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31.
右腋下花斑糠疹误诊9年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28岁,因“右腋下反复红斑伴瘙痒9a”于2008年10月至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患者于9a前无明显诱因右腋下出现指甲盖大小的红斑,无明显脱屑,轻度瘙痒。未予治疗,皮疹增多,融合成片状,夏重冬轻,出汗时症状加重,偶伴刺痛感。曾在外院查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考虑为体癣,口服伊曲康唑0.1g,2次/d,服药1周症状好转后停药,1个月后病情反复;口服特比萘芬2周(具体剂量不详),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32.
衰老是老年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理解衰老机制是实现这些疾病早期预防与有效干预的关键之一。系统衰老是动态演进的过程,其机制研究面临挑战。随着对细胞衰老与系统衰老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进展以及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的发展,国内外同行构建了越来越多的实时监测衰老报告小鼠模型,助力衰老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本文基于几种经典的、广泛应用的衰老生物标志物(p16Ink4a、p21Waf1/Cip1、p53和Glb1),归纳了近些年来与其相关的实时监测衰老报告小鼠模型,综合分析了它们在系统衰老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3.
<正>衰老是伴随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和机能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等。衰老本身也是所有重大危及生命的疾病的危险因素。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对于“延年益寿”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医疗等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在过去的200年中增加了1倍。然而,健康寿命(“益寿”)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寿命(“延年”)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34.
《菌物学报》2017,(2):131-144
块菌属Tuber是一类珍贵的地下生外生菌根食药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块菌属研究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块菌属分类、系统学、生态、生化、菌根共生机制及人工种植等研究。本文重点从块菌的分子系统学、群体遗传学及菌根共生机制3个方面对近5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5.
目的:分析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当地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地调查编制的《云南省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名录》为基础,结合相关资料,统计分析该区域的药用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1)记录药用维管植物134科486属722种。(2)含2~9种的科数的比例最高,含1种的属数最多。(3)药用种子植物属的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为主,表现出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趋势。(4)珍稀濒危物种有26种,包括9种兰科植物。(5)药用维管植物生活型以草本类为主。结论:景东县药用维管植物种类丰富,具有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和明显的地方特色,建议因地制宜建设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筛选培育具地方标志性特色品种,为当地的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新平台。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观察面罩增加解剖死腔,归纳总结CPET新9图结果中运动诱导的波浪式呼吸(EIOB)产生的规律,并分析出其发生率及易产生波浪式呼吸的年龄段。方法: 本研究全部CPET实验数据结果来自2014年至今在聊城市儿童医院门诊完成CPET的3至14岁的501例儿童。通过严格质控,根据Harbor-UCLA标准操作流程在经过特殊座位处理的儿童精准功率计上完成症状限制极限运动的CPET,通过CPET数据的标准化计算分析判读,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气体交换特征性表现的EIOB发生频率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高强度运动时漏气导致摄氧量和氧脉搏递增变缓的可能。结果: 3~6 岁组EIOB 的发生率最高, 为42%;7~10 岁组EIOB 的发生率为29.4%,11~14 岁组EIOB 的发生率为29.9%。三组经卡方检验(x2=7.5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8 例患儿中有14 例在CPET 过程中出现漏气情况,发生率为2.7%。结论: 儿童出现波浪式呼吸(OB)现象可能因为面罩增加了解剖死腔,并非疾病所致。为提高CPET质控和减少临床误诊建议尽可能使用较少增加死腔的咬口器。  相似文献   
337.
《生物技术通讯》2000,11(1):78-80
1 稿件内容本刊登载生物技术各类学科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方法、综述、信息交流、知识介绍等文章。所有来稿都应是没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的 ,为了作者的学术道德声誉 ,请不要一稿多投。研究论文应为原始研究工作报告 ;研究简报、快报是为争取时间以简要的形式发表的具有重要结果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研究论文中英文兼收。用英文撰写的研究论文 ,请附上较英文摘要更为详细的中文摘要。为充分利用版面 ,本刊欢迎有关生物技术的科学新闻、简讯、学术活动通知、书评、短评、启事等。2 投稿要求来稿请附作者工作单位的推荐…  相似文献   
338.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持续时间的模拟失重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以探究其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后肢悬挂(HLS)尾吊法模拟大鼠失重状态。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模拟失重时间尾吊组(尾吊时长分别为1、2、3、4周)。采用旷场实验(OFT)、新物体识别实验(NORT)、强迫游泳实验(FST)观察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海马SOD和CAT活性。结果 OF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的僵滞时间增加(P<0.05,P<0.01)。在NORT中,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对新物体的探索潜伏期增加,探索次数和时间减少(P<0.05,P<0.01)。在FST中,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大鼠在FST中的不动时间增加,攀爬次数减少(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HLS不同时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OD和CAT水平均下降(P<0.05,P<0.01)。结论 短时间或长时间的失重都会导致大鼠产生类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339.
泛素化修饰作为真核细胞内主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介导了细胞内的蛋白质特异性降解,同时广泛参与并调控细胞内基因转录、信号传导、DNA损伤与修复、细胞周期调控、应激反应甚至个体的免疫应答等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精确调控构成了稳定而复杂的泛素化信号网络,而其失调通常会造成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基于质谱(MS)的蛋白质组学逐渐成熟,并极大促进了泛素化修饰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依托于泛素化蛋白质/肽段富集技术的发展以及高通量、高覆盖度和高灵敏度的质谱检测技术平台,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组学也得以快速发展,并逐渐应用于人类生理、病理状态的泛素化蛋白质组研究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本文主要综述了泛素化修饰组学研究中的泛素化蛋白质/肽段富集方法、质谱鉴定技术、定量标记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同时对泛素化修饰组学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也进行了系统分析,理清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泛素化修饰蛋白质的发现与鉴定提供参考,为相关疾病治疗靶点的筛选和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