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凋亡素2配体(Apo-2 ligand,Apo-2L),或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在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方法:MTT法检测Apo-2L单药或与放射线联合对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Apo-2L组、Apo-2L+放射照射组、单纯照射组,200ng/ml、286 ng/ml的Apo-2L作用24小时后给予放射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1Gy、1.4 Gy、1.8Gy、2 Gy、3 Gy),然后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照射后24h各组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与Apo-2L的浓度成正相关,凋亡素2配体作用24h后IC50为286ng/ml.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286ng/ml的Apo-2L处理24h后,细胞凋亡率从(6.68)%上升至(50)%,照射后24h Apo-2L+照射组凋亡率明显升高,为72.790%,对照组0.1185%,Apo-2L组50%,单纯照射组51.5067%。结论:Apo-2L在体外对腺癌A549细胞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并且Apo-2L联合放射线可以明显提高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靶向survivin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氟尿嘧啶)5-FU联用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siRNA转染组、5-FU+siRNA转染组。转染采用脂质体法。RT-PCR法检测HepG2细胞survivin mRNA转录水平;MTT法检测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survivin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siRNA转染组、5-FU+siRNA转染组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下降(F=280.326,q=4.72~7.34,P<0.05)。5-FU+siRNA转染组增殖抑制率为51.58%±1.35%,与其它各组相比抑制率明显增高(F=280.326,q=5.27~9.84,P<0.05)。5-FU+siRNA组与其它各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F=13568.68,q=110.47~327.16,P<0.01)。结论:将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并协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共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周期性张应变对面颌肌细胞Na+/K+-ATPaseα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以确定其作用及机制.方法:在建立面颌肌细胞的力学刺激-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周期性张应变对Na+/K+-ATPase α1和α2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加力组分别给予1、2、12、24和48h的力学刺激,施加力值为15%的细胞形变,频率为10cycles/min.以静态组为对照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包含4个实验样本.Western blot检测Na+/K+-ATPaseα1和α2亚单位蛋白的表达.结果:α1亚单位的蛋白表达量除加力1h组与对照组之间、加力24 h与48 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以及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α2亚单位蛋白表达量除加力24 h与48 h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以及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张应变可刺激α1和α2亚单位蛋白表达增加,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蛋白表达受抑制.提示在肌能力的刺激下,面颌肌细胞的相关酶蛋白的功能及表达将发生适应性改建,但其功能亚基的调控机制可能不同.这为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CHFR(checkpoint with FHA and ring finger)基因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1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和3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RH)CHF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81例B-NHL组织中低水平表达CHFR mRNA,其中2例表达缺失;而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中该基因全部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NHL患者中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CHFR mRNA表达存在差异,Ⅲ+Ⅳ期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HL组按IPI评分分0-1分组和2-5分组,高评分组CHFR mRNA表达量低于低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FR mRNA表达量与年龄、性别、有无症状、LDH水平及ECOG评分无相关性.结论:CHFR表达水平的降低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并与其恶性程度及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转化酸性卷曲螺旋蛋白1(TACC1)和肠三叶因子(TFF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TACC1及TFF3的表达情况。采用x2检验、乘积极限法及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胃癌组织中TACC1及TFF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ACC1和TFF3在进展期胃癌、有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此外,TFF3在较大肿瘤(肿瘤大小4 cm)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转移、TACC1和TFF3表达与低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ACC1和TFF3的表达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结论:TACC1和TFF3的表达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不良预后因子,而且在胃癌组织中TACC1和TFF3共同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6.
人体的胃肠道菌群构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动态变化,成年后菌群的结构达到动态平衡。胃肠道菌群具有参与物质代谢、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抑制病原菌定植等生理作用。菌群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肥胖症、1型糖尿病、肠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胃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并根据最新提出的Alpha-Bug学说和driver-passenger学说,论述了肠道菌群促进大肠癌发生的机制。为阐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7.
目的:近年来通过应用白介素-12治疗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国内外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探索更为可行治疗方法。方法:运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腺病毒,IL-12,肝癌,树突细胞为关键词,检索2008-01至2012-11月发表的文献。纳入标准:1)IL-12的生物学特性,在抗肿瘤过程中的免疫作用,2)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对抗肝癌治疗研究,3)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对肿瘤的影响。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6篇。结果:通过腺病毒携带IL-12可以增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的免疫应答。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而对肿瘤产生直接抑制,有效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结论:本文通过对IL-12的生物学特征、抗肿瘤通路、作用机制及在腺病毒介导下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研究进展的概述,为腺病毒携带IL-12作为肝癌的基因治疗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和探索,期待在将来应用IL-12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一定会为包括肝癌在内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8.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既然WHO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归类为I类致癌物,那么根除幽门螺杆菌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抗生素耐药、抗生素在胃低pH环境中活性降低以及在胃内停留时间不足,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正在逐年降低。本文通过回顾幽门螺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总结了有效的非抗生素抑制或者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和策略,如益生菌、抗菌肽、纳米技术及中药等,并探讨相关的杀菌抑菌机制,为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减少胃癌发生风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9.
冯晶晶  雷炜  姚如永  阎超  赵园园 《生物磁学》2012,(18):3446-3449
目的:研究靶向survivin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氟尿嘧啶)5-FU联用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siRNA转染组、5-FU+siRNA转染组。转染采用脂质体法。RT-PCR法检测HepG2细胞survivinmRNA转录水平;MTT法检测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FU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5-FU处理组survivin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siRNA转染组、5-FU+siRNA转染组survivinmRNA表达明显下降(F=280.326,q=4.72-7.34,P〈0.05)。5-FU+siRNA转染组增殖抑制率为51.58%±1-35%,与其它各组相比抑制率明显增高(F=280.326,q=5.27-9.84,P〈0.05)。5-Fu+siRNA组与其它各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F=13568.68,q=110.47-327.16,P〈0.01)。结论:将靶向survivin的siRNA和5一Fu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并协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共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周期性张应力对Na+/K+-ATPase功能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明确Na+/K+-ATPase在功能矫形中面颌肌肉适应性改建的生物和分子机制。方法:构建面颌肌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应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对面颌肌细胞施加不同时段的张应力刺激,测定Na+/K+-ATPase的功能活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周期性张应力刺激对Na+/K+-ATPase功能亚基α亚单位mRNA的影响。结果:Na+/K+-ATPaseα1,α2亚单位随着加力时间延长,表达增强,同对照组比较,呈一致性上调(P〈0.001);细胞加力1小时,α1的mRNA表达不受影响;加力2小时后,α1和α2的mRNA表达呈现逐渐增强趋势,48 h时达到最大值。张应力刺激对α2亚单位的mRNA表达似乎更为敏感,加力1 h时α2亚单位的mRNA表达水平即增加,增加量约为对照组的37.74%,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周期性的机械牵张作用于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可诱导α1和α2亚单位mRNA的表达量增加;α1和α2亚单位对周期性张应力刺激的作用时间反应不同,α2亚单位的反应可能更为敏感。周期性张力刺激的增加所产生的压力可能是转录调节的主要因素;周期性张应力对骨骼肌细胞Na+/K+-ATPase水解亚的调节作用不同,可能在面颌肌肉对功能矫形力的适应性改建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