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小麦TaMlo—Alc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麦稳定表达的肌动蛋白基因(Actin)作为对照,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QRT—PCR)技术,对与抗白粉病有关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aMlo—Alc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TaMlo—Alc基因在小麦的叶、茎、根中均表达,穗中不表达,在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E.O.Speer f.sp.tritici Em.Marchat,Bgt)诱导不同时间后小麦叶片中的表达稍微有所增强。研究表明,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小麦基因表达,具有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和可靠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2.
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小麦TaMlo-A1c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小麦稳定表达的肌动蛋白基因(Actin)作为对照,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QRT-PCR)技术,对与抗白粉病有关的小麦(TriticumaestivumL.)TaMlo-A1c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TaMlo-A1c基因在小麦的叶、茎、根中均表达,穗中不表达,在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DC.)E.O.Speerf.sp.triticiEm.Marchal,Bgt)诱导不同时间后小麦叶片中的表达稍微有所增强。研究表明,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小麦基因表达,具有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和可靠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3.
甘肃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生物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甘肃小陇山天然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生物量为183 6 6t·hm2 ,其中以锐齿栎为主的慢生树种占6 4 89% ,中速生树种占33 4 0 % ,针叶树种占1 38%。乔木层生物量随着锐齿栎群落发育年龄的增长,积累增多,各器官具有不同的增长速度,到群落发育成熟时群落总生物量的和各器官生物量都达到最大值,群落进一步发育,总生物量趋于稳定,部分器官生物量有所衰减。群落发育过程中,慢生树种生物量比例趋于增大,中速生树种生物量比例逐渐减少,直到发育末期,随着优势种—锐齿栎的衰败,其生物量比例有所减少,中速生树种生物量的比例相应又有所增大,针叶树种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生物量所占比例很小  相似文献   
124.
普通小麦99-2439中的白粉病抗性遗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普通冬小麦品系99-2439在郑州连续4年对田间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sp.tritici)表现高抗,但其抗性基因来源不清.通过染色体C-分带和IRS染色体特异性SCAR标记鉴定,表明它是一个小麦-黑麦(Triticum aestivum-Secale cereale)lBL/1RS异易位系.通过对中国春×99-2439杂交F2代分离群体抗性鉴定和1RS染色体臂检测结果分析,证明该抗病基因不在1RS染色体臂上.用单孢小麦白粉菌分离株对其抗性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9-2439的白粉病抗性由一对小种专化、隐性抗病基因控制.由于携带Pm5a的Hope/8Cc对中国的21个小麦白粉菌分离菌株均高度感病,而99-2439高抗混和白粉菌和5个单孢分离菌株,所以,99-2439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不同于Pm5a.  相似文献   
125.
多年生龙胆属植物个体大小与花期资源分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艳  张小翠  陈学林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2):2400-2407
于各物种花中前期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6种多年生龙胆属植物花期的繁殖分配和性分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多年生龙胆属植物的植株个体越大,繁殖投入越高,繁殖分配越低;(2)随着植物个体的增大,对雌性、雄性和吸引结构的投入都在增加,这可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会因为单一部分的增加而造成资源的浪费;(3)6种龙胆属植物中,有4种其性分配结果与性别分配(SDS)的理论预测一致,即大个体更偏向雌性器官的资源投入,但麻花艽(Gentiana atraminea)和达乌里秦艽(Gentiana dahurica)的性分配与个体大小则没有表现出负相关,可能与其本身具有的雌雄异熟———雄性先熟特点有关;(4)资源在雌雄功能间的分配没有表现出权衡关系,可能是由于植物必须在许多不同生活史性状之间进行资源分配,而不是两两之间非此即彼.  相似文献   
126.
以菜豆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NaCl胁迫下交替呼吸对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特征的影响,以探讨交替呼吸途径在逆境下的生理学作用以及植物在盐胁迫下光系统Ⅱ(PSⅡ)的调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NaCl胁迫浓度(0、100、200、300mmol/L)的增高,菜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光系统Ⅱ(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适应下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适应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qP)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性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NPQ)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同时交替呼吸容量在NaCl胁迫下也显著上升。(2)与单独NaCl胁迫相比,在NaCl胁迫下施加交替呼吸的抑制剂水杨基氧肟酸(SHAM)会导致菜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Fv/Fm、Fv′/Fm′、Y(Ⅱ)和qP进一步显著下降、NPQ进一步显著增加。研究认为,NaCl胁迫导致菜豆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下降和光能耗散增加,交替呼吸途径可有效缓解NaCl胁迫下菜豆叶绿素含量的减少以及光系统Ⅱ光化学反应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7.
为了解传粉过程中柱头对花粉的捕获策略,对6种铁线莲属植物(甘青铁线莲、灌木铁线莲、粉绿铁线莲、薄叶铁线莲、粗齿铁线莲和短尾铁线莲)的柱头显微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6种铁线莲属植物的柱头均位于花柱的腹缝面,由花柱腹缝两侧细胞发育成柱头乳突,乳突形状随花期逐步从球状到指状甚至长指状过度,并伴随着柱头受粉面从花柱顶端朝花柱基部渐次发育成熟的特殊发育式样。观察分析6种铁线莲的花部综合征及花粉胚珠比(P/O)发现,柱头的此类发育式样与其他花部构成存在功能上的协同一致。为理解铁线莲属植物花部的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对观赏用铁线莲属植物的育种栽培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8.
高山离子芥(Choraspora bungeana)是一种稀有高山冰缘植物,其生活环境具有低温、强紫外线等胁迫因子。PLD在膜磷脂降解及磷脂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活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以高山离子芥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4℃、0℃和-4℃胁迫下,ABA对高山离子芥试管苗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和100μmol·L~(-1)脱落酸(ABA)处理高山离子芥后,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均较未添加ABA的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高,其中以50μmol·L~(-1) ABA对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外施0.3 mmol·L~(-1)的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高山离子芥后,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较对照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降低;在50μmol·L~(-1) ABA+5 mmol·L~(-1) EGTA处理组中,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低于未添加EGTA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在0.3 mmol·L~(-1)钨酸钠+10 mmol·L~(-1)CaCl_2处理组中,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高于未添加CaCl_2处理组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由此推测,低温胁迫下ABA可能通过Ca~(2+)介导影响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9.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中国楤木根皮多糖(ACP),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影响ACP得率的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微波功率4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为40 min,温度为50℃,料液比为1∶30(g·mL-1),微波功率400 W,多糖得率为15.189%。粗多糖经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处理后,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得出ACP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采用体积排阻色谱-光散射联用法测得ACP的分子量为:Mn=5.259×105 g·mol-1。ACP经水解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发现, ACP是由D-阿拉伯糖、D-葡糖糖、D-半乳糖三种单糖组成,相对摩尔比为:4.67∶76.44∶18.18。  相似文献   
130.
西伯利亚百合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西伯利亚百合花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9个峰,共确认了其中47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9.89%。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化学成分主要为:( /-)-1-甲基-4-(1-甲基乙烯)-环己烯(66.00%);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19.37%);4-甲基-l-(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3.33%);1-甲基-4-(1-甲基乙基)-1,4-环己二烯(2.72%);2-氨基苯甲酸-3,7-二甲基-1,6-辛二烯-3-酯(1.76%)。以上5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93.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