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4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324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链霉菌A048产几丁质酶最佳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链霉菌A048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末期,离心洗涤收集菌丝体,然后接种入发酵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二步发酵工艺牛产几丁质酶,几丁质酶活力比一步发酵工艺提高1.1倍,发酵周期共54h,比一步发酵工艺缩短66h;把菌丝体与几丁质粉共固定化,接入发酵产酶培养基中培养36h,几丁质酶活力比一步发酵工艺提高1.8倍,发酵周期缩短54h;在二步发酵工岂中另添加0.4%纤维素,几丁质酶活力可提高4倍,比一步发酵工艺提高10倍,酶活力达18.52U/mL。采用几丁质和纤维索双因子诱导二步发酵工艺可能是链霉菌A048生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92.
长双歧杆菌TTF菌株增强机体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长双岐杆菌TTF活菌、菌体破碎物和发酵上清液3种处理物灌胃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试验发现,长双歧杆菌TTF的3种受试物对环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IDMM)3项免疫指标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且在本试验选取的3个剂量范围内基本呈量效关系。B.longum TTF的3种受试物对IDMM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普遍大于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水平低于其对IDMM各项免疫指标的影响,且无论活菌、菌体破碎物、发酵上清液均不会改变小鼠自身正常的免疫功能。急性毒性试验表明,B.longum,TTF3种处理物对健康小鼠无急性毒性。就3种处理物来讲,发酵上清液组的效果高于菌体破碎物和活菌。  相似文献   
993.
细菌群体感应淬灭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参与许多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其中包括动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因子的生成以及人类某些病原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etone,AHL)是调控群体感应系统的关键信号分子。近年的研究表明,不同生物体包括细菌和真核生物中都存在类别不同的能够降解AHL的群体感应淬灭酶(Quorum—quenching enzyme)。在AHL依赖型致病菌和转基因植物中表达AHL降解酶能有效地抑制QS信号分子的积累,从而阻断了病原细菌的发病机制,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这些新颖的群体感应淬灭酶的发现,不仅为防治细菌侵染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也对研究它们在宿主中的功能和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994.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参与许多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其中包括动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因子的生成以及人类某些病原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是调控群体感应系统的关键信号分子。近年的研究表明,不同生物体包括细菌和真核生物中都存在类别不同的能够降解AHL的群体感应淬灭酶(Quorum-quenching enzyme)。在AHL依赖型致病菌和转基因植物中表达AHL降解酶能有效地抑制QS信号分子的积累,从而阻断了病原细菌的发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几个因素对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T-33菌株发酵产生厚垣孢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主要影响因子的较好组合。实验表明,适合T-33产生厚垣孢子的最佳单因素条件分别是:燕麦粉培养液,30℃,pH4·0,120r/min,24h振荡培养,采用250mL三角瓶培养时,装入培养液的最适量为80mL/瓶;正交试验表明,影响产孢的主要因子温度、pH和振荡速度的最佳组合为30℃、pH4·0、140r/min。在这样的条件下,可获得的厚垣孢子量为3·  相似文献   
996.
心绞痛的痛觉产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绞痛是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信号。损伤的心肌细胞释放致痛物质腺苷、H 、K ,并激活激肽系统产生缓激肽,刺激感觉神经末稍产生神经冲动,经交感、迷走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沿内脏感觉传导通路到达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如果缺血程度较轻或疼痛传导通路异常,病人可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97.
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饮片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的方法;并且优选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IL-MAE)黄芩饮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优选的色谱分离条件为:Aglient TC-C18(250×4.6 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4%磷酸水(A)和甲醇(B),梯度洗脱程序为0-10min,40%-50%B;10-20 min,50%B;20-30 min,50%-60%B;30-40 min,60%-80%B;50 min,80%B,检测波长280 nm。优选的最佳的黄芩饮片IL-MAE条件为:以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为溶剂,固-液比为1∶100,提取时间为3 min,微波功率为264 W;将该工艺所得四种成分的含量与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所收载的"回流提取法"所得含量进行对比,IL-MAE显著地提高了黄芩饮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且缩短了提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饮片的质量控制;所优选的黄芩饮片的IL-MAE简单,高效,快速,无污染。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外源信号物质氟草敏(norflurazon)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MBQ)分别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研究它们在此过程中对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时,经norflurazon处理0~168h后,种子中ABA水平呈现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GA3、IAA、ZR水平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诱导肉苁蓉种子萌发体吸器形成时,经2,6-DMBQ处理0~72h后,肉苁蓉种子萌发体ABA水平变化不显著,GA3、IAA、ZR水平均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趋势。表明在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中外源信号物质nor-flurazon和2,6-DMBQ能影响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9.
王升  李胜 《昆虫知识》2012,49(3):573-577
蜕皮激素是对节肢动物体内类固醇激素的统称,昆虫的蜕皮激素主要由内分泌器官前胸腺合成,具有诱发幼虫周期性蜕皮以及最终变态蜕皮的生理功能。近期的研究工作阐明了前胸腺中原先被称为"黑箱"的一系列酶促反应步骤,此外促前胸腺激素受体的成功鉴定使人们对PTTH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前胸腺蜕皮激素合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00.
棉铃虫性信息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对昆虫性信息物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自蚕蛾醇的结构被鉴定开始,鳞翅目昆虫的性信息物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由于危害严重倍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棉铃虫性信息物质的提取、鉴定、产生和识别机制,及各组分功能作用等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