树主根,因而对橡胶树危害很大。13号标本中雌7雄6。在盈江每胎2-3只,以2只为多。成年小竹鼠过独居生活,雌雄各有自己的洞系。  相似文献   
39.
中国繁缕属的一些分类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36种中国产繁缕属(Stellaria)植物,根据模式材料或仅根据原描述,将已合格发表的1组、1系、12种、4变种和1变型首次归并到有关各类,依次列举入异名录中,其中有1移属。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同时对于选择性状、设想进化过程和分布记录均有讨论。  相似文献   
40.
国产五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国产5种菊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D. indicum 2n=2x=18=16m 2st,2n=4x=36=28m 6sm 2st;D. lavandulifolium 2n=2x=18=14m 4sm,2n=4x=36=28m 6sm 2st;D. lavandulifolium var.seticuspe 2n=2x=18=12m 6sm;D. chanetii 2n=4x=36=20m 14sm 2st,2n=6x=54=38m 14sm 2st;D. potentilloides2n=2x=18=14m 2sm 2st;D. vestitum 2n=6x=54=38m 16sm.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类群中出现的多倍体多为异源多倍体;根据对核型资料、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特点的综合分析,作者认为多倍化是菊属野生种进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