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SCN1A基因G302D突变的电生理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定点诱变法构建携带有基因突变G302D的pCMV-SCN1A的表达载体,lipo2000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pCMV-SCN1A-G302D质粒和pCD8-IRES-SCN1B质粒到HEK-293细胞系,进行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实验记录Navl.1通道电流及动力学参数,由pClamp10.0以及OriginPro8.0软件分析。结果:SCN1A-G302D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电流密度降低,激活速度减慢,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失活参数两者相比没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SCN1A基因G302D突变导致Navl.1通道功能部分丧失,可能是导致GEFS+的病因。  相似文献   
42.
为了评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心力衰竭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主动脉弓缩窄术建立了心力衰竭的昆明小鼠模型,然后应用EGCG (20 mg/kg)处理小鼠4周。采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评价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Bcl-2、Bax、caspase-3、TGF-β1、Smad3和p-Smad3水平。采用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GF-β1和p-Smad3的表达。研究显示,EGCG可有效减弱心力衰竭所致细胞坏死、组织肿胀、心肌纤维断裂等病理变化,并且显著降低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BNP和NT-proBNP的水平。EGCG可显著降低小鼠心肌组织中的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水平。EGCG处理可显著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EGCG处理显著降低了心力衰竭小鼠血清MDA水平,而升高了SOD和GSH-Px水平。EGCG可显著上调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Bcl2的表达,而下调Bax和caspase-3的表达。TGF-β信号通路激活剂可显著上调心肌组织中的TGF-β表达,而EGCG处理可显著抑制TGF-β1和p-Smad3蛋白的表达。表明EGCG可抑制心力衰竭小鼠的心肌纤维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心肌损伤。EGCG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HFrEF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4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00例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随机赋予1个数字,获得100个随机号,按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HFrEF标准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清学指标[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及治疗期间因心衰再住院、室性心律失常及MACE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级经Ridit分析u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LVEF、CO、6MWD高于对照组,LVEDD、NT-proBNP、IL-1β、IL-6、TNF-α、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因心衰再住院发生率、MACE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HFrEF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机体炎性反应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预后均明显优势,是治疗HFrEF患者的合理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4.
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市第一医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LC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全身麻醉)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呛咳和躁动的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结束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呛咳发生率、躁动发生率以及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用于LC患者,可发挥气道保护作用,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的动力平衡,提高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5.
摘要 目的:探究定量脑电图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比值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和短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9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分为溶栓治疗有效组和溶栓治疗无效组,对比两组的功率比指数(DTABR)、PLR、NLR、MPV/PLT比值变化;根据ACI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静脉溶栓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ACI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治疗后,溶栓治疗无效组DTABR、中性粒细胞计数、PLT、MPV、PLR、NLR、MPV/PLT比值显著高于溶栓治疗有效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溶栓治疗有效组(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溶栓24 h后NIHSS评分、高血压史占比、DTABR、中性粒细胞计数、PLT、MPV、PLR、NLR、MPV/PLT比值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入院时及溶栓24 h后NIHSS评分升高、DTABR升高、PLR升高、NLR升高、MPV/PLT比值升高是ACI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DTABR、PLR、NLR、MPV/PLT比值联合预测ACI静脉溶栓预后的效能较高。结论:定量脑电图DTABR、PLR、NLR、MPV/PLT比值与ACI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和短期预后关系密切,对于短期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检测产NDM-1肺炎克雷伯菌CS309是否同时携带产IMP、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或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耐药基因,同时构建NDM-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MP、VIM和KPC耐药基因;以产NDM-1肺炎克雷伯菌CS309为DNA模板,PCR扩增NDM-1全长,并将其与pGEM-T克隆载体连接后转化至大肠埃希菌DH5α,继而对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将酶切片段与pET-28α(+)表达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再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并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NDM-1蛋白。结果经PCR和测序证实,该菌同时携带NDM-1和IMP-4两种金属酶基因,未扩增出VIM、KPC耐药基因。经双酶切和测序证实,原核表达质粒pET-28α(+)-NDM-1构建成功。SDS-PAGE发现,重组菌株经诱导后在28 kDa附近有明显条带,与预期蛋白大小27.9 kDa一致。Western blot表明诱导产生的融合蛋白可与NDM-1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肺炎克雷伯菌CS309同时携带NDM-1和IMP-4两种金属酶基因;成功构建了NDM-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该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高效融合表达。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检测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在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基本正常的肝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各因子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利用Kaplan-Meier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各因子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在基本正常肝脏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递增的趋势,且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在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基本正常的肝脏组织(P0.05);经统计学分析,cyclin D1,bcl-2和p53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survivin与血管的浸润情况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yclin D1,p53和survivin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0.05),而bcl-2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无关(P0.05)。结论:cyclin D1,bcl-2,p53和survivin可能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cyclin D1,p53和survivin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而bcl-2与预后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加兰他敏联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8(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加兰他敏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海蛇胶囊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简易智力状态评分(MMSE)、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 77.08%](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8、TNF-α、FT3、FT4、MMSE、QO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T3、FT4、MMSE、QOL-AD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兰他敏联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的临床效果优于加兰他敏单药治疗,其能够降低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浓度,并能提高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49.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病因造成的慢性疾病.随着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日益受到重视,针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变化的研究及临床干预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肝硬化可造成患者肠道屏障损害,使肠道细菌和内毒素进人机体,引起内毒素血症及自发性腹膜炎,进一步加重患者肝硬化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此文就肝硬化对肠道屏障的损害机制、检测方法和干预措施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医疗实践中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高发年龄[1]。GERD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GERD在临床上大致可分为:糜烂性食管炎(EE)(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其中NERD最多见,约占60%。GERD远期危害较小,但其病情漫长且极易复发,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食管症状(包括典型的烧心和反流)和食管外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咳嗽、声嘶、哮喘、咽喉炎等表现),还有增加发展为Barrett食管及食管癌的危险[2,3]。GERD的治疗目的是愈合食管炎,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治疗。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GERD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