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研究同域物种的生境选择对认识物种共存、竞争及生态位分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物种的区域整合保护与管理也有重要实践价值。本文对川西高原3种典型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鸡形目Galliformes鸟类,即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于2014年4月—2015年1月在四川省雅江县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共布设17条调查样带,在春、秋、冬季分别发现了3个物种65、61、66处生境使用点。通过Jacobs指数法和Bonferroni修正检验对物种生境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四川雉鹑显著喜好冷杉-红杉林,拒绝高山栎丛;白马鸡显著拒绝杜鹃或杂灌草丛;而血雉对各生境的喜好或拒绝并不显著。(2)秋季,血雉显著拒绝杜鹃或杂灌草丛,四川雉鹑和白马鸡对各生境的喜好或拒绝均不显著。(3)冬季,所有物种均显著拒绝杜鹃或杂灌草丛;此外,白马鸡还显著偏好高山栎丛。研究表明,同域鸡形目物种的生境选择具有差异,而同一物种的生境选择模式在不同季节也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在保护管理中维持多样式、镶嵌式的植被群落,以保护川西高原鸡形目物种种群。  相似文献   
102.
为促进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震后高陡裸岩边坡快速覆绿,加速景观的生态恢复过程,在参考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该区域较为常见的30种乡土苔藓植物,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抗逆能力、易获得性、生态功能、繁殖能力、生物量积累和美观感6个方面构建出18项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根据综合评价分值将覆绿苔藓植物分为4个等级,最终筛选出适用于九寨沟震后覆绿5种苔藓植物: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ollum)、阔边匐灯藓(Plagiomnium ellipticum)和长叶青藓(Brachythecium rutabulum)。研究结果可为九寨沟及其周边高寒脆弱生态系统无土壤基质的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备选物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为选育薄果壳大粒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品种和挖掘果壳率相关性状候选基因,本研究以‘小米荞’(米荞型)和‘晋荞麦2号’(非米荞型)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群体为供试材料,分析了两个生长季节苦荞RILs群体的果壳率、百粒重、百粒果仁重和百粒果壳重等4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和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结果显示,非米荞型亲本和非米荞型株系的4个果壳率相关性状均值均高于米荞型亲本和米荞型株系的。米荞型和非米荞型株系的4个果壳率相关性状变异系数分别在9.01%~15.66%和8.21%~14.04%。果壳率与百粒重、百粒果仁重和百粒果壳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到米荞型株系R160、 R198、 R199和R46,以及非米荞型株系R102、 R120、 R125、 R142、 R157和R178在两个生长季节均表现低果壳率和高百粒重的特点,可作为薄壳大粒苦荞品种选育的候选材料。两个生长季节共检测出17个QTL,其中百粒重、百粒果仁重、百粒果壳重和果壳率的QT...  相似文献   
104.
地层孢粉数据是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等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基础。孢粉数据库推动古环境研究从点到区域和全球尺度,从定性到定量,从而实现在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序列上探索植被、气候和人类干扰的相互关系,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系统的演变。该数据集整合了全国第四纪末期(5万年以来)共372个地层花粉序列,涵盖790个花粉类群,样点分布于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与领海。数据集包含地层花粉采样点的地名、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数据来源、样品类型、沉积物长度、样品数量、测年方法及测年数量、时间跨度和参考文献,以及每个采样点的花粉含量百分比。数据主要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采样点集中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森林、温带草原和荒漠以及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在深海到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都有分布,但集中在海拔2 000 m之下。按照数据来源区分,原始数据样点178个,占47.8%;数值化数据194个,占52.2%。按照样品类型分类,多数样点为湖泊样品(151个)、冲积物/洪积物样品(99个)与泥炭样品(67个),占总样点数的85.2%。年代测定的主要方法为放射性碳同位素手段(占样品总数的93.8%),大部分记录有2–10个测年数据。采...  相似文献   
105.
朱芸  盛尚  郑进凤  伍素  张凯  徐雨 《动物学杂志》2022,57(2):205-212
小岛屿效应打破了传统的种-面积关系认知,是当前岛屿生物地理学与生境破碎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的研究缺乏以人类干扰度较高的城市破碎化生境为载体来探究小岛屿效应问题。本研究以贵州花溪大学城30个面积0.25 ~ 290.40 hm2的残存自然林地为研究区,在2017至2021年的鸟类繁殖季对林地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8种,隶属于11目41科。剔除高空飞行、非森林鸟类及偶然出现的物种后,不同斑块中的鸟类物种数介于12至49种之间,平均每个斑块24种。在R软件中利用“sars”包构建4种关键种-面积回归模型发现,先平后升的两段式回归模型是预测种-面积关系的最佳模型。该模型显示,在面积阈值1.16 hm2之上,物种丰富度随着面积的增加逐渐增多,符合传统岛屿生物地理学提出的面积效应;但是,在面积阈值1.16 hm2之下,物种丰富度不随面积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小岛屿效应的特征。小岛屿效应的形成可能与喀斯特特殊地貌环境、食物资源或“中转站”、“垫脚石”等生态功能相关,其具体发生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尽可能保护自然林地并设计绿色过渡带,在优先保护大林地斑块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小林地斑块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索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地蜘蛛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的影响因子,该研究于2019年9月—2020年1月结合样方、陷阱、样线取样三种方法对黔西北油杉河新西兰牧场的蜘蛛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影响蜘蛛分布的生境因子开展调查。结果表明:(1)捕获蜘蛛1642头,隶属于15科53属69种,不同功能群排序为:结圆网型蜘蛛>伏击型蜘蛛>游猎型蜘蛛>结皿网型;优势科4科,分别为园蛛科(25.15%)、球蛛科(20.52%)、逍遥蛛科(15.1%)、和蟹蛛科(13.28%);优势种2种分别为远亲园蛛(17.17%)和虚逍遥蛛(14.49%)。(2)12月时蜘蛛个体数量、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1月时蜘蛛优势度指数、11月时蜘蛛的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而蜘蛛丰富度指数先减后增,12月时最低,且11月、12月的蜘蛛丰富度指数均显著低于9月、10月、1月(P<0.05)。(3)对9个生境因子与蜘蛛多度进行线性拟合发现,海拔、空气湿度、植被物种数3个环境因子对蜘蛛多度有显著正效应(P<0.05)。(4)对9个生境因子与蜘蛛物种多样性进行CCA...  相似文献   
107.
探讨灯盏细辛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以及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加小剂量四氧嘧啶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用试剂盒测定并比较了试验组与模型组及正常组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在光镜下观察小鼠胰腺和肝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实验结果表明,灯盏细辛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清T-SOD的活性(P0.05),明显降低其血清MDA的含量(P0.05),各组病理损伤有较显著差异,其中模型组的损伤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可见灯盏细辛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贵州省松桃县东部地区翼手目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对贵州省松桃县东部地区的14个镇(乡)47洞穴翼手目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境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标本的采集、鉴定,确定该地区共有翼手目动物3科14种,其中2种为待定种;爪哇伏翼(Pipistrellus javanicus)、棒茎伏翼(P.paterculus)、单角菊头蝠(Rhinolophusmonoceros)3种在贵州省首次发现,其中单角菊头蝠是在中国大陆首次发现。另外,还对该地区蝙蝠的冬眠行为、对冬眠地的选择以及栖息环境的受胁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不同种类蝙蝠的冬眠行为是不一样的;同时发现,洞外捕食生境的不同会造成洞穴内分布翼手目种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9.
2007年7月,通过对广西大岩洞洞内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调查,共获标本3324号,隶属26科30属50种。其中,斑灶马、螺类、蜘蛛、两栖类4类动物类群3052号,隶属42种;同时测定了所采集的水样、土样及4类受测动物体内重金属Fe、Mn、Cu、Cd、Pb、Hg、As的含量,计算了水、土样中重金属在动物体内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水、土壤中Mn含量最高,水样6.75mg·L-1,土样2112mg·kg-1,4个类群中斑灶马、螺类与两栖类Mn含量最高,分别为45.3、858和254mg·kg-1,蜘蛛体内Cu含量最高达79mg·kg-1;几种受试动物(或类群)除斑灶马对水中Fe含量富集系数1000外,其余均对水中所测重金属富集系数1000;几种受试动物(或类群)都对土壤中Pb、Cd、Hg有富集作用,富集系数1;同种动物类群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不同,不同类群动物对同一重金属的富集也有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动物体内重金属的积累量与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呈正相关,洞穴动物对重金属的残留与富集,除了元素之间产生的协同、拮抗等复杂作用对重金属的影响外,还与洞穴土壤和洞穴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2008年1月~2009年4月,分别对贵州省不同海拔高度的4个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的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海拔地区,黑叶猴的繁殖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有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黑叶猴的繁殖时间逐渐向后推移的趋势,这可能与其食物资源的可利用性有关.另外,黑叶猴家族群的大小对其后代繁殖成功率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