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oxic species of the diatom genus Pseudo-nitzschia, observed worldwide from coastal waters to the open ocean, produce the neurotoxin domoic acid (DA). DA i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hazard due to shellfish contamination with subsequent effects on higher trophic levels. Previous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among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salinity influences the abundance and toxicity of Pseudo-nitzschia. In this study,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driving the growth of Pseudo-nitzschia and the production of dissolved DA (dDA) in North Inlet estuary wer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the growth inhibition of phytoplankton induced by the initial presence as well as by an addition of dDA was also assessed. Initially, the diatom abundanc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bundance of Pseudo-nitzschia an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dDA. With the addition of a concentrated solution of dDA, the percent inhibition of cryptophytes and diatom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alinity and suggested a higher sensitivity to dDA at extreme salinities. These result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alinity in assessing the properties of DA and potentially of other phycotoxins on phytoplankton.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取四倍体刺槐3年生采穗圃中1年生硬枝插条为材料,研究扦插过程中插壤温度对插穗内源激素含量、酶活性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揭示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机制。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过程中,插壤经加热处理,插穗内源IAA含量降低,ABA和ZR含量升高;根原基诱导期插穗内源IA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未加热插穗相反,ABA和ZR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未加热插穗相同。插壤经加热处理,插穗IAAO、PPO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未加热插穗相同,两处理间插穗IAAO、PPO和POD活性差异不显著。插壤经加热处理,可显著提高插穗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而对淀粉和植物总氮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插壤加热处理,主要是通过降低四倍体刺槐硬枝插穗内源IAA含量,提高插穗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来促进插条不定根发生。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目测法调查棉田盲蝽混合种群发生数量,并结合盲蝽对棉花植株的危害程度,对162个供试棉花品种(系)进行了抗盲蝽鉴定及评价。共计筛选获得包括亚洲棉、灵-29、07生试6号等16个对盲蝽具有抗性潜力的棉花品种(系),以及辽阳多毛棉、冀丰989、08生试6号、大铃668、石抗338、HB5 6个对盲蝽敏感的棉花品种(系)。初步建立了棉花品种(系)抗盲蝽田间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为棉花抗盲蝽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源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昆虫光趋性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概述了昆虫光趋性和光的波长、强度与昆虫感光生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总结和分析了在主要应用途径和技术研究上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明确的若干问题,以及光趋性应用在当今害虫无公害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五种动物粪便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资源利用为出发点,研究了五种动物粪便放线菌的多样性及生物活性。【方法】从云南野生动物园采集5种半野生动物的新鲜粪便样品,用5种培养基分离其中的放线菌,将放线菌鉴定到属,测定纯培养放线菌的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等。【结果】结果表明,所试5种动物粪便放线菌的种类非常丰富,组成各不相同,以链霉菌和微球菌占优势,可能存在大量未知放线菌;粪便放线菌的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酶活性,分解纤维素、角蛋白的活性非常普遍,尤其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比例较大;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多种多样的。【结论】因此,粪便放线菌与土壤,海洋及植物的放线菌一样,是开发药物、农药和其他产品的重要来源之一,应当加强粪便放线菌的研究和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998.
记述采自陕西太白山巴山木竹上的带纹竹飞虱种团1新种,太白山竹飞虱Bambusiphaga taibaishana sp.nov.,编制了该种团的分种检索表,提供了成虫照片及外生殖器特征图.太白山竹飞虱,新种Bambusiphaga taibaishana sp.nov.(图1~21)新种与B.fascia Huang & Tian,1980近似,区别在于新种尾节有1个腹中突(后者无腹中突);雌性成虫前翅中部无弧形带纹(后者前翅中部有1条斜向的黑褐色弧形带纹);阳茎端部有2个突起(后者端部无突起).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正模♂,陕西太白山,2011-08-15.海拔1 430m,秦道正、刘婷婷采.副模:13♂♂,4♀♀,采集信息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采集地(陕西太白山).  相似文献   
999.
报道采自中国云南省的蜡蝉科2新纪录种:金黄梵蜡蝉Aphaena aurantia (Hope,1840)和瓦里悲蜡蝉Penthicodes variegata (Guerin-Meneville,1829),对其形态特征作了描述,并提供了成虫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研究标本均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00.
长期施肥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小麦-玉米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不同养分管理对玉米生育期塿土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包括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合(NP)、氮磷钾配合(NPK)、NPK+秸秆(SNPK)以及有机肥+NPK(MNPK)。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显著。不同施肥管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高低显著性分别为MNPK>SNPK、NP、NPK>N、CK。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也变化显著,蔗糖酶、脲酶和纤维素酶在玉米抽雄期达到活性高峰,而磷酸酶在玉米拔节期出现活性高峰。不同施肥管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总体表现为MNPK处理最高,其次为SNPK处理,再次为NPK和NP处理,N和CK处理最低。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水平密切相关。塿土长期施用氮磷或氮磷钾化肥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一季作物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化肥与氮磷钾相比有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的趋势。在等氮量下,有机肥配合化肥与其他施肥模式相比,均显著提升土壤化学肥力因素、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因此,塿土上建议进行有机无机肥配合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生物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