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不同放牧制度下呼伦湖流域草原植被冠层截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层截留是降雨过程中的水量分配和流域水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浸泡法和降雨模拟实验研究呼伦湖流域草原3种放牧制度下(休牧、轮牧、自由放牧(超载放牧))植被冠层截留量的变化规律,并利用遥感解译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确定3种放牧制度下草原面积,估算呼伦湖流域草原降雨截留量。研究表明:在休牧、轮牧、自由放牧3种制度下,水浸泡法测定的截留量分别是0.468、0.320、0.271 mm。降雨模拟实验法测得的结果分别是0.957、0.613、0.431 mm。休牧、轮牧、自由放牧草场叶面积指数、盖度、容重、生物量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且单株植被高度、鲜重对截留量影响显著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呼伦湖流域草原一次降雨量为大于等于30 mm全流域降雨,其植被截留量为6.462×106m3。  相似文献   
42.
滇龙胆不同部位裂环烯醚萜类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临沧云县滇龙胆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在滇龙胆根、茎、叶、花中均有分布;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在根部含量较高,分别为(35.88±5.89)mg/g和(1.35±0.33)mg/g;当药苷在花部含量最高,为(0.97±0.24)mg/g.(2)不同部位有效成分间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3)相同海拔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下滇龙胆根部龙胆苦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茎部、叶部獐牙菜苦苷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3.
不同产地玉竹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芦丁为参照,利用DPPH比色法和总还原能力测定法,对不同产地玉竹药材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玉竹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但各样品间存在一定差异,在浓度为0.5 g·L-1时,山东泰安、安徽六安产玉竹黄酮DPPH清除作用达到最强,与芦丁相比无显著差异;(2)不同...  相似文献   
44.
Wang DY  Shu YL 《病毒学报》2011,27(3):304-307
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1],随后H1N1亚型流感继续在人群中流行,并且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又引起了数次暴发[2-3]。1957年,H1N1流  相似文献   
4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三白草不同部位及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共分离鉴定出88个化合物,从三白草地上部分鉴定出36个,根茎中鉴定出31个,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73.38%和95.53%,其中仅13个共有成分;从鱼腥草中鉴定出5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59%。三白草地上部分与根茎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有明显差异,且均不含有甲基正壬酮。  相似文献   
46.
不同生境中猴腿蹄盖蕨种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腿蹄盖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Dol.)Ch ing〕是一种食药兼用型植物,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吉林省东南部山区临江市境内,调查分析了其分布的5个典型群落,并测量株高、冠幅、密度和含水率。结果表明:猴腿蹄盖蕨的生态适宜性较广,不同群落条件下株高、冠幅、密度差异较大,水分和光照强度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主要生态因子,适当的强光照和高湿度条件有利于猴腿蹄盖蕨的有性繁殖和生长发育,针阔混交林林缘和白桦次生林林窗群落条件最适宜猴腿蹄盖蕨种群的发展。环境条件的差异对含水率的影响较小。通过探讨适合种群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为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淮南八公山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土壤动物类群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4月对淮南市八公山区4种生境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获得各类土壤动物1965只,隶属4门12纲27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和近孔寡毛目,常见类群为等足目、鞘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柄眼目、鳞翅目幼虫、蜘蛛目和山蛩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有一定影响,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动物个体及群落类群数存在差异。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与优势度呈负相关。4种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之间都达到了中等相似水平。从土壤动物群落数量的垂直分布来看,0 cm~5 cm土壤层数量最大,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48.
西洋参不同部位皂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为材料,分别取主根、须根、芦头、参皮、参芯、茎、叶、花序、果实和芽孢等不同部位为材料,以高效液相法检测其皂苷类成分。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各部位的皂苷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将西洋参的不同部位按照成分组成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49.
拔节期与抽穗期玉米抗纹枯病相关QTL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自交系R15(抗)×478(感)的F_2分离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146个SSR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1666 cM,平均图距11.4 cM。通过麦粒嵌入法对229个F_(2:4)家系进行人工接种纹枯病菌,于玉米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两个时期的抗病QTL及遗传效应。结果共检测到17个抗性QTL,其中以拔节期病情指数为指标共检测到9个QTL,分别位于第1、2、3、4、5、6、和10染色体上,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72%-9.26%;以抽穗期的病情指数为指标共在7条染色体上检测到10个抗玉米纹枯病的QTL,分布于第2、3、4、5、6、8和9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27%-9.27%。两个时期共检测出2个共同QTL,它们分别位于第2染色体的bnlgl662-bnlg1940区间和第6染色体的umc1006-umc1723区间。定位结果表明两个时期检测出的抗性QTL的差异表达与玉米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的时空表达有密切关系,从而反映在纹枯病的抗性位点差异性上.这为玉米抗病选育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50.
以‘08S555’和‘陕秋白’大白菜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配比和AgNO3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陕秋白’的再生率高于‘08S555’,但出芽系数比‘08S555’低。在6-BA与NAA组合时,‘陕秋白’再生率最高,为68.33%,‘08S555’为28.33%;再生系数分别为1.09和2.81。在TDZ与NAA组合时,二者不定芽的再生频率分别为79.17%和45.83%;再生系数分别为1.24和2.55。这说明与6-BA相比,TDZ与NAA组合对两个大白菜子叶再生率的效果更好。AgNO3与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配合使用,能提高‘陕秋白’子叶不定芽的再生频率。当TDZ浓度为0.3mg·L^-1、NAA为0.5mg·L^-1和AgNO3为6mg·L^-1时,‘陕秋白’再生率最高,达到87.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