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手术后颅骨缺损在超早期(4~6周内)行三维钛网颅骨修补的可行性和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探讨超早期颅骨修补术手术中是否较常规手术存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行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手术修补患者99例。将所有患者根据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修补的间隔时间分为两组,4-6周以内为超早期组,共52例,3-6个月为常规组,共47例。采用不同国际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在颅骨修补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生存质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头皮剥离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应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远期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较常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GOS、NIHSS和KPS评分较常规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超早期组患者头皮剥离时间较常规修补组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颅骨修补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在超早期(4~6周内)行颅骨修补在临床上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且能够减少术中出血,手术中头皮剥离时间也有缩短。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对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左室急性前壁及前间壁心梗并进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对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二维常规超声检查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AMI组术前左心室收缩末容量(ESV)及舒张末容量(EDV)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EF)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ESV及EDV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左心室EF较术前增大(P0.05);AMI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ESV及EDV较对照组比较增大(P0.05),左心室EF较对照组减小(P0.05);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各参数比较,AMI组PCI术前梗死节段局部收缩末期容量(RESV)及局部舒张末期容量(REDV)较对照组增大(P0.05),左心室梗死节段局部射血分数(REF)较对照组减小(P0.05);AMI组患者梗死节段RESV及REDV术后1个月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梗死节段REF较术前比较有所增大(P0.05),AMI组术后1个月梗死节段RESV及REDV较对照组增大(P0.05),梗死节段REF较对照组减小(P0.05);左室16节段从QRS波起点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和最大差值(Tmsvl6-SD、Tmsvl6-Dif)以及用R-R间期校正后的Tmsvl6-SD%(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SDI)和Tmsvl6-Dif%较术前比较减小(p0.05)。结论:PCI手术前、后应用RT-3DE能够准确评价左心室17节段的局部收缩功能及运动同步性,对AMI患者心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崔娅铭 《人类学学报》2016,35(1):89-100
中面部的形态是个人识别的重要依据,并且长期以来都在各人种的形态对比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面部骨骼形态复杂,骨骼表面不规则,很难用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测量和比较。本文采用基于三维表面半标志点的几何形态测量学研究东亚现代人中面部的形态及其变异范围,并与其他各大地理位置中的现代人群的中面部形态进行对比,为人类演化和对比不同人群的形态研究建立基础数据。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面部形态能够大致区分各个现代人群,其中东亚现代人与除美洲印第安人以外的所有现代人的中面部形状之间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东亚现代人与澳大利亚和非洲的现代人中面部形状之间的差别最明显,而与欧洲和东南亚现代人的分布范围有部分重叠。东亚现代人群中面部的平均形状却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沿着正中矢状面的结构回缩,而两侧的结构向前方和两侧突出。而其他现代人群的中面部平均形状则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即沿着正中矢状面的结构为突出,而两侧的结构回缩的特征。这些特点在东亚发现的化石人类标本中也有很高的发生率,这表明这些中面部特征在东亚人类进化的序列是连续的,并无受到干扰的迹象。  相似文献   
94.
刘安芳 《蛇志》2003,15(1):40-41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 ,中晚期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1] 。目前食管支架植入术是解决食管癌梗阻所致的吞咽困难 ,保证营养食物摄入最有效的方法 ,再辅以局部放疗或化疗可以控制肿瘤发展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于 2 0 0 1年1 1月至 2 0 0 3年 3月为 1 5例食管癌食道支架植入术后实施放疗外照射患者 ,按护理计划进行精心护理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 2 0 0 1年 1 1月至2 0 0 3年 3月 ,在我科收治的食管癌支架植入术首次放疗患者 1 5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3例 ,年龄 …  相似文献   
95.
膜蛋白结构研究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聪  陈慰峰 《生命科学》2003,15(5):312-316
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执行很多基本的和重要的细胞生物学功能。了解膜蛋白在生物膜上的基本构象,对研究膜蛋白的精细拓扑结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膜蛋白的疏水特性使其需要与生物膜共同形成稳定的自然构象,至今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对膜蛋白知之甚少。了解分子结构是了解生物大分子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对近来膜分子结构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简要概述。晶体学方法、单颗粒方法和原子力显微镜为膜蛋白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细节数据。固相核磁共振技术提供了跨膜α螺旋结构的方向约束数据和精确的分子间距离约束数据。直接位点标记的旋转电子顺磁共振可以得到更长的距离约束数据,但是目前的标记策略仍然具有局限性。位点特异的红外二色性分析可使得在脂双层中定向分析跨膜α螺旋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6.
基于信息技术的蛋白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质谱技术和NMR等仪器测定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大规模质谱技术可以得到海量蛋白质的质谱数据。同时,利用NMR技术也可获得蛋白质的精确三维结构数据。这些数据以及面向这些数据的分析方法使得蛋白质组研究迅速发展,其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利用信息工程技术辅助生物学家开展面向质谱技术的高温量蛋白识别,面向NMR的蛋白质三维结构识别,以及功能发现研究,已经成为蛋白质组中的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和挑战问题。本文侧重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
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三维结构的模建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同源模建技术,以节杆菌DSM3745乙内酰脲酶的晶体结构为模板,模建了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的三维结构。模建的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结构由一个中心的(α/β)g捅状结构域和富含β-折叠的结构域两个区域组成,富含β-折叠的结构域在中心(α/β)g捅状结构域的侧面,由分子的N端和C端组成。根据K1108乙内酰脲酶和其它酶在结构和活性部位的保守性,确定了K1108乙内酰脲酶的底物结合部位,并对酶的活性中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L-Hyd的底物选择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8.
原子力显微技术在酶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机体功能的和谐统一有赖于酶的作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技术,为人们认识酶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又一新的窗口。AFM能够在生理条件下对生物样品进行三维成像,在分子水平上实时监测生理生化反应。AFM还能够在皮牛顿精度上测定分子间作用力。目前,AFM已用于单分子酶的化学性质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本简述AFM在酶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
从耐热碱性磷酸酶(TAP)200多个随机突变体的克隆库中选出耐热性明显下降的4株突变体,进行全序列及表达产物的最高耐受温度和最适反应温度测定和酶分子高级结构的模拟,分析突变位点、高级结构和耐热性表现三者的关系,探讨引起耐热性变化的机理。结构模拟显示所有突变位点都仅能引起细微的、局部的结构变化,除T320→I外都未直接触及酶的活性中心;结构上的细微改变虽然对最适反应温度影响不明显,但却使最高耐受温度降低了10℃左右;T320→I靠近酶的活性中心,尽管未能引起结构的较大变化,但却使最高耐受温度和最适反应温度同时显著降低。可见,多数点突变对高级结构的影响都不剧烈,但对耐热性尤其是最高耐受温度的影响却比较明显,一般地,在非活性区的突变通常只能引起最高耐受温度的降低,靠近活性区的突变则能同时引起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高耐受温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0.
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海马老年斑三维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斑是老年性痴呆 (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β 淀粉样蛋白 (Aβ)在老年斑中的积聚与AD发病关系密切。因此 ,如何抑制老年斑内Aβ的积聚和促进Aβ纤维的解聚对于治疗和预防AD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TLAB软件图像处理、AVS重构等技术构建了老年斑三维结构。实验发现海马部位的弥散斑和经典斑具有孔状结构 ;弥散斑无明显核心结构 ,密度分布趋势由中心向周围递减 ;经典斑中心Aβ沉积最致密 ,周围Aβ沉积最少 ,而斑块外周Aβ沉积密度居中。老年斑三维结构重构方法的建立 ,有助于老年斑积聚动力学的研究 ,并对AD病理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