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绢毛苣属(Soroseris)植物肉菊(S.umbrella(Franch.)Lipsch)、绢毛苣(S.glomerata(Decne.)Stebbins)、羽裂绢毛苣(S.hirsuta(Anth.)Shih)和金沙绢毛菊(S.gillii(S.Moore)Stebbins)4个种的8个居群为材料,采用WPB和Galbraith's buffer两种裂解液分别处理样品,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NA含量,并使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确定其细胞倍性。结果显示:两种裂解液中,最适于绢毛苣属植物DNA含量测定的裂解液为WPB;4个物种中,羽裂绢毛苣的基因组最小;细胞倍性水平对1Cx-值的影响较小。此外,本研究发现可采用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代替难以获取的植物幼嫩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32.
横断山地区海仙报春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横断山地区特殊的地理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对该地区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揭示该地区分布的物种的谱系地理结构,检测了该地区特有的、生于湿地环境的植物海仙报春(Primula poissonii)的叶绿体trnL—F和trnT—L两个序列变异。共对13个居群167个个体的两个叶绿体片段进行测序,共发现11个单倍型。三种单倍型被共享,其他单倍型都只存在于单个居群内。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分布区内海仙报春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99.08%),且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很高(GST=0.916,FST=0.99077,NST=0.973),有着极显著的谱系地理学结构(NST〉GST,P〈0.01)和较低的居群间平均基因流(Nm=0.08)。结合嵌套分支分析(NCA),本文的研究结果推测该物种在冰期可能存在多个避难所,并没有表现出大多数温带植物在第四纪冰期所经历过的种群集体扩张和迁移的现象,异域片段化被认为是该物种现有单倍型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海仙报春的谱系地理结构是气候的反复波动和横断山特殊的地理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胃肠道微生物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点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的分子手段已经从单纯的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发展到通过宏转录组学、宏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揭示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应功能。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国内外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
滇金丝猴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滇金丝猴目前仅存于金沙江和澜沧江间云岭山脉的一个狭小区域,种群大小约1 700只左右.面临着栖息地高度破碎化、较为猖狂的盗猎活动和日益严重的放牧干扰等问题.分子遗传学和形态学数据都充分证明,滇金丝猴是独立的种.生态学研究表明,滇金丝猴的食性存在季节性差异,其某种程度上的海拔迁移是食物的空间分布和温度相互作用的结果.种群遗传学研究进一步表明,滇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贫乏,个体间的遗传距离P平均仅为 0.052.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建立生态走廊,以促进滇金丝猴的遗传稳定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5.
讨论了"探究酵母茵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的实验材料的选择、试剂的使用、仪器的装配及其他一些特殊处理,从而使本实验易于取材,节约试剂,简化装置,并能大大缩短实验的时间,使这一认为难于开设的探究性实验,完全具备了在一般的中学课堂内就能进行引导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6.
横断山及邻近地区风毛菊属三个种的核形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风毛菊属(Saussurea)3种植物进行了核形态学研究.昂头风毛菊(Saussurea sobarocephala)核型公式为:2n=2x=34=6m 26sm 2st;弯齿风毛菊(Saussurea puewalskii)核型公式为:2n=2x=32=12m 14sm 6st;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核型公式为:为:2n=2x=34:26m 8sm,染色体数2n:34与前人报道一致.3种植物中,除三角叶风毛菊的核型不对称性为1B型外,另两种的核型不对称性均属于3B型.它们的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体型,前期染色体为中间型.  相似文献   
37.
横断山两种小型哺乳动物的蒸发失水与体温调节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失水与能量代谢.结果表明: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分别为22.5~30℃和25~30℃;平均体温分别为36.12℃和36.17℃;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基础代谢率(BMR)分别为2.99±0.48 ml O2/g ·h和4.24±0.50 ml O2/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平均最小热传导(Cm)分别为0.26±0.038 ml O2/g·h·℃和0.32±0.034 ml O2/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蒸发失水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大绒鼠的蒸发失水在30 ℃达高峰值,为10.32 mg H2O/g·h,高山姬鼠在35℃达高峰值,为14.57mg H2O/g·h;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大绒鼠在30 ℃达到最大为34.6%,高山姬鼠在35℃达到最大为37.5%.这些结果很可能反映出横断山小型啮齿类动物的特征,即体温相对较低,代谢水平较高,热传导也较高,蒸发失水在总产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8.
钙对玉米幼苗热激诱导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激处理的玉米幼苗抗盐性提高,盐胁迫期间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也较高.Ca2 处理可增强热激诱导的玉米幼苗抗盐性,GR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也进一步提高;Ca2 螯合剂EGTA处理的效果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39.
寄生于杜氏泛树蛙多盘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于云南屏边县杜氏泛树蛙Polypedates dugritei David膀胱内检获单殖吸虫多盘科多盘虫属1新种:屏边多盘吸虫Polystoma pingbianensis sp.nov.,对其形态结构及宿主特异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据宿主膀胱内寄生的产卵成虫测量形态分类数据和描述鉴定特征.虫体全长平均9.428 mm,后吸器大小平均0.869 mm×0.784 mm,后吸器吸盘的直径平均434.4μm,后吸器上两个中央大钩全长平均403.2μm.朝向外侧肠管无盲突,朝向内侧肠管每侧形成13~14个盲突,有1个或无过腹中线的肠联合,肠管于后端合并向后延伸至后吸器内,不形成盲突.卵巢较小,位于单个睾丸之前,卵巢长平均711.52 μm.卵相对较大,卵长平均306.6μm,卵宽平均164.6μm.  相似文献   
40.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科学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或自然遗产地依据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而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对象.科考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活动[1],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和景观资源类型,能否充分挖掘旅游地的科学文化内涵,满足游客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往往决定着生态旅游开发的成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