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心肌缺血激活后可传导心绞痛信号,释放神经肽,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目前,TRPV1激活抑制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抑制其开放可保护心肌缺血后的心肌细胞抗凋亡。本研究证明,TRPV1激活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首先,本研究利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了TRPV1基因敲除(TRPV1-/-)和野生型(WT)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辅以环孢素A(CSA)预处理抑制 MPTP开放,比较观察TRPV1、MPTP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心肌组织切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心肌缺血24 h,TRPV1-/-小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大于WT型小鼠。而经CSA预处理的TRPV1-/-小鼠比TRPV1-/-小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小。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揭示,WT型心肌梗死小鼠的AI明显低于TRPV1-/- 心肌梗死小鼠,而CSA预处理明显降低TRPV1-/-小鼠心肌细胞的AI。Western印迹检测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9、Bcl-2、Bax、p53和细胞色素C(Cyt-C)水平。结果证明,TRPV1的激活可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线粒体Cyt-C的外溢,降低胱天蛋白酶9和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GENMEN光度法检测MPTP开放实验显示,激活的TRPV1明显抑制了MPTP的开放。本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后的TRPV1激活可能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抵抗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在结构上与低密度脂蛋白相似,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可有效降低Lp(a)的循环水平并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本文综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阐述PCSK9抑制剂减少Lp(a)合成和促进其降解的相关机制,分析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7(sCD147)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0例CAHD(包括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130例年龄、性别与冠心病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样本,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各组血清sCD147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血清sCD147水平与CAHD的临床相关性,并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CAHD患者血清sCD147含量(AMI、UAP及SAP组中位数分别为3.35μg·L-1、2.72μg·L-1和2.66μg·L-1)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为1.64μg·L-1,P〈0.001),其中AMI组明显高于UAP及SAP组(P值分别为0.008、0.006)。血清sCD147含量与CAHD患者TG、LDL-C及AIP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为0.021、0.035及0.039)。以健康对照为参照,与sCD147含量低的个体相比,sCD147含量高的个体CAHD发病风险显著上升(校正比值比为2.18;95%可信区间为1.49-2.96),且高的sCD147含量与CAHD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P〈0.001)。用血清sCD147含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61(95%可信区间为0.702-0.82)。以血清sCD147含量≥2.71μg·L-1为临界值,用血清sCD147含量诊断CAHD的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76.9%。结论:血清sCD147含量与CAHD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可作为CAHD发病监测及CAHD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在体外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原代提取孕14 d雌性大鼠的胎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并作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取传代培养第3代的NSCs进行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β-巯基乙醇阳性对照组、TMP诱导组和TMP+EGTA组(n=4)。采用BrdU法和MTT法观察川芎嗪对NSCs增殖数量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SCs的分化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成功分离纯化原代NSCs,培养3~5 d可见部分神经球形成,具备典型的NSCs形态并表达NSCs特异抗原巢蛋白;BrdU法和MTT法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和β-巯基乙醇阳性对照组相比,TMP组NSCs增殖数量明显增多(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MP组和TMP+EGTA组NSCs的神经元分化率明显增高,TMP+EGTA组分化率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TMP能显著增强NSCs的增殖和神经元分化率。减少细胞外Ca2+可促进TMP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Ca2+信号在TMP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介绍一种新方法来明确NPR-A蛋白在大鼠肾组织的定位.方法 采用肾脏石蜡切片先行NPR-A免疫荧光染色,然后再行PAS或HE染色.结果 NPR-A免疫阳性物在大鼠肾组织主要沉积于皮质的近端小管、外髓的髓袢升支粗段以及内髓集合管,直小血管、肾小球、远曲小管和细段也有一定量的表达,而皮质及外髓集合管仅有少量的表达.结论 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先行免疫荧光染色后再行PAS或HE染色,在不用或少用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成功的解决了NPR-A蛋白在大鼠肾组织表达的分布位置及细胞定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Snail基因修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CXCR4表达水平及向SDF-1趋化能力影响, 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eo-snail-HA)及对照空质粒(pCAGGSneo)转染MSCs,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及RT-PCR检测细胞CXCR4表达水平; 体外跨膜趋化实验评价MSCs向SDF-1趋化能力, 观察抗CXCR4中和抗体的干预作用。MSCs-Sna的CXC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SCs-neo。MSCs-Sna在SDF-1诱导下细胞迁移量较MSCs-neo显著增加(P<0.05)。抗CXCR4中和抗体可显著减少SDF-1a诱导的MSCs-Sna趋化运动。研究提示通过上调Snail表达而提高MSCs向正调节表达SDF-1的受损组织迁移效率的可行性, 为优化MSCs迁移力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7.
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内源性多肽,来源于肾上腺嗜铬细胞和肾上腺能神经元胞浆中的嗜铬颗粒蛋白A.儿茶酚抑素能够有效抑制交感肾上腺系统儿茶酚胺的释放,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趋化单核细胞,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人类儿茶酚抑素的三种变异体(Gly364Ser、Pro370Leu及Arg374Glu)具有不同的调节自主神经活性和心脏反应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儿茶酚抑素是调节血压及心脏功能的新的神经内分泌多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瘦素(Leptin)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移行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建立VSMC细胞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瘦素对VSMC增殖的影响;采用细胞移行实验观察瘦素对VSMC移行的影响;采用MAPK的抑制剂SB203580观察瘦素对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探讨MAPK在瘦素促VSMC增殖中的信号转导机理。结果瘦素能显著促进VSMC增殖和移行,而MAPK的抑制剂SB203580可显著抑制瘦素对VSMC的增殖效应。结论瘦素具有明显的促VSMC增殖和移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MAPK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中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进行的319例静脉肾孟造影检查,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319例患者接受静脉肾盂造影,289例选用泛影葡胺,41例选用欧乃派克。结果:5例在检查中、4例在检查后出现不良反应。6例在解除腹部压迫后,出现头晕、下肢无力。结论: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应注意心理护理;检查前要充分评估患者准备情况;在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成功完成静脉肾盂造影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0.
Wang XK  Wang Y  He ZY  Liu GY  Yang CM 《生理学报》2002,54(2):165-170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同时伴有细胞内肌动蛋白的改变,这种改变受PKC-MAPK信号转导途径调控,但目前机制尚不清楚。为探讨胰岛素对PKC-MAPK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内肌动蛋白分布的影响,本研究用PKC抑制剂预处理SHR在鼠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预处理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经胰岛素刺激后细胞内DNA的合成、MAPK的活性、表达及细胞内肌动蛋白的分布。发现,胰岛素刺激后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同时伴有[^3H]TdR掺入增加、MAPK活性及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这些作用可被PKC抑制剂阻断。胰岛素在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同时也使细胞内肌动蛋白重新分布,这一效应也可被PKC抑制剂阻断。 上述结果提示,胰岛素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应可能与MAPK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