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周希琴  吉前华 《生态学杂志》2005,24(9):1048-1052
研究了铬胁迫对玉米(6个品种)种子萌发初期一些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及各种生理指标与幼苗铬积累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铬处理浓度的加大而玉米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幼苗株高、根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均逐渐降低;脯氨酸、吸收铬量、可溶性蛋白质、超氧负离子、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逐渐增加,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品种玉米中差异较大;所有供试玉米品种中,丙二醛含量、CAT和SOD活性与幼苗铬积累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玉米品种对Cr3+毒害的反应表现不同,存在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92.
不同因子对荞麦中草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化合物从根部喂养麦幼苗,测定其根叶中草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异柠檬酸、抗坏血酸及其前体物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荞麦根叶中草酸含量;而乙醇酸与乙醛酸则显著提高其草酸含量,表明荞麦叶片草酸合成主要来自乙醇酸途径,而非来自抗坏血酸等途径。水培条件下,以铵态氮或尿素等作唯一氮源时,荞麦中草酸含量远低于以硝态氮培养的;将谷氨酸或丝氨酸加到含硝态氮培养液中也能显著降低其草酸含量,不同氮素影响荞麦草酸含量可能与乙醇酸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3.
植物体细胞不对称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代的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发展历程,进一步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和植物配子一体细胞杂交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94.
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Ca2+对它的调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单纯NaCl处理下,随着NaCl浓度的加大,木麻黄幼苗的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逐渐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盐下下降,高盐下明显升高.加入适量Ca2 后,SOD活性上升,P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下降.CAT活性低时加Ca2 ,CAT活性增加;CAT活性高时加Ca2 ,CAT活性则降低.  相似文献   
95.
壳梭孢素 (FC)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广泛用于研究酸介导的生长反应和依赖于质子推动力的膜运输系统 ,FC刺激质膜H _ATPase的活性是通过FC结合蛋白 (FCBP)与H _ATPase发生作用。FCBP是 1 4_3_3蛋白家族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96.
黑眶蟾蜍幼蛙适宜生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大德 《生态科学》2001,20(Z1):47-50
报道人为设置6种不同生境对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幼蛙存活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深超过体长或干燥环境都对幼蛙不利,存活时间短。水深低于幼蛙体长并设有陆地或保持环境泥沙湿润为适宜的生境。在适宜生境条件下,幼蛙平均存活674.86h,最长达35d。  相似文献   
97.
报道人为设置6种不同生境对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幼蛙存活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深超过体长或干燥环境都对幼蛙不利,存活时间短。水深低于幼蛙体长并设有陆地或保持环境泥沙湿润为适宜的生境。在适宜生境条件下,幼蛙平均存活674.86h,最长达35d。  相似文献   
98.
番茄幼苗叶面喷施适宜浓度(20~40mg·L~(-1))的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可有效提高冷胁迫下番茄幼苗植株的抗寒能力。冷胁迫下,20~40mg·L~(-1)DA-6处理的番茄植株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幅较大,叶中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也明显增大,丙二醛(MDA)积累下降25.8%~34.6%,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99.
不同氮素形态培养下荞麦叶片中草酸积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拥海  俞乐  彭新湘 《广西植物》2007,27(4):616-621
用1/5浓度Hoagland(pH6.0)营养液培养荞麦幼苗3d后,取其中一部分继续用此营养液(硝态氮);另一部分用硫酸氨和氯化钙取代硝态氮(氨态氮)的营养液,均培养至荞麦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结果表明,以氨态氮为唯一氮源培养荞麦时,植株叶片中草酸含量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氨态氮培养下荞麦根中及根分泌草酸的速率也显著下降,结果排除了叶片中草酸含量的下降是由于叶片中草酸向其根系转运或是因为根分泌草酸速率的差异造成的,而可能与其草酸代谢改变有关。氨态氮培养下叶片中与草酸代谢相关的有机酸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也显著下降,这可能意味着荞麦叶片草酸形成积累可能与相关有机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0.
原尾蜥虎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和食物同化的热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德  安虹  陆洪良  计翔 《动物学报》2007,53(6):959-965
(Tsel)、热耐受性和体温对食物同化的影响。Tsel无显著的日时间变化,两性个体的Tsel、临界低温(CTMin)和临界高温(CTMax)无显著的差异。Tsel、CTMin和CTMax的平均值分别为30.9℃、3.2℃和43.3℃。体温对动物食物通过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在25℃-33℃范围内,食物通过时间随体温升高而缩短;体温超过33℃后,食物通过时间随体温升高而延长。温度对原尾蜥虎的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有显著的影响。在25℃-37℃范围内,动物在低体温下(25℃和27℃)的摄食量、ADC和AE小于更高体温下动物的对应数值。种间比较结果显示,原尾蜥虎是生活于南方的蜥蜴中具有较强耐受极端体温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