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蛋白质体外表达与进化技术包括核糖体展示技术和mRNA展示技术。与蛋白质体内表达系统相比,体外表达技术可产生较大容量的蛋白质文库(约10^12~10^13左右),同时在回收编码蛋白质的信息时对文库进行了进化,增加了蛋白质文库的多样性,促进了抗体或配体类蛋白质的亲和成熟能力。该文介绍了蛋白质体外表达技术在新蛋白质(如抗体或配体等)表达筛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体外和体内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在体外和体内的感染性,通过建立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系,将所建细胞系与人胚胎肾293细胞体外共培养,并移植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皮下进行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的体外和体内感染性实验。结果表明,猪皮肤成纤维细胞与人胚胎肾细胞共培养过程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胎肾细胞,进一步证实和拓宽了猪细胞PERV感染人细胞的范畴;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移植SCID鼠皮下后,导致SCID鼠发生猪细胞微嵌合(78.57%)和PERV在体内感染(85.71%)并且波及远离移植部位的多种组织或器官,但是并未检测出SCID鼠组织中表达PERV env RNA。这就证实了猪皮肤成纤维细胞PERV的体外感染性和在小鼠体内的感染性,但未能找到PERV在体内活跃复制的明显证据。因而,在猪异种移植过程中PERV传播的潜在危险仍然是必须高度重视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内毒素结合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组人内毒素结合肽 (endotoxinbindingpeptide ,EB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分离和纯化后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观察 .将构建好的PinpointⅩa3 EBP生物素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 ,IPTG诱导表达菌株 ,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 ,因子Ⅹa(factorⅩa)切割分离内毒素结合肽 ,采用凝胶过滤和反相液相高效色谱法两步纯化 ,从相对分子质量、N端 1 0个氨基酸的序列分析等方面进行鉴定 ;利用人单核细胞U937对重组内毒素结合肽进行了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结果发现 ,内毒素结合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因子Ⅹa酶切融合蛋白后得到 3 5kD的内毒素结合肽 ,纯化后内毒素结合肽纯度达 99%以上 ,N端 1 0个氨基酸的分析结果与预期相符 ;初步证实内毒素结合肽具有较好的LPS结合活性 ,能够抑制LPS的作用 .经原核表达及纯化复性 ,获得了具有较好生物学活性的内毒素结合肽 ,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β-连环蛋白(β-catenin)作为细胞粘着连接和Wnt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同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参与细胞间连接;另一方面作为Wnt信号通路活化的核心环节,在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和侵袭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研究证实,β-catenin在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酪蛋白激酶(casein kinase 1α,CK1α)、Fyn、Fer等因素作用下发生不同位点的磷酸化,显著影响着其稳定性和亲和力,进而调控其脱落、降解、核转位以及转录活性。本文对β-catenin不同位点磷酸化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咽部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对1例咽部结外FDCS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织位于咽部粘膜下,呈巢团状、片状排列,瘤组织间见多少不一的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CD21、CD35、CXCL-13弥漫阳性,CD23、Podoplanin(D2-40)灶性阳性;EBER原位杂交阴性。结合文献分析发现咽部结外FDCS多发生于中青年,无明显性别差异。大多数肿瘤病变比较局限,体积相对较小,可能属于一类低度恶性肿瘤。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常常疏于考虑而误诊。据现有病例资料推荐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目前尚没有证据支持术后的辅助放化疗可以改善预后。结论:咽部结外FDCS是一种罕见且容易误诊的低度恶性肿瘤,加深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严重烧伤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和腓肠肌细胞bcl-2,HSP70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体表总面积(TBSA)为30%Ⅲ度烧伤后大脑皮质及腓肠肌组织bcl-2,HSP70蛋白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结果 严重烧伤后1-3hbcl-2,HSP70在大脑皮质神经元胞浆呈中度阳性表达。此后呈阴性,而在腓肠肌呈强阳性表达且持续至伤后12h。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及持续时间与细胞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严重烧伤后bcl-2,HSP70蛋白在抗损伤及决定细胞损伤的差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交系小鼠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机选择位于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42对,用PCR技术对C3H、C57、BALB/c、DBA、TA2、T739、B615、BACB/c-nu-nu和SCID等9种实验室常用近交系小鼠微卫星DNA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信息的40对引物中,9种近交系小鼠在各基因座上均出现一条清晰条带,28个基因座表现为多态性。其中D3Mit22、D7Nds1、D11Mit12、D12Nds2、D15Mit17、D16Mit3、D16Mit4基因座表现为显著多态性。T739、B615和TA2的遗传背景相近,其相似系数分别为90%和85%;其次为TA2、SCID和B615,其相似系数分别为80%和82.5%。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小鼠符合近交要求,筛选出的引物能典型地反映9个近交系小鼠的品系特异性和遗传背景,可用于常规检测小鼠品系来源和遗传背景等。 Abstract:Forty-two microsatellites DNA loci on different chromosomes in nine kinds of inbred strain mice including C3H,C57,BALB/c,DBA,TA2,T739,B615,BALB/c-nu-nu and SCID were investigated by PCR analysis.It showed that all these mice tested display single allelic gene band with forty pairs of informative primers.Twenty-eight loci are polymorphisms,among which the polymorphisms of D3Mit22,D7Nds1,D11Mit12,D12Nds2,D15Mit17,D16Mit3,and D16Mit4 loci are significant.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T739 was similarity with that of B615 and TA2 ,the similarity indices were 90% and 85% respectively;and that of TA2 was similarity with SCID and B615,the similarity indices were 80% and 82.5%.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mice tested meet the request of inbred strain.Screened primers showing marked polymorphisms topically reflect the speciality of strains and genetic backgrounds,which could be used in determining the strains origin and genetic background of m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