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叶桦花序生长物候及其生态适应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刚  阎平  杜珍珠  曹婷  徐文斌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2):2569-2575
小叶桦(Betula microphylla)是一种典型的荒漠和山地乔木植物,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为了明确小叶桦花序生长物候规律及发育特征,该研究对小叶桦进行了花序物候观测,分析其生长规律及果实结籽情况。结果显示:小叶桦雄花序为越年生殖器官,物候周期为345d,其中营养生长期154d、休眠期158d、开花生长期33d;雌花序与果序为当年生殖器官,物候期为105d,其中雌花序生长期24d、果序生长期90d。虽然雄花序比雌花序的生长周期明显较长,但开花授粉均在4月中下旬,雄花序散粉期和雌花序可授粉期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步性和协调性,表现出集中开花授粉模式,同时这种开花模式在自然条件下,果序的结籽数和结籽率分别为220和76.7%,种子库中具有活力的种子约每平米4万粒,表明小叶桦在荒漠极端环境中能顺利完成有性生殖过程。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exon2单倍型与布鲁氏菌易感性的关联性,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40例布鲁氏菌血清检测阳性和阴性个体MHC-DRB1 exon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而后运用SHEsis在线软件对筛选的SNPs构建单倍型并进行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270 bp的序列内共检测到41个SNPs,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SNPs有29个,连锁不平衡发现9个连锁不平衡域,而且每个block中的SNPs两两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分析显示,由于连锁不平衡存在,仅构建9种单倍型,其中只有Hap8和Hap9两种单倍型在病例-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极端干旱区风沙土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作用规律,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理化因子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粒径减小(R<-0.84)、含水量和孔隙增大(R>0.85)时,防护林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有增大趋势,由容重与微生物量的相关性主导;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主要由速效养分和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C、P的相关性所致;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差异较大,R在0.51~0.91,主要取决于蔗糖酶、磷酸酶与放线菌、微生物量C的相关;土壤盐分增加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积累(R<-0.71);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生物量呈较高正相关(R>0.63).实践中应为干旱区林地土壤微生物营造良好的土体,促进土壤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04.
胡文革  郝凤霞  陈创夫  王远志  任艳 《遗传》2009,31(10):1029-1036
以开发利用新疆濒危鱼类准噶尔雅罗鱼(Leuciscus merzbacheri)基因资源为研究目的, 利用PCR技术克隆准噶尔雅罗鱼的β-actin 基因, 得到的β-actin 基因片段SZ21包含启动调控区, 大小为2 398 bp。SZ21的启动调控区包括β-actin 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第1、第2、第3和第4外显子部分序列。上游调控序列中含有对转录起重要作用的CAAT框、TATA 框和CArG 框等元件。对启动子序列在线分析表明, 获得的启动子含有E-box、RU49、ZBPF、CEBP、CREB等多个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用AatⅡ破坏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AFPⅢ中的CMV启动子, 将准噶尔雅罗鱼的SZ21启动调控区克隆到载体pEGFP-N1-AFPⅢ(CMV坏)上, 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β2 pEGFP-N1-AFPⅢ。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结果表明, 克隆的准噶尔雅罗鱼β-actin基因启动子SZ21具有启动EGFP报告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活性。通过BHK-21绿色荧光细胞的传代证实, 克隆的启动子具有持续启动蛋白基因表达的活性, 在细胞传代中可以遗传。PCR检测传代的BHK-21绿色荧光细胞基因组DNA, 均能检测到SZ21目的片段。文章成功分离了具有活性功能的准噶尔雅罗鱼β-actin基因启动子。  相似文献   
105.
孙杰  罗军  刘俊霞  李大全 《遗传》2009,31(8):825-830
为了研究骨桥蛋白基因(OPN)在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不同泌乳期的变化规律及其功能, 采用SYBR Green染料建立该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方法, 以b-actin基因为内参, 对该基因在乳腺组织泌乳28 d、60 d、100 d、190 d、270 d和330 d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同时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OPN, 所获重组质粒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 转染MCF-7细胞, 采用MTT(四唑盐, 3-(4, 5)-dimethylthiahiazo (-z-y1)-3, 5-di-phenytetrazoliumromid)法检测OPN对MCF-7细胞的增殖差异, 结果表明: OPN基因在泌乳初期(28 d)和泌乳后期(190 d)表达水平较高, 干奶期最低, 其表达水平总体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模式。MTT实验表明转染OPN基因的MCF-7细胞较未转染基因组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P<0.05), 说明OPN的表达具有促进MCF-7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以土柱栽培棉花(新陆早13号)为试材,通过人工改变播种前6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设计有深层水和无深层水处理,并采用膜下滴灌控制生育期间耕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相对持水量的70%(±5%)和55%(±5%)],探讨土壤深层水分对棉花根系生理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层水增强了棉花根系SOD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植株对土壤深层水的利用率,提高了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植株光合物质累积量,最终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有深层水条件下,棉花生育期间耕层水分为55%处理的中下层根系衰老慢、根系活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育期间水分亏缺对叶片光合功能的负面效应,但其产量仍显著低于70%处理,而水分利用效率与70%处理无明显差异.因此,在膜下滴灌棉花水分管理中,播种前应重视冬春储备灌,增加土壤深层的贮水量,并通过协调关键栽培技术、适度减少滴水量或延长滴水周期,充分挖掘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绵羊9个微卫星基因座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宗胜  王根林  郭继刚  李大全 《遗传》2006,28(8):939-944
利用PCR技术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检测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绵羊第1号染色体上BM6506,BM1824,BM6438, ILSTS004和OarDB6 等5个基因座和第6号染色体上 BM4621,OarHH55,BM143和OarJMP8 等4个基因座,共9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Pi)、个体鉴别力(DP)、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非父排除概率(PE)。结果显示:9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绵羊中9个微卫星基因座中BM4621 基因座的DP、H、PIC和PE都为最高。9个微卫星基因座的累积个体鉴别力(CDP)为0.99999,累积非父排除能力(CPE)为0.99915。结果显示9个微卫星基因座适用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绵羊的遗传连锁分析、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8.
模拟酸雨对朱砂叶螨寄主植物三月早茄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朱砂叶螨的寄主植物三月早茄为对象,研究了不同pH值和不同时间模拟酸雨胁迫下,茄子对酸雨的抵抗、适应能力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酸雨酸度增强,茄叶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磷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单峰变化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呈单谷变化趋势;还原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酸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茄叶pH值呈下降趋势,含水量不受酸雨影响.POD对酸雨作用反应迟缓,而SOD、CAT较敏感,其他几项生理指标则对酸雨作用时间反应灵敏.高pH(4.0~5.6)的酸雨刺激茄叶的保护能力增强,促进茄叶的生长发育.由于茄叶内糖含量、磷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改变,植物的适口性有所变化,可促进叶螨生长,而在强酸性酸雨(pH<3.0)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营养物质含量降低,抑制朱砂叶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9.
110.
干旱区绿洲农田不同种植模式和秸秆管理下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干旱区绿洲农田不同种植模式和秸秆管理下土壤有机碳及其酶活性的变化,揭示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作物种植规划区,选择新疆主要农作物棉花、小麦、玉米,设计长期连作及轮作试验.结果表明:轮作处理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3.6%~9.9%、41.8%~98.9%、3.3%~17.0%、11.1%~32.4%、4.6%~27.5%;秸秆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12%~35.9%、22.4%~49.7%、30.7%~51.0%、10.6%~31.9%、41.0%~96.4%.轮作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β-葡萄糖核苷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较连作处理分别提高了6.4%~10.9%、6.6%~18.8%、5.9%~15.3%、10.0%~27.4%、28.1%~37.5%;秸秆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31.4%~47.5%、19.9%~46.6%、13.8%~20.7%、19.8%~55.6%、54.1%~70.9%.相关性分析表明,SOC及其活性组分与土壤酶活性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利用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变化可有效表征农田SOC和土壤质量变化.通过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得知,在干旱区农业生产中,短期连作棉花兼实施秸秆还田可提高SOC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和酶活性,合理轮作可有效缓解连作障碍,使土壤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