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31.
苦参是中国传统的植物药,具有清热燥湿等多种作用,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研究,其活性成分能够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通过细胞周期阻滞、Fas/Fasl和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降低VEGF等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逆转多药耐药、调节免疫耐受等辅助治疗肿瘤。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最近几年涉及苦参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文献,综述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苦参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体内外实验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IRF5)在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 R)特异性T、B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疾病的发生存在的可能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不同发病时相大鼠血清中IRF5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早期晚期发病时相CD4+T细胞以及CD45R+B细胞中IRF5的表达情况;Q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体外ACh R刺激不同时间点的T、B细胞中IRF5的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IRF5高表达于EAMG大鼠的晚期发病时相的血清中,并随着疾病进程的不断加重呈现逐渐增高的表达,与CFA对照组大鼠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结果表明,来自EAMG大鼠早、晚期发病时相的无论是淋巴结还是脾脏中的ACh R特异性T细胞均高表达IRF5,且与CFA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B细胞中IRF5的表达即便是在晚期发病时相也与CFA对照组无明显区别;QPCR结果发现,EAMG晚期发病时相的ACh R特异性T细胞在经过ACh R体外刺激0 h,72 h后,均可见IRF5 m RNA水平的高表达,而B细胞中IRF5的m RNA水平则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实,IRF5蛋白水平在ACh R特异性T细胞中呈现高表达。结论:IRF5是通过对ACh R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调控进而参与EAMG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溶栓保守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并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NTF及N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提高其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鞘脂激活蛋白原Prosaspoin与Rhox5间的功能性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鞘脂激活蛋白原(prosaposin)是一种多功能的糖蛋白。除作为鞘脂糖水解途径中所涉及到的溶酶体酶的激活剂外,其在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及前列腺癌的发生中都担当重要角色。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Rhox5蛋白相作用的分子,获得一个阳性克隆No.1-14,序列比对表明其是prosaposin(Psap)的C末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长的prosaposin(不含外显子8的剪接本)亦可以与Rhox5相互作用。暗示prosaposin(Psap)的C末端可能是Psap与Rhox5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由于Psap与Rhox5均在生殖系统的发生、发展和分化,精子的生成和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Psap与Rhox5相互作用的证实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雄性生殖系统发生的动态调控。  相似文献   
35.
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2010至2011年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全部标本(包括血、尿、便、痰、分泌物等),采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2010和2011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23.8%5、7.4%,呈上升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越来越高,耐药率日益严重,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开展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控制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长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表达和纯化两种小鼠RHOX5蛋白的截短型突变体,确定完整的RHOX5蛋白及其两种截短型突变体与MDFIC蛋白结合的能力。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小鼠同源异型框蛋白RHOX5的cDNA序列,分别对RHOX5的两种截短型片段RHOX5 N和RHOX5 C进行PCR、分别扩增RHOX5的两种截短型片段RHOX5 N和RHOX5 C并将其克隆至pGEX4T3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用重组表达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TM2(DE3)菌株,经IPTG诱导后,使用Glutathione-Sepherase 4B颗粒对融合蛋白进行小批量亲和纯化,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目标蛋白,确定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GST-pull down实验,检测完整的RHOX5蛋白及其两种截短型突变体与MDFIC蛋白结合的能力。 结果:在大肠杆菌RosettaTM2(DE3)中有效地实现了GST-RHOX5、GST-RHOX5 N和GST-RHOX5-C-3种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经Glutathione Sepherase 4B颗粒亲和纯化后,获得了纯化后GST融合蛋白;GST-pull down实验证实,含有homeodomain的RHOX5蛋白和RHOX5C截短型突变体可以与MDFIC蛋白相结合,而RHOX5N截短型突变体则丧失了与MDFIC蛋白结合的能力。 结论:实现了RHOX5及其两种截短型突变体的原核表达和纯化,证实RHOX5蛋白的homeodomain结构域是其与MDFIC结合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37.
利用扫描电镜对假瘤蕨属2系、5亚系22种植物的孢子纹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属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表面纹饰具有6种类型:光滑、粗糙、颗粒、棒状、疣状和瘤状纹饰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研究表明,孢子纹饰特征可以用来区分该属中的近缘种,但不能用以界定假瘤蕨属的属下分类--系和亚系.  相似文献   
38.
试论社会行为因素与生物感染的关系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胡大鹏牡丹江医学院胡晓鹏胡怀明社会行为因素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总称。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生物因素的致病作用,而忽视了社会、行为因素在生物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因素即能造成生物感染的流...  相似文献   
39.
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对100例胃切除标本(胃癌50例,异型增生30例,正常胃20例)观察研究。结果核内AgNOR均数在胃异型增生、胃癌中增多与正常胃上皮细胞有显著差异(P<0.001),且嗜银颗粒逐渐变大,变分散。在胃癌的不同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存活时间长短之间亦均有显著差异。提示AgNOR技术对于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胃癌的分型、分级及估价预后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肠道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检测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影响,了解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72例U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奥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血清TNF-α、IL-8和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和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8和IL-17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