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0篇
  免费   1054篇
  国内免费   7261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629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541篇
  2017年   537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913篇
  2012年   1288篇
  2011年   1209篇
  2010年   1107篇
  2009年   1151篇
  2008年   1379篇
  2007年   1084篇
  2006年   983篇
  2005年   1030篇
  2004年   970篇
  2003年   868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673篇
  2000年   591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387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147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枝跗瘿蜂科(Ibahidae)是个小科,所有种类均寄生蛀干害虫树蜂科(Siricidae)的幼虫。我国大陆的本科种类由杨忠岐1991年首次作了报道。现记述采自祁连山林区的另1新种。该种寄生于为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的黄肩长尾树蜂(Xeris spec-trum spectrum)等树蜂的幼虫。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林学院天敌昆虫研究室。至此,我国大陆共有本科种类3种,加上台湾的1个种,我国共有4种:  相似文献   
72.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营养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的体外神经营养作用。结果表明,haFGF在体外能明显促进鸡胚(E-8)脊髓组织神经突起的生长,并能明显改变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使扁平、多角形紧密联接的细胞转化为具有纤维样突起的胶质细胞,同时对胶质细胞DNA合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验还证明,haFGF可增加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且大大增加神经元胞体体积及突起长度。  相似文献   
73.
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胚肺二倍体细胞(EIAV-DELDC)为实验体系,以细胞中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及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为观察指标,检测了叠氮胸苷(AZT)、三氮唑核苷(Ribavirin,病毒唑)、磷羧基甲酸钠(PFA)和苏拉明等4种已知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药物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FA、AZTTP(三磷酸AZT)和苏拉明均能抑制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AZT虽无此作用,但能抑制细胞内逆转录酶活性。用~3H-TMP掺入法比较了PFA、AZTTP、苏拉明对体外无细胞系EIAV逆转录酶粗提物和HIV-1基因工程产物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明,两种逆转录酶对苏拉明的敏感性相近,而HIV-1逆转录酶对PFA和AZTTP的敏感性较EIAV者高约100倍。又以无细胞系中逆转录酶活性测定法,检测了12种中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其中小柴胡汤对EIAV和HIV-1逆转录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IC_(50)为717μg/ml和700μg/ml(生药浓度)。小柴胡汤对两种病毒感染细胞中抗原的表达和HIV引起细胞病变都有抑制作用,对HIV-1的抑制比EIAV强。这些结果表明,EIAV-DELDC体系可考虑作为抗HIV-1药物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74.
森林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林型下土壤(A+6层和A_1层)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在森林土壤氮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土壤具有不同的固氮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速率,即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已经证明,固氮作用主要存在于森林土壤的A_1层,反硝化作用主要存在于A_0层。森林土壤存在2种硝化作用过程,即由自养微生物所引起的自养硝化作用过程和异养微生物所引起的异养硝化作用过程。它的存在与林型有关,某些森林土壤中这2种硝化作用过程都存在,如针阔混交林下的A_0层和A_1层。有些林型下土壤,则以异养硝化作用过程为主,如针叶林的A_0层。  相似文献   
75.
绿褶托菇在我国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我国蘑菇科Agaricaceae的一个新记录种——绿褶托菇Clarkeinda trachodes (Berk.)Singer,该种所隶属的绿褶托菇属Clarkeinda O. Kuntze现知是个分布于热带亚洲的单型属。  相似文献   
76.
中国紫堇属大叶紫堇组的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叙述大叶紫堇组在紫堇属(Corydalis)中的系统位置以及其分布区的原始性,同时记载了隶属于5个系的23种9变种和1变型,其中有4个新系,7个新种和7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77.
小竹鼠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生活于山坡稀树灌丛、阔叶林、橡胶园及居民点附近。在盈江县分布于海拔300-950米地带。取食、休息、繁殖主要在洞道内。洞系由洞口、取食道、趋避道、窝及“厕所”组成。食物主要有棕叶芦、芦竹及三叶橡胶等18种,尤喜食橡胶树主根,因而对橡胶树危害很大。13号标本中雌7雄6。在盈江每胎2-3只,以2只为多。成年小竹鼠过独居生活,雌雄各有自己的洞系。  相似文献   
78.
中国繁缕属的一些分类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36种中国产繁缕属(Stellaria)植物,根据模式材料或仅根据原描述,将已合格发表的1组、1系、12种、4变种和1变型首次归并到有关各类,依次列举入异名录中,其中有1移属。讨论了各种错误鉴定,同时对于选择性状、设想进化过程和分布记录均有讨论。  相似文献   
79.
国产五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国产5种菊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D. indicum 2n=2x=18=16m 2st,2n=4x=36=28m 6sm 2st;D. lavandulifolium 2n=2x=18=14m 4sm,2n=4x=36=28m 6sm 2st;D. lavandulifolium var.seticuspe 2n=2x=18=12m 6sm;D. chanetii 2n=4x=36=20m 14sm 2st,2n=6x=54=38m 14sm 2st;D. potentilloides2n=2x=18=14m 2sm 2st;D. vestitum 2n=6x=54=38m 16sm.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类群中出现的多倍体多为异源多倍体;根据对核型资料、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特点的综合分析,作者认为多倍化是菊属野生种进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0.
水生丝孢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