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专利药在专利保护期内维持原有药价,专利到期后由非专利药取代。 制药行业提出了基于此种考虑的药价制度改革方案。 日本中央社会保险医疗协议会将如何裁定呢?本文对今后的讨论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42.
随着生物超微弱发光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该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发现生物超微弱发光在现代医学中不仅能够协助疾病诊断、评估人体皮肤状态,还能应用于针灸、中药药性、中医证型的医疗当中。此外,本文还引入了除光子强度外的其他参数[Q值、压缩状态参数(SSI)和Fano因子],并对情绪、运动、死亡过程的生物超微弱发光变化也进行了总结。生物超微弱发光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实用性强。本文对其进行综述,以期对人体超微弱发光有更详细的了解,展示生物超微弱发光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研究中医外科"托法"辅助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颅脑手术的26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发生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托法"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疗效、抗感染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和中性粒细胞,以及血清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PCT)。结果:260例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有21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8.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外引流以及脑脊液漏是影响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经中医外科"托法"辅助抗感染治疗后,2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和中性粒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血清IL-8、hs-CRP和 PC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抗感染治疗时间和总费用分别为90.48%、(11.43±1.57)天和(7571.68±2541.29)元。结论:手术时间、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外引流以及脑脊液漏是影响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中医外科"托法"可用于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44.
足癣是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中医称之为"脚湿气"。近年来中医治疗足癣疗效明显,取得一定进展。该文就有关中医外治方法及其疗效评价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5.
王健 《蛇志》2009,21(2):110-111
目的观察自拟益眠聪慧汤治疗青少年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0例青少年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益眠聪慧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结果治愈168例,占36.52%;显效152例,占33.04%;有效112例,占24.35%,无效28例,占6.09%;总有效率93.91%。结论中药益眠聪慧汤治疗青少年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6.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客观依据.临床上脾虚证患者常因不同的兼夹症可反映在舌象上.周福生教授非常重视脾虚证患者的舌象表现,并以此作为辨别兼症的依据之一,指导临证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47.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与肾为中医藏象体系中重要的两脏。脾肾同病可见于临床各科病症而颇受重视,脾肾相关理论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8.
中医学诊法知识 中医诊断疾病所用的“四诊”方法,即是通过“观象”的方法认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辨别证候,施以治疗。  相似文献   
49.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效果显著,但其治疗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胃溃疡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及模型评价体系,对促进中医药在此领域的发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了胃溃疡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制作与评价方法,对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肝郁脾虚证等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进行总结,发现目前的胃溃疡动物模型存在中医辨证分型不够统一、造模思路与证型局限、造模方法标准不一、模型病证结合不紧密、模型评价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模型改进意见,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