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和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比较。方法:将33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和11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CT扫描、术后并发症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平均年龄67岁,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平均年龄71岁(P>0.05),两组患者均以男性多见(P>0.05)。与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相比,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头痛/呕吐更常见(P<0.05),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患者较多(P<0.05),中线移位>5mm少于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组(P<0.05)。两组患者合并的常见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易发生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老年患者,颅内压增高征更明显。两组大多数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吴碧川  曾虎  张杰军  朱晋峰 《生物磁学》2011,(15):2910-2913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and.D,VEGF.CandVEGF.D)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Real-timePCR法检测57例胆管癌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胆管癌组织VEGF—C和VEGF.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P〈0.叭),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未转移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VEGF-C和VEGF-D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胆管癌细胞非摄入性高表达的VEGF.C和VEGF.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36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给予20%吡拉西坦快速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临床疗效确切,降颅压疗效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联合艾塞那肽在口服降糖药物和基础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既往使用的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行、开放平分成治疗组(BIAsp30+艾塞那肽治疗,早餐和晚餐前注射BIAsp30和艾塞那肽注射液)和对照组(睡前1次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两组均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8点血糖谱;比较两组日胰岛素用量、BMI、HbA1c以及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8周、16周后,两组8个点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16周后,治疗组早餐前和早餐后2小时血糖、午餐前和午餐后2小时血糖值分别与对照组的血糖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的晚餐前和晚餐后2小时血糖、睡觉前血糖(晚上10点)和凌晨3点血糖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6周后,每天胰岛素类似物用量、BMI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A1c分别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A1c与对照组治疗后HbA1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次数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Asp30联合艾塞那肽可显著改善基础胰岛素联合OAD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控制血糖,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